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琳
摘 要:小學數學教師要掌握學生微視頻的教學方法和信息技術能力,利用微視頻增強教學趣味性,讓學生樂于學習微視頻中的數學知識,愿意思考、探究趣味視頻背后的數學思維、數學思想和數學規律,從而提升教學效果,打造寓教于樂的小學數學課堂。文章分析探討了運用學生微視頻增添小學數學趣味性的教學措施,旨在通過學生微視頻的有效運用,為學生提供快樂學習的數學平臺。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學生微視頻;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623.5;G43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9-16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06-0062-01
一、加強針對性培訓,保證微視頻趣味性
學校要加強教師隊伍在微視頻制作方面的教育培訓,使教師可以掌握制作趣味微視頻的技能和方法,熟悉微視頻趣味教學法的應用,改變以往過于嚴肅、枯燥的授課方式,把握微視頻趣味教學的節奏,確保微視頻能夠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例如,在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這節課的微視頻制作前,教師可以先在互聯網教育平臺上搜集有趣、能夠吸引小學生興趣的微視頻資源,并進行對比分析,學習具有趣味性微視頻的制作思路和方法,明確微視頻的教學節奏。再結合本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謎語導入、故事情境、增加卡通人物等趣味微視頻制作方式,確保微視頻趣味十足,一經播放便可以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二、從學生興趣出發,創設良好故事情境
創設良好的故事情境是促進學生積極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的有效途徑,也是將抽象性、理論性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生動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要從學生興趣出發,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課程內容,將微視頻應用與創設教學情境結合,以學生為中心,精心設計微視頻內容。在開展微視頻教學前,教師明確教學目標,科學地設置微視頻的教學起點和終點,通過良好故事情境的創設,充分發揮出微視頻趣味教學的優勢作用,有助于小學生的數學學習。
例如,三年級下冊“認識小數”這節課,教師首先分析教材內容和教學大綱要求,接著明確教學目標為:①能夠認、讀、寫小數;②了解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和現實意義;③體會現實生活與數學之間的密切聯系,提升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能力。按照教學目標,教師可設計微視頻,創設有趣的生活情境。在講解小數概念和性質前,通過動畫形式的微視頻介紹小數在古代的起源與發展,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求學欲望;接著播放生活中購物小票上的小數、路程距離上的小數等,用小數將數學發展歷史和現代生活聯系到一起,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學生觀看后積極嘗試總結:什么是小數?小數有哪些規律、哪些性質以及可以應用于哪些方面?這樣,課堂教學效果明顯提升。
三、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參與其中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只是被動地觀看已經制作好的微視頻,難以體會到設計與制作微視頻的趣味性與成就感。因此,教師要改變這種固有的微視頻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并鼓勵學生勇敢、積極地參與到微視頻設計與制作的環節中,讓學生可以有機會自己按照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錄制微視頻,并向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微視頻,同時學習借鑒其他同學微視頻的閃光點。這能讓微視頻成為學生互相幫助、互相促進的介質,進一步強化課堂趣味性。
例如,在課堂教學結束前幾分鐘,教師可以教會學生一些簡單易行的微視頻錄制方法,為學生布置開放性作業,要求學生在課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錄制自己本節課掌握的數學知識,形式不限。有的學生錄制了自己制作這節課數學知識思維導圖的過程,用豐富的色彩、良好邏輯感和繪畫技巧,在家里墻面粘貼的白紙板上繪制了思維導圖,并且配以講解。有的學生手里拿著衣架作為“教鞭”直接扮演起教師,面對攝像頭講解本節課的知識點,不僅鞏固了知識,也通過角色轉變感受到教學的另一番樂趣。
四、結語
新形勢背景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推進學生微視頻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既是增加課堂趣味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教師要結合微視頻教學需求不斷提升趣味執教能力,精心設計制作微視頻,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秦素萍.基于微視頻的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研究[J].新課程·小學版,2019(3):133.
[2]何文國.小學數學微視頻的制作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7):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