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蓉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教育理念的革新逐漸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而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育理念的轉變應該以學生為核心。在這樣的背景下,生本理念在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逐漸突顯出來。為此,筆者將結合一定的教學實踐經驗,談一談生本理念指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本理念;教學策略
所謂生本理念,主要是指一種依靠學生、尊重學生,為學生好學而設計教育理念。生本理念的提出引起了教育界廣泛的關注,而實際的教學效果表明,生本教育理念的合理滲透,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實現主動、積極、健康、活潑的發展。為此,教師應對生本理念的具體內涵有更加準確的解讀,并利用恰當的方式將其滲透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同時要不斷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優化與改進,從而更好地保障教學活動的質量。唯有如此,才能為學生的發展與提升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一、優化教學方式,關注個性需要
將生本教育理念作為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一般指導思想,要求教師要更加善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了達到這一要求,教師需要設身處地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同時要有意識地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為此,教師應該對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把握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然后,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更加靈活多樣的教學指導方式。這樣一來,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從而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
如:在進行正式的課堂教學之前,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我會組織學生進行前置性的學習活動。這一過程中,我給學生提供了一些與文本相關的影像、文獻等不同形式的資料內容,并讓學生根據這些資料搜集與文本內容有關的信息。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優化課堂學習的氛圍,我設計了一些豐富多樣的語文活動。比如:為了將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相結合,我會不斷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辯論比賽、演講比賽等多種語文活動,以此來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欲望,并使其獲得成功的體驗。此外,從個體的性格特點來看,有些學生比較喜歡安靜地獨處,喜歡小范圍內的交往。于是,我有時會給學生創設一種比較安靜的學習氛圍,從而幫助學生在小圈子里安靜地學習與成長。最終,通過在不同教學環節實施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的引導方式,使教學過程變得更加切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由此可見,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優化教學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引導課堂參與,尊重學生主體
不難理解,生本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在教學中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核心理念。這就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充分發揮出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基于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自主性的知識探索活動。同時,為了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恰當的引導,教師還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重點設計一些思考問題。這樣一來,不但可以鞏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而且能夠使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進行更加深入的知識理解。
如:在《桂花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初步理解了這篇文章的整體內容。然后,我利用以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文本探索:(1)為什么“我”這樣喜歡桂花?(2)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對桂花進行了描寫?(3)對于“我”來說,為什么搖桂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搖桂花是一種怎樣的場景?從這種場景中,你產生了怎樣的感受?(4)同樣是芳香的桂花,為什么母親卻認為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沒有家鄉的桂花香呢?從這樣的描寫中,你體會到了怎樣的感情?之后,學生以這些問題為依據對文本內容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同時,結合自己的理解,學生還進行了相互之間的討論與交流。最終,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三、延伸教學活動,強化學習能力
運用生本理念指導小學語文教學,最重要的目標就是為了強化學生的語文素養。而為了達到這一要求,教師需要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活動。為此,在完成教材內容的基本要求之后,教師應及時對教學活動進行延伸,以促進學生進一步實現思維發散,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以《狼牙山五壯士》為例,這篇文章講述的內容,是一個根據抗日戰爭時期的真實事件改編的英雄故事。毋庸置疑,這種故事和文本類型是學生十分熟悉和喜歡的。于是,完成課內文本的教學之后,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拓展,給學生引入了一些同樣發生于抗日戰爭時期的英雄故事。然后,我讓學生進行了對比閱讀,并分析了這些英雄人物有哪些共同的特點。最終,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對這一文本類型的特點有了更加準確的理解。
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生本理念逐漸成為一種至關重要的教學指導思想。為此,教師應充分認識到生本教育的重要性,并實施根據恰當的教學指導策略,同時要及時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整。唯有如此,才能使生本理念的積極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
參考文獻
[1]申萍.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散文百家(下),2019,(12):103.
[2]邱岳暉.生本理念下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措施[J].語文課內外,202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