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
摘 ?要:高職院校是傳承發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陣地,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于提升高職學生文化素養,塑造精神人格,增強文化自信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對高職院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現狀進行了綜述,根據高職院校面臨的實際困難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職業院校;融合;傳承
一、引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積累的經驗和智慧,在社會歷史長河中不斷傳承和發展,為社會發展提供了精神支撐和智力支持,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來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高度重視文化自信,曾在多個場合提到文化自信,提出了新的時代課題。高職院校為社會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同時,同樣肩負著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我們不僅要提高對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更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教學活動為載體,推進傳統文化的教育實踐,從而提高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質量。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育人中的重要意義
高職院校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載體,具有更為鮮明的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特性,在區域傳統文化的傳承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得天獨厚的優勢。高職學生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承者和踐行者,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因此,在教學中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滋養、滲透與引導學生,對于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塑造精神人格,增強文化自信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三、高職院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綜述
隨著市場經濟大眾文化的普及,重技能輕文化的培養模式導向,加之社會上一些消極思想的影響和沖擊,致使部分學生缺乏奉獻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影響全面綜合素質的提升。許多高職院校因此積極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例如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堂教學。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開展“剪紙文化進校園”活動,建立剪紙文化育人機制。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挖掘革命文化,讓師生全方位接受革命的教育與洗禮。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提出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的思考與嘗試等等。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為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提供借鑒和參考。
四、高職院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面臨的困難
目前,雖然高職院校在推進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具體如下。
1. 機制建設有待完善
雖然高職院校中開設了一些選修課,在一些課程中也融合了傳統文化教育的相關內容,但在高職院校的機制建設方面還是缺乏對課程的合理監督與系統化管理,缺乏完善的獎懲機制與手段。在傳統文化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缺乏對課程的重視與關注,缺乏系統性、整體化設計。
2. 教學模式有待創新
在傳統文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多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學模式過于落后,缺乏互動化、移動化、網絡化、多樣化,導致高職院校學生缺乏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認知與認同。
3.師資建設有待加強
在傳統文化教育中,優質師資力量是關鍵。但多數高職院校課程一般都是由基礎課程以及公共課程教師兼任,沒有專門設置傳統文化教師。因此,從整體上來說,師資隊伍規模還是有待壯大,教學水平還是有待提升。
4.課程比重有待加大
部分高職院校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和意義,對于學生專業技能教育仍然過分關注,在課程設置中關于傳統文化的內容相對較少,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因此,學校根據實際情況與需求,適當地加大傳統文化的課程比重。
五、高職院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策略
1. 明確融合目標,深化傳統文化教育
融合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高職院校要明確融合目標,在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時不僅僅要設置專業的課程內容,也要融合優秀傳統文化等相關內容,加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比重,為傳統文化教育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2. 合理設置課程,增加傳統文化課程內容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是培養具有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為社會建設、國家發展貢獻力量。高職院校要根據學校的實際狀況,在教學要求與計劃的引導之下,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要始終融合傳統文化教育,進行潛移默化地熏陶、滲透、內化,進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文化素養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高職院校要根據教學要求,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文化素養,為融合傳統文化教育做好準備。
4. 借助網絡平臺,構建文化傳承載體
高職院校在融合與傳承傳統文化過程中要充分整合多方的文化教學資源,依托網絡優勢,讓學生通過更多直觀的方式了解、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借助網絡平臺,打破時空限制,為學生創造更靈活、更便利、更個性化的學習條件。
5. 開展主題教育,拓展教學實踐活動。
實踐教學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拓展教學實踐活動是實現教學與優秀傳統文化有效融合的途徑之一。實踐證明,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可以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精神內涵的理解,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推動作用。
六、結語
新時代,高職院校應當充分認識到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要擎起傳統文化育人這面大旗,不斷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高職院校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有效融合,不斷創新實踐,合理進行課程設置和資源配置,強化文化平臺學習,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整合校園文化資源。通過網絡化、信息化的方式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造良好的環境與條件,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職業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孫莉.高職院校傳承創新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實踐研究——以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川北大木偶傳習班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36):130-132.
[2]葛宇寧.談高校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中的使命[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03):34-35.
★ 基金項目: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教學工作委員會2019—2020年度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職業院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編號:191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