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慧娟 喬俊飛 高倩倩
摘 要:對于高職階段的教學工作來說,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主,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更多實質性的內容傳授給學生,進一步確立他們在課堂發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特別是對于土木工程材料這門實用性較強的課程來說,就更應該采取適當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促進學生培養自身的實踐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本文主要研究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教學現狀以及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課程改革措施等內容。
關鍵詞: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改革;學習能力;培養措施
1 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教學現狀
1.1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對于土木工程材料這門課程來說,常用的建筑材料有很多種類型,這就導致需要學生進行掌握的內容會有很多,再加上這些理論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并沒有在以前的學習生活中接觸到,所以就會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很多困難,以此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常常在課堂上表現出無精打采的樣子,不認真學習課程的相關內容。
1.2 缺少實踐研究的機會
土木工程材料這門課程,具有很高的實踐性要求,而對于該課程的日常教學過程來說,學生能夠自己進行實踐研究的機會幾乎沒有,或者即使有,也會由于年限長遠,而導致與現代教學內容脫軌,不利于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依附實際的內容介紹或者物品展示,來加深對材料性質的內容掌握,這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說,是十分坎坷而又困難的,會極大程度的降低教師的教學效率,而且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實際培養,影響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正常學習。
2 培養學生土木工程材料課程學習能力的改革措施
2.1 實行引導式的課前預習方案
對于土木工程材料這門課程來說,由于其課程本身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質,所以課本章節中的知識點講解部分應當引起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重視。所以為保證課堂教學工作能夠順利進行,所以需要教學在每節課開始之前,能夠為學生安排適當的預習任務,從而有利于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對課堂內容進行提前預習,促進該課程的學習推進。而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以采取引導式的問題內容為主,使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帶著疑問去尋找答案,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能夠培養自己自主學習的能力,為日后的學習生活建立堅實的發展基礎。
2.2 實行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
2.2.1 增設小組討論環節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習慣性采用機械性灌輸知識的方法為學生進行理論指導,但這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來說,其實是會形成一種阻礙,導致學生的自主鉆研能力得到限制,無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所學內容為學生設置幾個思考問題,并讓學生通過小組內部互動交流的方式,來激發學生自身的思維邏輯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有機會將自己的想法闡述出來,并能夠通過與小組其他成員的溝通交流,來使自己的學習思路得到進一步的開闊。而教師一般在這個過程中擔任指導者的角色,不過分參與學生們的討論過程,僅僅在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展示之后做一個系統性的總結,把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進一步確立他們的主體地位。從而有利于學生能夠有效掌握課程的相關知識,促使他們培養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2.2.2 增設案例演示環節
隨著現階段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教學手段能夠應用于教師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而這些多媒體手段的運用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特點,并且能夠通過學生喜愛的方式來展開教學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擺脫傳統的枯燥無味的教學課堂。特別是在涉及實際案例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來為學生播放一些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各項感官,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可以就相關案例為學生設置思考問題,從而使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能夠得到鍛煉。這有利于確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將傳統的被動學習狀態轉變為主動的思考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所學內容能夠與實際情況相聯系,為學生在今后生活中的實際工作積攢經驗。
2.2.3 增設教學實踐環節
對于實踐性質較強的課程來說,必要的實踐環節能夠為確保課堂的順利進行而提供基礎條件。教師可以通過學校現有的教學條件,為學生開設實驗的相關課程,讓學生能夠將課堂所學知識充分應用到實踐工作當中,并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能夠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而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例如,教師在講到工程材料攪拌混合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利用現有條件來對課本內容進行驗證,并積極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操作,來進一步擴展學生的邏輯思維,有助于他們能夠更加有效的掌握課本內容,為他們日后踏入相關的工作崗位而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2.3 實行課后延伸鞏固方案
由于本課程的綜合性以及實踐性較強,所以教師應當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除了重視課本知識的講授,還要為學生布置適當的課后作業,以此來提高學生對于本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應當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主,盡可能的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項目研究。例如,教師可以在講述完建筑施工材料的基本內容之后,布置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內對所學材料進行調研,有助于學生能夠將所學內容充分與實際生活掛鉤,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發展。
2.4 實行課程的考核與評價方案
對于高職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往往對日常的課堂學習不會很重視,會容易認為自己只需要在考試之前把重點內容多看幾遍掌握住,就能讓自己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一個及格成績,所以這就會使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敷衍了事的狀態,即使是面對重點內容的講解時也毫不在意,甚至還有的同學會利用本節課來完成其他課程布置的作業。這就需要教師可以通過實行必要的課程考核與評價方案,將學生日常的行為表現以及課堂參與程度納入考核范圍之內,并與期末的最終成績掛鉤,這能夠進一步提高本課程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從而使學生對本課程產生足夠的重視,有利于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培養,促進學生掌握更多有關土木工程材料的理論知識。
3 結語
隨著我國高職階段教學工作的不斷發展,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準確的研究與分析,才能保證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采取切實有效的發展措施來促進課程的創新改革,以確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意識。對于土木工程材料這門綜合性與實踐性共同存在的課程來說,教師需要對課程的內容設計以及手段運用進行充分的研究,以此來確保課程改革事業的順利開展,有利于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土建類人才,并為他們自身能夠具備足夠的專業素質以及學習能力創造條件,促進相關行業的不斷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鄒春香.土木工程材料實驗的教學改革探討[J].山西建筑,2012年36期.
[2]張云蓮,李啟令,俞春校.《土木工程材料》教學的創新理念[J].山東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4,19(4):90-98.
[3]張利,劉水,蘇勝,等.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土木工程材料教學體系的構建[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1):61-63.
[4]薛斌,張玉棟,叢曉紅.基于專業素質和能力培養的土建類專業材料課程實踐性教學環節改革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0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