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摘 要: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公共圖書館建設得到了較大發展,隨著社會經濟提升,為了滿足人民對閱讀的需求,全國各大省會、市轄區的公共圖書館,大部分的藏書都不低于百萬冊。但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多媒體、移動終端等信息電子產品的出現對公共圖書館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力,要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發展趨勢
從古至今,我國都信奉“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在電子信息時代到來之前,絕大多數國民的學習方式就是閱讀書籍,通過閱讀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自身的精神生活。為了進一步提升國民素質與民族精神面貌,公共圖書館應該積極開展閱讀推廣活動,鼓勵全民閱讀,發揮公共圖書館應有的作用。然而,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公共圖書館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人們的閱讀方式不再被公共圖書館限制。這一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重視,公共圖書館如何在電子信息化時代持續發展,是本文探討的重點所在。
1 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意義
1)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閱讀的需求。圖書館的建立目的就是為社會人民群眾提供閱讀、文學展覽等服務,自從圖書館建立至今,閱讀推廣活動就未曾間斷過,這么多年以來,公共圖書館對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的沖擊與社會文化的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公共圖書館是在新中國成立時正式建立的,但在當時,由于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直到1990年,公共圖書館才開始真正發揮它的作用。1990年之后,社會各界開始重視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相關部門開始有目的、有計劃地著手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讓公共圖書館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如今,在信息化時代,人們接收的信息渠道越來越多樣化,人民群眾對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多,公共圖書館也要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變化,積極拓展與優化自身功能,滿足人民群眾對閱讀的需求,發揮自身存在的作用。
2)促進時代經濟改革。經濟與文化存在著一種辯證統一的關系,文化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我國人民群眾的文化傳承重要載體就是公共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具有很強的歷史性,見證著我國近幾十年來的經濟與文化的發展。作為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在時代經濟改革中,公共圖書館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對社會、經濟、政治都產生了持久的影響。新時代命脈是時代發展潮流,公共圖書館應該緊抓時代發展潮流,創造多樣化的宣傳模式,結合新媒體宣傳手段,才能在時代潮流中屹立不倒,實現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高效的文化服務,見證下一個時代的經濟體制改革[1]。
2 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現狀
1)閱讀形式多樣,受到社會群體重視。在信息化時代,隨著新媒體的涌現,大多數人都已經拋棄了紙質圖書,選擇網絡書籍。網絡書籍對于紙質圖書而言,有著方便、快捷、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等優勢,還能根據用戶不同的需求,為用戶提供不同類型的書籍。網絡書籍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民群眾對知識的獲取速度,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但是,網絡上充斥著許多不良、垃圾信息,對于青少年而言,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誘惑,不利于青少年知識信息的獲取。另外,隨著知識時代的到來,我國開展了“全民閱讀”的熱潮,全民閱讀已經逐漸深入人心,為了響應國家這一口號,各大圖書館也紛紛做出相關的閱讀推廣活動,如“宣傳周”、“閱讀月”、“世界閱讀日”等,使公共圖書館走進人民群眾的視線當中,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如:在北京、上海等地,鼓勵大眾“好讀書,讀好書”,這樣的宣傳模式是對公共推書館閱讀推廣的莫大支持,為其提供了便利,達到了一定效果。
2)閱讀推廣缺乏科學性。雖然在“全民閱讀”的口號下,各大公共圖書館都做出了相應的表率,但是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宣傳推廣過于形式化,并無實際意義與內涵,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在宣傳之前,并沒有對人民群眾的閱讀愛好做出相應的調查,館內書籍并沒有進行科學分類,缺乏人員整理。在小部分地區,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導致地區之間出現脫節現象,不能相互配合,發揮更大的作用。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都是由館內工作人員進行,缺乏相關規章制度的引導,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使得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另外,公共圖書館屬于非盈利性組織,資金不足也限制了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
3)推廣目標群體單一。目前公共圖書館的推廣群體主要是兒童,認為學習就要從小抓起,面向成人的閱讀推廣較少,這一舉措就限制了公共圖書館的受眾群體。盡管圖書館自認為面向兒童推廣不僅能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兒童的閱讀能力,培養兒童智力開發,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吸引家長進行觀看,但是從閱讀推廣的現狀來看,并不理想。一方面,家長并不重視兒童的閱讀,沒有充分了解閱讀對兒童的重要性,在購書上,并沒有針對兒童的實際情況與需求采購,而是盲目跟風,缺乏科學指導;另一方面兒童的閱讀場所大多在于學校、家庭,在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時間有限。因此,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目標群體過于單一,沒有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作用[2]。
3 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發展趨勢
1)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推廣活動。在閱讀推廣活動開始前,館內工作人員應該對目標群體進行相應的調查,了解目標群體的閱讀喜好,為圖書館未來的閱讀推廣奠定良好的基礎。針對每個人閱讀“個性化”需求,圖書館可以提供不同類型的圖書,目的在于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合心意圖書。除此之外,公共圖書館應該增加閱讀推廣途徑,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推廣活動。如:湖北省圖書館多次舉辦各種書畫展,邀請各類書畫名家參加,增強書畫展的吸引力,舉辦的活動有“蔣昌忠畫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書畫展”等。這類書畫展活動的開展不僅能起到閱讀推廣的作用,還能將圖書館作為公民文化交流地,促進社會文化發展。
2)現代化技術的應用,網絡宣傳效果提升。隨著科技發展速度加快,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人民群眾信息來源渠道從原來的單一化轉變為多樣化。傳統的紙質閱讀推廣已經難以吸引人民群眾的注意力,因此,館內工作人員就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時代帶來的新媒體,利用網絡對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進行宣傳。不僅如此,公共圖書館也能設計出一個相關軟件,滿足部分讀者喜歡網絡閱讀的閱讀習慣,讓讀者獲得更大的閱讀空間。例如:移動閱讀模式,這類閱讀模式對讀者信息素養要求較高,對于一些無法使用現代化閱讀模式的讀者,館內工作人員要對讀者進行適當的引導。
3)開展具有針對性的閱讀推廣活動。在我國,特殊群體占據我國總人口的一部分比例,針對這部分的特殊群體,公共圖書館也應充分考慮到其需求,作為中國合法公民,特殊群體也應該享有平等的閱讀教育權利。公共圖書館作為非盈利性組織,應該充分照顧到特殊群體的閱讀需求,重視對特殊群體的閱讀推廣工作,提升特殊群體對社會的好感度。例如:一線城市的公共圖書館開展了有聲讀物,為盲人提供了閱讀方式,增強盲人的閱讀體驗;在監獄內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能充分體現出我國的人道主義,讓監獄里的人獲取一定的科學知識[3]。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下,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開始趨向于人性化、科學化、合理化,生活在閱讀這個社會環境中,能提升國民的文化素養,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實現我國“以人為本,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
參考文獻
[1]阿麗瑪.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發展趨勢[J].辦公室業務,2019(15):146-147.
[2]周鈺.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發展趨勢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9(05):147.
[3]青龍.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發展趨勢探究[J].智庫時代,2019(01):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