張海庫
摘 要:文章針對目前在我國不斷增加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提出了采用PPP融資模式的策略,并以某地鐵工程為例,介紹此類工程建設和運營中應用PPP融資模式時表現出的應用難點,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 PPP融資模式? 難點? 對策
一、我國城市軌道交通PPP融資模式的應用難點
首先是從政府層面上來說,主要表現出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以及項目審批時間過長等問題。對于前者來說,表現出相關的法律比較籠統和缺乏可操作性的問題,而相關的政策性規定也缺乏號召力和實用性,這就影響社會資金參與到此模式中的積極性,影響此模式的大范圍推廣。對于后者來說,表現在較長時間的談判和審批的時間內,迫使建設單位進行資金的墊付而加劇了資金周轉難度,同時也降低社會資本參與其中的興趣,影響了存量資本的盤活以及競爭機制的引入。此外還會由于部分地方政府由于存在較差公信力的問題而難以發揮社會資本的自身管理優勢,難以保證項目如期完成。
其次是從市場層面上來說,主要表現在社會資本融資條件差以及市場監管不足的問題。對于前者來說,主要表現在社會資本通常不具有公信力,且小企業也通常具有較小的經營規模和較低的經營水平,難以申請貸款,表現出融資渠道比較窄和融資成本比較高、融資規模比較小的問題。對于后者來說,主要表現在此融資模式下的監管機制不夠完善而影響工程施工質量以及增加后期運營中問題、導致政府財政負擔增加的問題。
最后是從項目層面上來說,主要表現在項目收益的不確定性以及項目風險分擔機制不完善的問題。對于前者來說,此類工程項目具有較大的投資金額和較長的回收期,而且還表現出較強的公益性,容易導致其處于虧損的狀態。而對于社會資本來說,在項目預期回報率較高時則具有較高的參與項目的積極性,否則就具有較低的參與度。而對于后者來說,在此類項目中由于具有較多的參與方以及具有較大的風險,可以通過PPP模式來對風險進行分散。但是由于針對項目設計規劃、以及建設和運營、移交中的風險框架體系不夠明確,容易由于政府“兜底”而導致項目失敗可能性的增加。
二、我國城市軌道交通PPP融資模式應用的對策
首先是對相關法律體系進行健全并且對政府職能進行轉換。分析目前世界上在應用PPP模式時的立法情況,主要有統一立法、單獨立法或者是通過現行法律對此項目進行規范的形式,需要結合我國情況,對上述立法方式進行靈活應用。針對政府職能來說,需要對此類項目的審批手續進行精簡,向投資企業進行經營管理權的下放,做好對審批情況的監督。此外還要對政府承諾進行完善,還要通過進行最低收益率保障設置的方式來確保社會資本的最低報酬率,政府通過補貼的方式來確保此最低報酬率,而且在合同條款中進行指明,提高社會資金的參與積極性。
其次就是要進行有效監管機制的建立。這不僅需要政府轉變決策來確保政府和市場作用的充分發揮。還要進行綜合服務平臺的建立來公開各種信息,且通過此平臺來對項目運行全過程開展監管以及約束政府行為,保證政府和社會資金地位的平等。此外還可以通過第三方監管機構在此項目設計環節開展可行性的評估工作,并且在運營階段通過此機構開展跟蹤審計來確保項目資金流的安全性,同時在項目移交環節可以通過此類機構來評估項目資金狀況來確保項目的后續正常運營。
最后就是要完善此類項目的風險分擔機制。在此風險分擔機制中需要明確其目的就是要確保項目成功。而且要通過專家組來識別項目風險,并且對各風險成因進行分析。之后還要對上述風險通過詳細測算之后開展排序工作,針對其中的關鍵因素開展應對措施的制定。
三、結束語
PPP融資模式作為一種新興的融資模式,在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和運營中應用時表現出從政府、市場以及項目層面上的各種問題和難點,為此,文章從法律體系、政府職能、監管機制以及風險分擔機制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以期發揮PPP融資模式可以減緩政府財政壓力以及降低項目建設運營風險、提高項目建設運營效率和質量等作用,推動此融資模式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曾凡. 基于PPP融資模式下的宜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可行性分析[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17(27).
[2] 陳湘. 我國城市軌道交通PPP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化解對策探析[J].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 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