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摘要】 目的 探究在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治療中應用自擬滋陰清熱湯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108例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4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 觀察組患者給予自擬滋陰清熱湯治療。比較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治療效果以及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空腹股靜脈表皮生長因子(EGF)水平。結果 治療后, 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86.45±7.63)分高于對照組的(83.45±7.25)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清VEGF、空腹股靜脈EG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8.15%高于對照組的85.1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患者治療中應用自擬滋陰清熱湯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子宮內膜中的微環境, 提高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滋陰清熱湯;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治療效果;生活質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8.071
月經不調是婦科常見疾病, 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近年來, 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加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 月經不調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 在傳統的疾病治療中主要采用藥物治療[1],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 但是若長期服用會對患者產生較多的副作用, 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不耐受的情況, 導致疾病治療效果不好。因此, 為了能夠改善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患者的臟腑失調狀態, 應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方法, 以此來達到控制患者病情的目的。從中醫角度對月經不調進行分析可知, 患者的主要證型為陰虛血熱型, 患者受素體陰虛、多產房勞失血傷陰、思慮耗傷精血等影響導致陰虛生內熱, 熱擾沖任, 沖任不固血不循經。因此, 在中醫治療中要以調節患者的經血為主要目的, 需給予患者清熱滋陰、止血涼血藥物來改善患者的沖任不調之證。本研究選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108例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探究在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治療中應用自擬滋陰清熱湯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108例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4例。對照組年齡20~42歲,?平均年齡(32.2±4.1)歲;病程4個月~4年, 平均病程(2.3±1.2)年。觀察組年齡21~43歲, 平均年齡(31.2±4.0)歲;病程5個月~5年, 平均病程(2.4±1.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患者給予常規治療, 給予十四味羚牛角丸(西藏甘露藏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20023193)治療, 2次/d, 5丸/次, 治療1個月為1個療程, 需連續服用2個療程。
1. 2. 2 觀察組 患者給予自擬滋陰清熱湯治療, 方劑為:煅龍骨、熟地各20 g, 炙憋甲、阿膠、山萸肉、白芍、知母、牛膝、茯苓、黃柏、黃連、丹皮各10 g, 黃芩8 g, 蓮子心5 g, 以水煎服, 1劑/d, 2次/d, 治療10 d為1個療程, 應連續服用6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指標 比較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治療效果以及血清VEGF、空腹股靜脈EGF水平。采用中華生存質量量表(ChQOL)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定, 總分為100分, 評分越高, 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的經量、經色、月經周期完全恢復正常, 未出現明顯的貧血及不良反應;有效:患者的經量、經色、月經周期明顯改善, 貧血癥狀得到了顯著的糾正;無效:患者的經量、經色、月經周期未改善或加重, 仍然存在貧血及不良反應。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 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為(76.75±11.02)分, 與觀察組的(75.34±10.25)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86.45±7.63)分高于對照組的(83.45±7.25)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VEGF、空腹股靜脈EGF水平比較 對照組治療前血清VEGF水平為(104.25±10.63)pg/ml, 治療后為(110.25±8.06)pg/ml;治療前空腹股靜脈EGF水平為(195.24±15.68)pg/ml, 治療后為(213.52±15.85)pg/ml。觀察組治療前VEGF水平為(103.46±11.35)pg/ml, 治療后為(114.36±8.25)pg/ml;治療前空腹股靜脈EGF水平為(196.17±16.35)pg/ml, 治療后為(220.34±15.21)pg/ml。治療前, 兩組血清VEGF、空腹股靜脈EGF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血清VEGF、空腹股靜脈EG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治療顯效20例, 有效26例, 無效8例, 總有效率為85.19%。觀察組顯效35例, 有效18例, 無效1例, 總有效率為98.1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月經不調作為女性中的一種常見疾病, 屬于一種高發的婦科疾病, 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經量、經色、經期出現不規律情況。從西醫的角度對月經不調進行分析可知, 機體受內外因素影響較大, 導致患者的下丘腦-垂體-卵巢性腺軸的調節出現功能性紊亂, 子宮內膜出現修復延遲及不規則等情況[2], 進而引發疾病的產生。在疾病臨床治療中, 在對患者的月經周期進行調節時, 主要采用雌孕激素調節方法。從中醫的角度對月經不調進行分析可知, 改善臟腑失調為疾病治療的主要目的, 在疾病治療期間, 應將治本作為重點內容, 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在月經不調臨床治療中需要將調節患者的生理功能作為重點治療內容, 中醫治療方法所取得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西醫治療方法[3]。
中醫理論認為, 月經不調由外感六淫及七情所傷所致, 患者會出現血??仗?、腎精不足、脾胃虧虛等癥狀。另外, 月經失調中陰虛血熱證為疾病治療中的主要證型, 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由患者受陰血耗損、氣隨血瀉、陰血流失及熱傷沖任等影響所致[4]。因此, 在月經不調治療中, 需要將滋陰清熱及止血涼血作為治療的主要目的。自擬滋陰清熱湯治療方法為月經不調中醫中的一種有效治療方法, 其中, 煅龍骨具有生肌斂瘡、斂汗澀精功效;熟地具有益精填髓、滋陰補血功效[5];炙憋甲具有軟堅散結、滋陰潛陽功效;阿膠具有潤燥止血、補血滋陰功效;山萸肉具有澀精固脫、補益肝腎功效;白芍具有養血調經、平肝止痛功效;知母具有生津潤燥、清熱瀉火功效;牛膝具有逐瘀通經、補益肝腎功效;茯苓具有寧心安神、健脾利水功效;黃柏具有瀉火解毒、清熱燥濕功效;黃連具有解熱除煩、降火燥濕功效[6];丹皮具有活血化瘀、清熱涼血功效;黃芩具有瀉火解毒、清熱燥濕功效;蓮子心具有澀精止血、清心安神功效。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在治療中可從虛、熱、寒、實方面出發, 對患者的機體陰陽進行綜合調理, 給予患者自擬滋陰清熱湯治療, 能夠取得滋陰清熱、健脾止血的功效, 確?;颊吲K腑的平衡[7]。
有相關醫學專家提出, 促血管生成因子主要包括血清VEGF、EGF, 與子宮內膜中的微環境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 對加速創面的快速修復, 促進子宮內膜血管的再生具有良好的效果[8]。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 觀察組血清VEGF、空腹股靜脈EG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月經不調患者治療中應用自擬滋陰清熱湯治療, 對修復患者的子宮內膜, 改善患宮內膜微環境作用顯著。之所以能夠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是因為白芍具有養血調經、熟地具有改善子宮內膜微環境的功效, 加速了細胞因子的分泌及生成, 使患者的血液循環得到了有效改善。治療后, 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患者治療中給予患者自擬滋陰清熱湯治療能夠將藥劑的涼血止血功效發揮出來, 減少了機體的出血量, 對縮短月經出血時間, 加速子宮內膜修復, 減少失血量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方劑中添加了蓮子心和茯苓, 因為蓮子心具有清心安神的功效, 茯苓具有寧心安神的功效, 在緩解患者的心境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躁心理, 確保患者的身心健康。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月經不調治療中給予患者自擬滋陰清熱湯治療, 相較于常規治療方法, 能夠達到養血補精的目的, 對改善患者的陰虛之證具有重要作用。同時, 還具有止血清熱功效, 能夠達到降火調經目的, 對患者的血熱之癥起到了明顯的緩解效果。中醫治療方法相較于西醫治療方法, 重在治本, 更有助于調節患者的生理功能, 大多數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患者在疾病治療中更加傾向于選擇中醫治療方法。
綜上所述, 在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患者治療中應用自擬滋陰清熱湯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子宮內膜中的微環境, 提高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君, 王楠, 宮美麗. 加味兩地湯治療陰虛血熱型月經失調的療效觀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 25(6):99-100.
[2] 張艷麗. 滋陰清熱法治療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臨床研究. 河南中醫, 2017, 37(1):135-136.
[3] 銀空雁. 滋陰清熱法治療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臨床觀察. 山西中醫, 2015, 31(2):42, 46.
[4] 段守鋒. 滋陰清熱法治療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74例臨床分析. 中醫臨床研究, 2014, 6(14):99-100.
[5] 張春依. 滋陰清熱法治療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效果觀察. 中國鄉村醫藥, 2012, 19(16):43.
[6] 孫麗巖. 滋陰清熱法治療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36例臨床分析. 山東醫藥, 2011, 51(33):76-77.
[7] 張善揚. 滋陰清熱法治療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 中國傷殘醫學, 2015, 24(12):82-83.
[8] 呂應慧. 滋陰清熱法治療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80例臨床分析. 內蒙古中醫藥, 2015(6):18.
[收稿日期: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