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鋒
摘 要:優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社會環境是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前提。優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社會環境,一要大力弘揚孝道文化,營造全社會敬老孝老濃厚氛圍;二要廣泛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合理引導社會預期;三要引導老年人增強自我養老意識、提升自我養老能力。
關鍵詞: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社會環境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速加深,以及家庭養老功能的日漸弱化,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日益成為了困惱無數家庭的重大難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建立起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的養老服務體系,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強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首先必須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1 大力弘揚孝道文化,營造全社會敬老孝老濃厚氛圍
孝道是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文化之根和動力之源。要積極引導全社會積極看待老齡社會、老年人、老年生活,大力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孝老的傳統美德,把弘揚孝親敬老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與時俱進建設具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特征的孝道文化。一要用好用活孝道文化資源。各地要充分利用好本地的孝道文化資源,發揮好其教化育人的功能,引導人們自覺承擔贍養老人的責任,鞏固居家養老的基礎地位。各地要大力發掘當地孝親敬老和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典型人物及先進事跡,通過多種宣傳媒介、創新宣傳方式,加大對敬老愛老助老宣傳,以先進的事跡和榜樣的力量感染人,引導全社會形成愛老敬老孝老的濃厚氛圍。孝道教育要堅持從娃娃抓起,特別是我們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好愛老敬老的表率,讓自己的小孩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從小樹立起敬老愛老助老的思想觀念。二要以“敬老”主題活動為抓手,通過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關愛老人、孝敬老人的主題活動,為老年人辦實事、做好事、獻愛心,以此帶動全社會敬老孝老。要以社區、農村敬老院、養老院等為陣地,組織志愿者、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等大力開展“奉獻愛心、關愛老人”的主題活動,以物質支持、愛心照料、心理疏導、臨終關愛等實際行動帶動全社會敬老孝老。三要堅持與時俱進,賦予孝道文化新的時代內涵。要著力解決當前存在的三個思想誤區。即重幼輕老思想、重物質行孝輕精神行孝思想和厚葬薄養思想。當前家庭中普遍存在重幼輕老思想,忽視對老齡父母的敬養和關愛。要引導大家樹立“子欲孝而親不在”的思想,鼓勵大家及時行孝。要堅持移風易俗,破除厚葬薄養的陋習,積極提倡厚養薄葬。
2 廣泛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合理引導社會預期
一要教育引導全社會正確認識人口老齡化以及由此帶來的老齡社會問題。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加深的趨勢,要在全社會加強人口老齡化國情情教育,讓不同年齡層次的人都明白,老齡化趨勢加速加深是一個近期不可逆轉的趨勢,老年人不是家庭和社會的負擔,老齡階段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人生階段。今天的年輕人就是明天的老年人,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從而增強全社會孝老敬老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二要加大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要著力加強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的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對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同時也要對一些西方國家,特別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取得重大成效與經驗的國家的經驗介紹,為加快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借鑒參考。三要立足中國國情,合理引導社會預期。中國的老齡化、養老模式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與西方發達國家有著明顯的區別。不同地區之間在老齡化狀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所處的階段均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別。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政府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主導者,但政府不是萬能的,養老服務供給不能完全依賴于政府,也不能完全依賴于社區和養老機構。政府、社會、機構、家庭和老年人自身共同決定了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指數,而且老年人自身及其家庭更大程度上決定其晚年的幸福指數。在我國很多地區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并不可能在近期內達到發達國家,甚至是我國一些先進地區的水平,只能建立在各地現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上,不能吊大胃口,而是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廣大老年人及其家庭要戒除攀比心理和虛榮心,樹立合理的心理預期。
3 引導老年人增強自我養老意識、提升自我養老能力
加強對老年群體的自尊、自立、自強教育,引導廣大老年人增強自我養老意識,提高自我養老能力,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一要引導老年人老有所為。當前我國老年人退休年齡較低,剛退休的老年人對待工作認真堅韌,具有多年的工作經驗,甚至有些老年人的工作能力比很多年輕人還要強,是一筆寶貴的資源。因此,要在全社會積極倡導年齡平等觀念,鼓勵老年人為社會發展繼續作貢獻,在增加其經濟來源的同時減輕社會壓力,真正讓老年人老有所為,讓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過上充實的生活,提升生活幸福指數。二要引導老年人老有所養。這里所說的“老有所養”,主要是指老年人的自我供養。西方發達國家的老年人大多崇尚獨立,自我養老意識和能力都較強。而在我們國家“養兒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辛苦一輩子,到老了就應該好好享受”的思想也較為普遍。而家庭小型化和子女工作忙的現實使得養兒防老在很多時候變得不太現實。因此要引導老年人增強自我養老意識,提前做好養老準備。老年人不僅要在健康方面早做準備,在經濟方面也應做一些準備,除了儲蓄和繳納養老保險金外,也可適當進行一些投資理財活動,將積累個人財產作為自己老年期生活的主要來源。三要引導老年人老有所樂。健康的興趣愛好,是提升生活品質,解除老年生活孤單無聊的有效途徑。現實中,很多老年人因為沒有健康的興趣愛好,而把自己封閉起來,很少與外界交往,他們往往因為沒有別人的陪伴而感覺生活索然無味,導致老年生活品質不高。因此,要引導人們提早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和情趣,如書法、下棋、舞蹈、樂器等適合老年人開展的愛好和特長,使他們真正進入老年階段以后能真正做到老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