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平華
摘 ?要:隨著國際間文化和經濟交流越發密切,國家教育部門對于教育質量越發重視。自新課改實施以后,教育部門明確提出,要加強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獲得無限的發展。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發展性,若采取的教學方法過于傳統,無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便難以提升。基于此,本文將從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著手,采用合理的方式全面提升小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參與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學科;教學內容;教學效率
數學課堂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運用數學技巧的主要場所,而數學教師選擇的授課方式以及授課內容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而提升小學生學習效果不僅是新課改的主要目標,同時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途徑。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深入分析學生的興趣偏好以及教材內容,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提升他們在數學活動中的參與意識,全面提升教學效果。
1.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
數學教師應當對教學課本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學生的興趣偏好進行合理的設計。首先,數學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目標合理分配教學任務,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提前預習,劃出重點、難點,以便上課時能夠著重理解。其次,教師應當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反復分析,以更加通俗、生動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理解和掌握[1]。
舉例來說,教師在講解“統計”相關知識時,便可以事先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對知識點有大概的了解。而在上課時,由于統計內容相對刻板和枯燥,采用傳統的講授方式勢必無法引起學生的探究心理。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引入較為新奇的話題如興趣愛好,讀書、旅游、攝影……讓學生統計不同興趣的人數。如此一來,學生能夠在輕松、有趣的教學氛圍內充分理解統計的相關知識并能靈活運用,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習效率有所提升。
2.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不同教學情境
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數學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不同主題的教學情境,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心理,從而全面提升學習效率。
舉例來說,數學教師在講解“方向與位置”相關知識點時,由于受日常生活習慣影響,學生對方向有所了解,但對于位置卻知之甚少。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位置作為教學重點,并適當引入學生喜歡的游戲來提升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特定的情景下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如,將學生喜歡的大富翁游戲與藏寶游戲引入教學活動,首先,教師將寶藏設定在特定的位置,并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進行比拼;其次學生需要根據提示準確找到位置,并根據指令進行下一步的動作;最后,學生找到寶藏并計算尋寶的路線可以分為多少種,哪條路線最便捷。在這樣的情景活動中,學生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投入到數學教師所設定的主題場景當中,并根據數學教師的引導逐步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學生不僅能夠享受游戲的快樂,還能將知識點融會貫通,一舉雙得[2]。
3.將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
數學知識是從實際生活中提煉而成,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當將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將學生熟悉的事物作為著手點,便于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和理解,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
舉例來說,數學教師在講解“質量”相關知識點時,學生在各種單位之間換算時常常由于理解不充分而發生頻頻發生錯誤。基于此種情況,數學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引入課堂,增強學生的理解,如在超市購買了一千克的巧克力和1700克的蘋果,試問哪樣東西的重要更重,重多少?以生活中常見的案例作為切入點,不僅能夠消除學生對問題的緊張感,也可以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若是學生仍無法理解,數學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動畫演示,讓學生在有趣的演示中對各種重量單位的換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結束語:總而言之,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且由于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影響對傳統的教學方法有一定的抵觸心理,學習效率始終無法提升。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深入分析教學內容,結合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分析與設計,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主題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下增強對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著手,將有趣的案例與數學知識有機結合在一起,提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意識,讓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鄧開青.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分析[C].//中國教育學會基礎教育評價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學會基礎教育評價專業委員會2016年專題研討會論文集.2016:701-702
[2]張香.深入解讀教材,優化教學方法 ——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9,5(4):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