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視唱練耳教學是音樂學院學生所要接受的各項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開展視唱練耳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掌握樂譜的歌唱技巧,提高聽覺分辨能力,逐步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圍繞著視唱練耳課程,分析如何提高其教學質量,并且提出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希望為廣大音樂教學工作者開展視唱練耳教學活動時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音樂教學:視唱練耳;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4-0159-01
【本文著錄格式】趙璽雅.淺談如何提高音樂視唱練耳課程教學質量[J].北方音樂,2020,02(04):159,170.
引言
目前,教育各部門提倡教師要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開展各項教學活動的目標。我國各大高級院校是培養專業性高素質人才的主要基地,對于音樂相關專業的大學生而言,視唱練耳能力是其基本功的重要組成部分,視唱練耳課程也是音樂專業學生必須學習的基礎課程之一,通過不斷的學習與訓練能夠提升其音樂素養。受到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音樂教師對向學生開展視唱練耳教學時,依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沒有深入了解音樂學院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教師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學生被動地接收教師傳遞的音樂知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一、改變教學理念,合理制定教學策略
盡管視唱練耳是學生接觸各項音樂教學活動中的基礎教學部分,但是其中涉及到大量的音樂旋律及曲調知識內容,學生想要打好自身的音樂基本功,必須意識到視唱練耳教學在各項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積極投入到視唱練耳學習當中,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抓住每一次的視唱練耳機會。教師應轉變陳舊的教學理念,在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下,深入研究視唱練耳教材中涵蓋的知識內容,結合對班級學生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原有音樂素養的了解合理制定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在視唱練耳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國家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學生應在教學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因為學生接受視唱練耳課程教學的效果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展現出來,致使部分學生學習視唱練耳的興趣低下,教師應向學生講解學習視唱練耳的重要性,使學生對學習視唱練耳有新的認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應對教學內容熟練掌握,制定出最優的學習方案,并且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及學習方法,在進行視唱練耳教學活動時,發現學生學習方法有誤或者學習態度消極等現象時,視唱練耳教學活動結束后應與學生及時溝通,幫助學生改正錯誤。
二、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視唱練耳的興趣度直接影響其學習效率,教師應積極學習新型的視唱練耳教學方式,將其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結合,創新出新的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視唱練耳的熱情,提高其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如教師制定視唱練耳教學內容時,可以依據教學內容選擇需要男女合唱的樂譜,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歌唱,教師依據學生的歌唱情況找出其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改進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在開展視唱練耳教學活動時,應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課堂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陣地地位,利用好課堂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合理計算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教學所需時間,講解完教材中涵蓋的理論性知識后,給學生留下充足的課堂練習時間,加深所學知識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不同的教學場地為會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教學感受,教師可以依據對教學知識的了解尋找具有不同音樂特色的教學場地,為學生營造不同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視唱練耳的欲望,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
三、加強溝通,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國內各個地區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學生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現代化電子設備在龐大的網絡環境中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受到各式各樣外部信息的影響,當代大學生朝著個性化的趨勢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師開展視唱練耳教學活動的難度。受到家庭教育背景、學習能力、原有音樂素養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個體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傳統的視唱練耳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缺乏有效溝通,教師的教學策略并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使部分學生的音樂素養得不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教學質量。教師想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其制定的教學策略必須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這就要求教師應加強自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原有音樂素養等具體情況,然后對班級就有學生進行層次劃分,對處在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視唱練耳教學要求,如對處在較低層次的學生,其教學要求為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識內容,課后加強練習,使得學生能夠緊跟教師教學進度。教師在向學生開展視唱練耳教學活動時,可以采取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教師依據教學知識內容設置討論主題,與班級學生共同參與主題討論,加深彼此之間的了解,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反饋,學生可以了解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良苦用心,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四、組織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視唱練耳能力
在視唱練耳教學活動中,教師負責“教”的部分,學生負責“學”的部分,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教師是各項教學活動的策劃者及組織者,學生是各項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制定的教學策略、教學計劃應符合學生的各項具體情況,確保各項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進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教師開展各項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教師應積極組織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白其在教學活動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能夠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做到“教”“學”“做”三者合一,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教學效率。教師可以組織演唱比賽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想要表演的樂曲,教師和學生都是演唱比賽活動的評判員,學生在準備參加比賽時,能夠復習所學的音樂理論知識,有利于提高其音樂素養。教師也可以組織視唱練耳比賽活動,依據對教學知識內容的了解,搜集整理與其相關的樂譜,讓班級學生根據樂譜進行歌唱,教師及其他學生依據參加比賽學生的表現進行打分,評選出視唱練耳技能較高的學生,并且將其作為其他學生學習的榜樣,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
五、結束語
音樂教師應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依據對教材知識內容的掌握,結合對學生學習需求、興趣愛好的了解,創新適合學生的新型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其音樂素養,使其未來成為國家發展所需的專業性高素質人才。教師在向班級學生開展視唱練耳教學活動時,應觀察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了解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反應,掌握采取新型教學方式的教學效果,從而合理制定下一步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鄭喬一.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北方音樂,2019,39(17):133-134.
[2]童玲.基于微課課程模式的高校視唱練耳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64):258-260.
[3]史其威.高師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教學模式反思與改進[J].藝術教育,2019(8):55-56.
作者簡介:趙璽雅,女,漢族,陜西,咸陽,鋼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