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甫
摘 要:面對小學體育課程新課標所提出的新挑戰,全面培育學生合作精神已經成為擺在廣大教師面前的棘手問題之一,如何將其有效解決值得每一位小學體育教師深思。為此,文章就圍繞以情境為先導,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與欲望;以趣味打造合作學習平臺,調動學生小組合作的主動性;追求總結與評價的理想化,確保學生合作精神的正確樹立三個方面,將其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予以論述。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合作精神培育;策略研究
引言:
隨著小學體育課程新課標的大力落實,全面培養小學生能力與意識,以及幫助樹立學生合作精神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因此,課堂教學如何將其變為現實就成為廣大小學體育教師關注的焦點所在。文章就以此為課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帶來一定的啟示作用。
一、以情境為先導,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與欲望
從小學生知識與技能、能力與素養的形成規律出發,興趣與欲望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前提條件。正因如此,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更要將激發學生合作學習興趣與欲望放在第一位,而有效創設教學情境自然是理想之選。
以《小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教學為例,在課前的“準備部分”活動中,教師不僅要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組織開展熱身運動,還要將重點放在課堂情境的創設上,為激發學生合作學習興趣提供有利條件。其間,教師先要向學生提出一個具有趣味性的問題,達到聚焦學生視線的目的,即:“在NBA賽場中,哪位球星的組織能力最強?”在學生經過思考并得出結論之后,教師要將其觀點進行總結和歸納,并向學生介紹球星賽場組織進攻的特點是什么,最后則要表明組織能力的根本在于傳球技術的支撐,而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是基礎所在,而該項技術的學習和運用必須以合作的形式來進行。這一過程顯然為學生創設出了理想的比賽情境,不僅為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與欲望奠定了堅實基礎,更為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
二、以趣味打造合作學習平臺,調動學生小組合作的主動性
在完成合理創設教學情境的基礎上,教師就要針對課堂“基本部分”下大力度,原因在于該部分是課堂教學的關鍵一環,直接關系到教學成果能否達到甚至超過預期目標,學生合作精神也會在該教學階段中得到有效的培育。在此期間,調動學生小組合作的主動性顯然要放在重要位置,而圍繞“趣味性”打造合作學習平臺無疑是必然之選。
以《雙手向前拋實心球》教學為例,針對動作分解與示范環節而言,教師就要為學生打造一個合作學習平臺,其間以師生和生生合作兩種方式為主。師生合作主要體現在教師講述“持球動作”“引弓動作”“發力動作與順序”“換腳動作”知識,要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共同理解這個技術動作的要點所在。而生生合作主要體現在學生模仿過程之中,要倡導學生之間的相互指正和幫助,確保學生能夠深刻掌握動作要領,這恰恰是學會課堂教學重點的重要體現,引領學生初步樹立合作精神。針對趣味訓練環節而言,教師要通過有趣味性的教學資源,以小組趣味練習的形式來開展。其間,教師要將小鈴鐺和細繩派發到每一名學生手中,并分別系于手腕處和掛口處,每個小組要以順時針的方向形成一個“圓圈”,在做“引弓”動作時小鈴鐺觸地發出聲響就意味著引弓幅度達到標準要求,后面的同伴要予以提示,而未達到標準要求的學生則同伴要共同給予鼓勵,這樣的合作過程自然會增加學生完成標準動作的自信心,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主動性也會不斷增強,教學成果無疑更加理想。
三、追求總結與評價的理想化,確保學生合作精神的正確樹立
通過分析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總體流程,可以看出學生能力與意識往往都會在課堂總結部分充分展現出來。為此,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合作精神的培育自然要將該階段作為主要載體,進而確保學生合作精神的正確樹立。其中,做到總結與評價工作的理想化無疑是核心所在。
以《小排球——雙手墊球》教學為例,在步入課堂“結束部分”之后,教師先要組織學生以合作形式開展身心放松運動,并且將“雙手墊球”的下肢動作、身體重心、手臂動作、手指手腕動作、觸球點等動作要領向學生進行串聯,同時還要針對學生課上與教師合作、學其他同學合作的全過程加以總結,由此不僅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課上學了什么,同時能夠喚起學生與他人合作的高度重視。其次,教師則要針對學生課上學習成果與合作過程中的參與情況做出點評,確保學生不僅能夠了解到課上學會了什么,還能意識到與他人合作時的心態,并向學生提供可行的課后練習與合作開展體育游戲的方案。最后,教師則要倡導學生積極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以及自己期望的學習過程,這些顯然都是學生學習時的需要所在,也是強化學生正確樹立合作精神的側重點,教師要將其做出認真整理并視為優化教學方案的重要著眼點,以此確保學生課上與課下合作精神的進一步培養。
通過以上論述觀點可以看出,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切實做好學生合作精神的培育工作無疑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此期間,不僅需要廣大教師從各教學階段的目標出發,明確教學任務,科學選擇教學手段,還要做到不斷了解和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由此方可實現最終的目標。為此,如何不斷強化以上三個方面就成為今后教研工作的側重方向,也是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鄭海峰.淺談小學體育合作學習中課堂師生的互動行為[J].好家長.2016,(25).
[2]程萬鵬.小學體育向合作、探究方向發展探究[J].新課程(中).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