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煉
摘 要:小組合作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具有多種優勢,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不同的促進作用,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發揮合作學習優勢。文章主要圍繞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優勢進行探究,詳細介紹了互相交流學習,拓展學習思路;形成合作氛圍,降低學習難度;相互檢驗知識,落實學習效果等幾種不同的優勢。
關鍵詞:高中歷史;小組合作;優勢探究
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不同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探究更加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對應知識點。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在于將學生進行集合,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小集體,不僅能夠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聯合,而且能夠實現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結合,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多方面促進作用。高中歷史教學中知識點眾多,對于學生的學習精力與能力產生了新的挑戰。高中歷史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教學,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結果。
一、互相交流學習,拓展學習思路
歷史學習與其他科目的學習具有不同特征,往往一個歷史知識點背后隱藏著深厚的歷史背景與歷史聯系,學生自身學習歷史過程中經常出現思考不足的問題,導致學生知識掌握程度較低,尤其體現在歷史學習思路方面比較具有局限性,開闊性不足。小組合作能夠將課堂學習中的學生進行集合,使學生能夠互相交流學習中的感受。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能夠向其他學生進行學習,模仿優秀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將自身的學習思路進行擴大,形成借鑒,幫助自身不斷進步。
例如,在“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原因以及歷史背景等認識程度并不相同。有的學生能夠在思考過程中將政治、經濟、社會等多方面元素進行綜合考慮,有的學生卻只看到了中央集權制度的政治性,忽視了其中的經濟與社會元素的影響。高中歷史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將學生劃分為小組,進行互相交流學習。學習思路較為狹窄的學生在經過與其他學生的交流后,認識到了自身在思考歷史問題過程中的局限性,表示會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注意思考的多樣化。
二、形成合作氛圍,降低學習難度
學生在互相交流學習中能夠拓展學習思路,形成更加嚴謹的思考歷史問題的邏輯。而小組合作更重要的為學生形成了合作的氛圍。很多學生在高中階段傾向于自己學習,與他人交流較少,合作意識不足,不能夠正確借鑒他人力量來解決自身學習上的困難,解決問題的效率不高。小組合作能夠為學生提供合作氛圍,使學生習慣于與他人交流歷史問題,共同探討解決歷史問題的方法與途徑。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掌握解決歷史問題的多種方法,提高戰勝歷史學習困難的能力,降低歷史學習難度。
例如,在“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學生掌握資本主義這一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上的萌芽與其后續的發展過程,能夠對這一過程形成準確認識。教師為學生布置了繪制資本主義制度發展時間軸的學習任務,學生只靠自身的力量完成這一任務存在一定難度。小組合作的形式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思緒,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分工,有條不紊地進行發展時間軸的制作。學生向教師反映,在與同學合作學習過程中不僅節省了學習時間,學習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
三、相互檢驗知識,落實學習效果
小組合作的形式,不僅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發揮作用,還能夠在學生復習知識過程中產生作用。傳統歷史教學當中,教師傾向于對學生進行練習題形式的訓練,學生在這種模式的知識復習中可發揮余地較小,由于模式的僵化,也不能夠得到創新性上的鍛煉,不利于學生歷史學習效果的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可以采取學生互相檢驗知識的方法,進行歷史知識復習環節。一方面學生互相檢驗的出題過程中能夠檢驗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另一方面學生回答知識也反映出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兩方面形成對學生的有效檢驗,能夠落實歷史學習效果。
例如,在“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教學結束后,教師想要檢驗學生對其中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明確學生對世界多極化發展狀態的認識,采用了小組合作方式進行檢驗。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每個小組內成員都根據自身學習知識制作歷史題目,題目類型自選,小組內形成一張測試卷,不同小組交換試卷,進行答題,并由學生評價試卷的價值,從而形成對學生學習成果的雙向判斷。學生感覺這樣的檢驗形式非常新穎,對知識的考查也較為全面,對學生自身的后續復習十分有利。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能夠在高中歷史教學的各個環節發揮作用,促進學生歷史學習效果的落實。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利用小組合作為學生提供互相交流與相互合作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有效擴充思考問題的思路,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更能夠互相檢驗知識,提高學習效果,增強歷史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吉勇.基于核心素養,把小組合作學習引向深入[J].華夏教師,2018(22):37-38.
[2]張燕婷.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