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喜坤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品德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德育教育對學生之后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所以,在進行初中體育教學時,教師應當有計劃地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既能學到體育技能,強身健體,又能獲得德育浸潤,升華思想。
關鍵詞:初中體育;德育滲透;方法研究
現如今,時代發展飛快,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德育教育也越來越受重視,在優秀的物質條件下,學生的品德與思想也需要得到提升。并且,初中階段是學生自主意識提升的重要階段,但由于學生對事物的認識以及判斷力尚有不足,所以需要教師的德育引導。基于此,教師應當將德育教育滲透在平時的學科教學中。也就是說,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應當將教學的重心放在體育理論以及技能的教學中,還應當關注學生的品德發展,給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德育滲透。因此,教師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滲透策略,以求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故而,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對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式進行研究。
一、游戲滲透
在體育教學中,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受到了廣大學生的肯定。游戲教學法不僅貫徹了快樂體育的理念,而且還能增強德育滲透的效果。所以,教師應當善用游戲進行體育教學。具體來說,初中階段的學生有自己的個性以及自己喜歡的游戲,教師在選擇或者設計游戲時,既需要考慮到游戲與具體的體育課程的融合性,又需要考慮到學生的需求以及游戲偏向,盡可能讓游戲吸引學生的關注,同時又達到德育滲透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田徑中的短跑教學時,我給學生設計了爭奪正能量的游戲。展開來說,很多學生不喜歡跑步,一是覺得無趣,二是覺得很累,而游戲不僅有趣,還會弱化學生的疲累感。所以我選擇了用游戲進行短跑訓練,并且,為了在此過程中滲透德育,我在跑道上設置了一些障礙,跨越這些障礙,學生就能獲得相應的正能量值。比如,跨欄之后,善良值會加10分,給垃圾分類之后,環保意識會加10分。學生要想獲得這些正能量值,就需要多跑、快跑,最后會進行正能量值的評比。游戲新穎,學生很喜歡,在獲得這些正能量值之后,學生潛意識里會更加注重這些方面。所以,利用游戲可以達到體育教學與德育滲透的雙重目的,教師需要巧設游戲。
二、榜樣滲透
在體育教學中,榜樣具有很強的力量,可以讓學生忽略體育訓練的艱辛,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進行德育滲透,可以從榜樣的角度進行滲透。具體來說,首先教師需要調查學生喜歡的榜樣人物有哪些,其中又有哪些是與體育相關的;其次,教師需要詳細研究這些榜樣身上的品質以及值得學生學習的地方;第三,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運用榜樣事跡引發學生思考,提升學生品德。
例如:在進行籃球中的三步上籃教學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是很高,一部分學生對此不感興趣,而另一部分學生是因為早就學會了,不想再學。對于此,我讓學生輪流進行三步上籃,同時提起了科比、姚明、李易峰、陳偉霆等明星,其中有專業的籃球明星,也有喜歡籃球的非專業明星,不過他們都是學生喜歡的。在提到這些人的時候,學生明顯認真了許多,因此我給學生講了科比凌晨四點起床練習的事,意在告訴學生堅持不懈的重要性,還給學生講了李易峰安慰隊友的事,意在告訴學生團結友愛的必要性,等等。在這樣的滲透中,學生不但練習興致提升了,還得到了德育的浸潤。所以,教師需要善用榜樣進行德育滲透。
三、比賽滲透
在體育教學中,比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比賽可以鍛煉學生的體育素養,還是進行德育滲透的有效途徑。具體來說,比賽具有一定的競爭性,而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勝心,比賽有贏就有輸,學生在此過程中會暴露出一些問題,有技術方面的,同時也會有思想品德方面的。這種時候,教師需要抓住時機,給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知道應當怎么對待比賽,怎么看待輸贏以及怎么對待隊友、對手。
例如:在學習完籃球的基本技能和比賽規則之后,很多學生都非常想要進行一場比賽。因此,我給學生安排了一場籃球比賽,并利用這個機會進行了德育滲透。展開來說,在比賽過程中,有學生為了不讓對方進球故意犯規,也有學生為了能夠取得勝利,即使已經很累了,也還在咬牙堅持,等等。觀察到學生這些表現之后,在球賽結束后,我用幽默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了評價,比如,對于故意犯規的學生,我沒有指出是誰,但告訴學生,計謀分為陽謀和陰謀,積極的戰略戰術可以算作是陽謀,但是為了取勝不擇手段那就是陰謀,取勝固然重要,但是做人一定要光明磊落。通過這樣的比賽滲透,學生都有了一定的提升。所以,比賽滲透必不可少。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較快的一個階段,對學生之后的成長具有重要影響。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目光長遠,在關注體育課程的同時也要注重德育的滲透,并設計多種方式強化德育滲透的效果,讓學生能夠在德育的引導下,做出積極向上的行為,并樹立正確遠大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蔡野.初中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J].田徑,2019(09):60-61.
[2]胡芳君.初中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優勢與方法初探[J].科技資訊,2019,17(1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