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摘 要:在營改增全面實施背景下,建筑企業的稅制稅負和稅務管理工作都受到了很大影響,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企業需要從自身的發展情況著眼,做好增值稅納稅籌劃方案的合理設計,實現對于納稅籌劃風險的有效規避。本文對營改增后建筑也增值稅納稅籌劃風險以及規避策略進行了分析探討,希望能夠為建筑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營改增? 建筑業? 納稅籌劃? 風險 規避
經濟新常態下,建筑行業的投資方式從原本的全面投資和單一投資轉變成為集中投資和多渠道投資,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底,我國具備建筑資質等級的企業超過8萬家,從業人員超5000萬。伴隨著營改增的全面實施,建筑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以及更加嚴峻的挑戰,納稅籌劃工作呈現出復雜化的趨勢,要求建筑企業結合自身特點,做好增值稅納稅籌劃風險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規避,以此來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營改增后建筑業增值稅納稅籌劃風險
營改增全面實施后,建筑行業增值稅的納稅籌劃空間更大,同時影響因素也更多,很容易出現相應的納稅籌劃風險,影響納稅籌劃的效果。對于建筑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風險的主要誘發因素包括:
(一)觀念意識欠缺
從目前來看,很多建筑企業管理層都存在納稅籌劃觀念意識欠缺的問題,將營改增單純的看做是稅制的轉換,直接丟給財務部門,沒有認識到營改增實施后,增值稅的納稅籌劃獲得了更大的空間,靈活性更強,依然按照傳統的觀念和習慣開展管理工作,這樣必然會影響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的順利實施,導致風險和隱患的增大。
(二)經營模式復雜
建筑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資質方面的要求,也有很多資質共享的工程項目,經營模式復雜,比較常見的有自管模式、托管模式、掛靠模式等,而除去自管模式,其余模式在管理方面十分復雜,而且項目中標單位、施工單位以及合同簽訂單位很多時候都不一致,這一點在一些大型的建筑企業集團中表現的尤其明顯,由于企業集團規模巨大,子公司和項目機構眾多,管理層級復雜,很容易出現多重增值稅征收的情況。營改增實施后,復雜的經營模式會影響企業對于計稅基礎和增值稅納稅主體的確認,也會影響進項稅抵扣鏈條的構建,在處理不當的情況下,增值稅納稅籌劃的難度會大大增加。
(三)合同管理不當
當前,有相當一部分建筑企業對于合同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將其單純的看做一項事務性工作,沒有形成健全完善的合同歸口管理、分級管理以及授權管理機制,無論是合同簽訂人還是合同文本的內容都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建筑企業在經營中涉及的合同類型有很多,如建設合同、購銷合同、用工合同、總分包合同等,專業面廣,對于合同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較高。同時,營改增后,合同文本的內容會對進項稅的抵扣產生直接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合同管理直接影響著建筑企業的現金流管理和稅負,在不重視合同管理的情況下,建筑企業增值稅稅收籌劃必然會面臨相應的風險。
二、營改增后建筑業增值稅納稅籌劃風險規避策略
(一)更新觀念認識
營改增實施后,建筑企業需要及時對自身的稅務體系進行更新,以更好地適應營改增政策所帶來的新變化。自2016年5月至今,營改增在我國建筑行業的實施超過3年,但是仍然有部分建筑企業無法適應營改增政策的要求,在認識不到位的情況下,沒有能夠構建起完善的企業稅務管理體系。對于項目設計及開發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費用,需要盡可能取得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而在自身稅務體系適應營改增政策后,還應該做好企業員工的教育和培訓,促進其整體素質的提高。在實際操作中,建筑企業應該要求財務管理人員自主學習營改增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對其稅務意識進行強化,確保其能夠做好發票管理工作,能夠很好的適應各項稅務處理的要求。同時,應該對企業內部稅務制度進行完善,按期進行稅款申報和稅費繳納,就發票進行專項管理,提升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的效果。建筑企業還應該重視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就企業在運營中可能遇到的財務風險進行識別,規避偷稅漏稅的現象。
(二)優化經營模式
建筑企業應該順應營改增的要求,對自身的經營模式進行優化,在明確發展目標和發展思路的基礎上,實現權責利的統一。對于一些中小型建筑企業,應該對制度流程進行優化,從項目承包經營轉變為獨立承包經營,實現自籌資金、自主經營,做大業務規模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對于集團型企業,應該做好組織結構的扁平化改革,就子公司、分公司以及項目機構的經營定位和管理職能進行梳理,調整資質共享項目的業務流程,借助總分包、聯合體、集中管理模式,盡量減少集團內部資質共享的情況。不僅如此,在面對總分包項目或者資質共享項目時,建筑企業應該理順與各方利益主體之間的關系,保持增值稅鏈條的順暢連接,提升進項稅抵扣的合理性及合法性。
(三)強化合同管理
建筑企業應該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合同管理的作用,切實做好談判工作,對合同簽訂過程進行規范,尤其應該重視合同中可能影響增值稅納稅籌劃的條款,如定價方式、付款時限、發票開具方式等。在物資采購環節,供應商需要與采購需求單位分別簽訂合同,分別發貨,開具發票,采購需求單位也應該分別向供應商支付款項,實現合同流、物流、發票流以及資金流的“四流合一”。考慮到建筑企業經營管理中涉及的工程類型眾多,內容復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重視對專業合同管理人員的培養,確保其具備完善的專業基礎知識以及法律知識,也可以通過外聘合同管理人員的方式,強化合同管理效果,盡可能降低企業涉稅風險。
(四)完善管理制度
建筑企業的增值稅納稅籌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作,需要結合企業的全部業務以及管理制度實施,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先進的稅收管理體制能夠增加企業收益,提升企業發展水平。針對當前建筑企業稅收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企業應該更多的關注行業發展情況,從自身的具體情況出發,學習優秀企業的經驗,加強對增值稅納稅籌劃的分析和研究,避免因為稅收政策把握不準確引發的工作失誤,同時也應該結合企業整體業務以及資金狀況,對納稅籌劃工作進行把控,提高納稅籌劃的整體性和綜合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營改增的全面實施,對于建筑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企業需要順應營改增帶來的新變化,切實做好增值稅納稅籌劃工作,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降低稅負,提高自身利潤水平。在實際操作中,建筑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業務特點,就增值稅納稅籌劃中存在的風險和問題進行分析,找出風險的誘發因素,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規避風險,強化管理工作,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推動建筑行業從勞動力密集型朝著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方向轉變,實現建筑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慶民.淺析建筑業近期財稅政策變動及納稅籌劃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17):157-158.
[2]丁紅艷.營改增后建筑業一般納稅人的稅收籌劃淺析[J].財會學習,2019,(22):175-176.
[3]胡歡,夏曉宇.營改增后建筑業納稅籌劃[J].西部財會,2019,(04):20-24.
[4]楊文蕊.建筑企業稅務風險及納稅籌劃[J].市場論壇,2019,(02):69-70+76.
[5]劉瑤.營改增對建筑業納稅籌劃的影響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8,(33):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