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guī)铜?/p>
摘 ?要:人類文明要靠文字傳承下來,而人類要想獲得前人的知識,必定要具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可見,閱讀就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就在于閱讀。閱讀,就是一條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那么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是極其重要,也是非常關鍵的。小學生,從一年級開始,識字越來越多,也開始了自主閱讀之路,這意味著孩子的閱讀速度上了一個大臺階。而且時間上也是最充足的,功課少,學習壓力小,此時應該是大量閱讀的黃金時期,也是培養(yǎng)閱讀興趣良好時機。
關鍵詞:低年級教學;閱讀興趣;表達能力
一、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閱讀水平
1.培養(yǎng)多讀善思、勤于動筆的習慣
孩子從小就應該養(yǎng)成多讀善思,勤于動筆的讀書習慣。文章的內容是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的。只有通過讀,才能把無聲語言變成有聲語言,把語言文字所描寫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表達出來。學貴有疑,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孩子在學習中有了疑問,才能產生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才能有所創(chuàng)見。家長對這一點要熱情鼓勵。例如:孩子在學《一個降落傘》這篇課文后問,周總理為什么把自己的傘包讓給了別人呢?這個問題正是這篇課文的中心所在。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掌握了這篇文章的中心——周總理在飛機遇到危險的緊急關頭,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這種積極的思考,既掌握了課文內容,又了解了作者的表達方法。經常引導孩子這樣閱讀,有助于提高他的閱讀能力。家長要做表率,一個故事說的是,在猶太人家里,小孩稍微懂事,母親就會翻開圣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經上的蜂蜜。讓孩子從小就感受到書籍之甜,閱讀之美!就目前來說,擺在家長們面前最緊迫的任務,是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在下一代的教育上,相信多數(shù)人不愿聽到“沒讀過書”“缺乏教養(yǎng)”等類似的評價吧。其實大人不愛讀文學書、歷史書、心理書等其他話題嚴肅的書也沒關系,還有輕松的旅行書、美食書可以去讀,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培養(yǎng)邏輯思維的書,開卷有益,只要給自己一些時間開始讀書,樂趣自己會跳出來的。
2.培養(yǎng)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閱讀有興趣,一年級的學生開始學習閱讀,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而這種興趣的培養(yǎng)又必須靠老師不懈地設法運用一定控制手段調動其視覺、聲音、動作等各種感官參加活動以限制其注意力的分散,逐步促進閱讀興趣的形成。學生的低段(一、二年級)是教師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的關鍵期,老師和家長再也不能疏忽,再度失去這個閱讀興趣培養(yǎng)的黃金期。
孩子在進入一個班集體后,如果老師把班級閱讀的氛圍營造起來,會對閱讀產生很大的興趣,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營造班級的閱讀氛圍:
讓孩子泡在故事里。每天固定一個“故事時間”,時長20-30分鐘,開展豐富的講故事活動。給孩子更多新鮮感。比如:聽老師講故事、故事娃娃、故事大王評選、故事媽媽活動(邀請家長來講)、好故事推薦活動。故事以經典的圖畫書為主,講故事的過程就是全班共讀一本大書的過程,圖畫書圖文并茂,把圖畫書制作成PPT,效果會更好。讓家長重視閱讀。通過家長會、班級QQ群、個別交談等家校溝通方式,向一年級的家長大力宣傳兒童閱讀的重要性,推薦家長的必讀書籍,如《朗讀手冊》《打造兒童閱讀環(huán)境》等權威書籍。倡議家長堅持給孩子睡前講故事,為孩子做好家庭閱讀的記錄,鼓勵家長積極參與班級的閱讀活動,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每逢考試過后分析試卷,很多家長說孩子的試卷光閱讀理解就扣掉了很多分,歸其原因為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好。
二、在學習中閱讀理解的步驟
1.閱讀全文,掌握一般思路
在回答閱讀理解時,學生應首先快速瀏覽整篇文章,注意標題(中)、開頭段(視圖)、結束段(結論)和每段第一句(主題句),理清文字的脈絡,了解基本概要,不要花時間在困難的詞語上。每次仔細閱讀一段時,都應及時總結其含義。
2.瀏覽考試并仔細閱讀答案
掌握了文章的意義后,學生可以瀏覽論文背后的主題,然后第二次仔細閱讀這些問題,以達到有目的的閱讀。仔細閱讀主題中的每個單詞并找到原始文本中的一般范圍相當于回答問題的一半。
3.重復全文以驗證答案
當答案完成后,學生應該從頭到尾檢查整篇文章的答案,以確保答案正確,答案要求:準確,簡潔,全面。簡要總結:一、通過全文,掌握主要目的。二、嚴重的問題,定向掃描。三、篩選組合,定向表達。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為了強調本書應該閱讀更多,防范閱讀,不是真正閱讀了一百遍、看到數(shù)千卷。但是,如果一篇文章可以閱讀幾次,學習效果會更好。特別是,學生使用的語言教科書中的大多數(shù)文章都是精美的作品。平均文章不讀三到五次,有些文章不到十次。在這里想向學生推薦一個“五次閱讀方法”供高考參考的學生。
三、小結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在這過程中需要老師不斷地鼓勵,同學間的相互評比,有沒有課外閱讀興趣對閱讀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凡是那些除了語文書之外什么也不讀的學生,他們掌握的知識就非常膚淺,讓學生變聰明的法不是補差,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再閱讀。我想,引導學生走進書籍,走進報刊,到只張嘴不出聲的讀,引起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指導簡明的課外閱讀方法課外閱讀興趣培養(yǎng)的過程也是課外閱讀方法的探索和掌握的過程,在與父母一起讀書的過程中,孩子能感受到家長的支持和閱讀的快樂,其閱讀習慣也能得到家長的督促,本學期一開學,為了使書香充滿教室,首先和新華書店取得聯(lián)系,向學生及學生家長推薦一些適合一年級孩子的讀物,到心里讀即默讀。在示范時針對一年級孩子的特點教給孩子們一些最簡單的方法,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其意自見的道理。
參考文獻:
[1]邵文靜. 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J]. 創(chuàng)造,No.277(11):54.
[2]馬麗. 《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C]2012年7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 2012.
[3]郭孝. 淺談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 2014(5):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