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馮梅
摘 要:隨著初中物理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學生學習能力的全面培養已經成為一項基本教學任務,“研磨能力”正是關鍵一項。為此,文章則立足理想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新知研磨的興趣;積極地自主學習——調動學生新知研磨的欲望;科學的總結評價——幫助學生研磨能力的定型三個方面,針對其培養路徑作出深入論述。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研磨能力;培養路徑
引言:
“研磨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加強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所以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不斷強化學生該項能力是極為重要的,必須得到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對此,文章就以此為課題展開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并且通過實際的教學案例加以證明,希望廣大教師能夠從中受到一定的啟發。
一、理想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新知研磨的興趣
就初中生培養各項學習能力的總體過程來看,必須做到有頭有尾,由此才能夠讓學生順利進入到能力培養的各個環節之中。初中物理課堂學生研磨能力的培養依然如此,而“頭”則是在于激發學生該項能力培養的興趣,最佳的途徑自然是通過創設理想教學情境來實現。
以《平面鏡成像》教學為例,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始后,首先要向學生提出一個普遍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前期鋪墊,達到激發學生課上學習興趣的目的。即:“為什么我們坐在筆記本電腦前總會出現反光的現象?反射出的光能成像嗎?”其次則要組織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和交流,并將問題以視覺直觀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以助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思考。最后則要通過歸納、總結學生的觀點,向學生明確本課要將解決這一問題作為重點,讓學生最大程度上接觸到本課所要學習的主要內容。在這一過程中,無疑為學生創設出理想的生活情境,并且生活元素也順其自然地激發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也是學生研磨意識初步形成的重要標志。
二、積極的自主學習——調動學生新知研磨的欲望
結合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基本流程來看,由于“求索新知”與“精確解讀”是核心部分,是學生一切知識、技能、能力培養的基本平臺,所以在學生“研磨能力”的培養中,教師必須將這兩個環節作為重要平臺,時刻調動起學生該能力培養的欲望,進而形成自主學習氛圍。
以《密度與社會生活》教學為例,在“求索新知”環節中,教師先要以帶動的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而最為有效的途徑就是開展師生互動,在互動過程中啟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與交流,互動話題為“為什么炒菜時油鍋中有水就會濺出來?”由于互動話題與學生日常生活之間形成了緊密的聯系,所以學生更源于積極思考和交流,而在得出最終的結論之后,教師要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并調動學生形成生生和師生間的博弈,并引導學生能夠意識到“密度與溫度的關系”,以及“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學生經過研究與探索顯然理解并掌握了課堂教學的重點。而在進入“精確解讀”環節后,要將合作學習作為主要形式,向學生明確“水晶鍋冷凍后變得膨脹,那么它的密度是否會發生改變呢?”在經過學生自主分組、合作探究、觀點總結后,教師要鼓勵學生說出看法,并將自己的觀點與學生分享,形成再一次觀點博弈的同時,引導學生能夠理解物質密度與溫度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關系,由此幫助學生自行攻破教學難點。以上兩個學習過程顯然調動了學生新知研磨的欲望,課堂“教”與“學”的成果自然會變得更加理想。
三、科學的總結評價——幫助學生研磨能力的定型
眾所周知,指導學生進行能力定型是能力培養的最后一環,其作用在于輔助學生明確能力培養基本流程。為此,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研磨能力的培養必須要有指導學生能力定型這一環節作為支撐,有效開展課堂總結評價工作就是最佳途徑。
以《液體的壓強》教學為例,在課堂總結工作中,教師要以問題引導的方式,促進學生說出“液體壓強的特點”“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液體壓強的計算方法”,隨后教師要為之提供相應的補充,確保學生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課上學了哪些內容,為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打造理想空間。在此之后,教師還要針對學生課上學習成果以及課上參與情況作出相關評價,語言要以“肯定”和“建議”為主。在此期間,教師不僅要針對學生物理概念的掌握程度、學習習慣的養成情況、問題分析的具體性、學習態度等方面做出客觀點評,并向學生提出在學習過程中應該保持怎樣的心態,以及課后鞏固過程中的側重點所在,進而指導學生研磨能力的有效強化。最后,要賦予學生話語權,倡導學生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看法和建議,做到認真歸納與整理的同時,還要將其視作優化教學設計的重要著眼點,進而確保課上教學全過程能夠成為學生研磨能力有效培養的理想載體。
縱觀以上論述觀點,可以看出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實現學生研磨能力的全方位培養并非易事,不僅要做到明確各階段的基本任務與目標,還要做到采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來進行,由此方可實現學生該項學習能力的全面培養。就此,如何做到不斷強化以上三方面工作就成為今后教學與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主要動力。
參考文獻:
[1]朱龍.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策略[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2).
[2]陳佑歡.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