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興吉
摘 要:本文在分析了當前大學生科技競賽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論述了科技競賽在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的重要性,進而提出以科技競賽為載體提升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新思路。
關鍵詞:大學生;科技競賽;創新能力;培養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技的突飛猛進,國與國的競爭日趨激烈,而國與國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創新型人才的競爭,而高等院校則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高地,肩負著為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高等學校必須加快改革重理論知識,輕應用能力的傳統教育模式,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1 當前大學生科技競賽活動存在的問題
1.1 科技競賽活動的宣傳力度有待加強
宣傳工作是群眾性的輿論工作,對鼓勵大學生參與競賽活動,提高參與意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當前科技競賽實際宣傳情況來看:一是科技競賽的宣傳工作沒有到位,缺乏廣泛性。二是當前科技競賽的宣傳沒有激發大學生參與科技競賽的內在動力,因此,它僅僅是淺層次的宣傳。三是在科技競賽活動宣傳上沒有發揮好指導教師的重要作用。
1.2 科技競賽指導教師力量有待提升
“教師是創新教育的根本,高等院校要培育出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根本在于教師的創新。”[1]實施創新思維教育、開展科技競賽活動,必須擁有一支專業背景精良、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指導教師隊伍。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各院??萍几傎愔笇Ы處煹牧α看_實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一是在數量上的不足。二是專業背景不強。三是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1.3 科技競賽激勵機制有待健全
科技競賽活動的準備周期相對較長,需要指導教師和學生投入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完成比賽,但如果激勵機制不健全勢必會削減指導教師和大學生參與科技競賽的動力和熱情[2]。首先,從參賽學生方面來說,他們犧牲了大量的課余時間,即使獲了獎,得到的只是一張獲獎證書,或外加一點微不足道的物質獎勵,缺乏對獲獎學生的廣泛宣傳以及足夠的物質獎勵;另外,對于學生由于參加競賽影響課程考試和總學分完成,大多數高校并未在制度上建立起相應的鼓勵措施,以解其后顧之憂。
2 以科技競賽為載體提升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對策
2.1 整合資源,為科技競賽活動開展提供平臺
當前,國內科技競賽的舉辦組織制度較為嚴密,涉及的領域較廣,必須充分利用和整合學校的各種有效資源,來為大學生們的各類科技競賽服務提供平臺[3]。
首先,提供創新實踐平臺。為此,一是平時的實驗教學中除了一般的驗證性實驗外,應多開一些趣味性和富有啟發性的實驗,以提高學生的實驗興趣,培養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尤其要多開設一些探索性、設計性和綜合性等富有創新性的實驗,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二是開放教學實驗室。教學實驗室包括公共基礎實驗室和各專業實驗室。三是開放各創新實踐基地。創新實踐基地包括學校各專門實驗室,如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創客空間、機器人技術實驗室、云計算研究所、智能研究所等,它們是大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和比賽訓練的重要場所,由各專門實驗室負責管理、開放。
其次,提供創新宣傳網絡平臺。要充分利用高等院?,F代教育技術或網絡技術的資源優勢,創建一個能夠使指導教師與學生在網上互動交流對話的創新宣傳網絡平臺,通過它可以了解各類科技競賽活動的有關信息。
2.2 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
對參賽師生的激機制筆者以為既要有精神褒揚,又要有物質獎勵,還要有因參賽所造成的損失或影響的補償。具體措施是:
1)精神褒揚。任何一項科技競賽其成績的取得都是來之不易的,其過程往往充滿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故事,因此,除了給獲獎師生頒發獲獎證書或優秀指導教師證書以示褒獎外,學校還應該在學生會或班委會的組織下,充分利用校園廣播電臺、科技創新網絡宣傳平臺、主題班會等,大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同時,在師生的評先評優方面均優先考慮。
2)物質獎勵。對于參賽學生來說,必須給予具有一定份量的物質獎勵,并根據獲獎名次(一、二、三等獎)和比賽級別(校、市、省、國家級)不同而有所區別;對于指導教師來說,則根據學校的科研考核辦法來進行獎勵:學校根據教師的學歷、學位和職稱,每年應對應完成相應的基本科研分,超出部分給予獎勵,未完成要扣錢。
3)損失或影響補償。對于學生因參加競賽影響課程考試成績,一方面鼓勵其自學,同時任課教師給予課外輔導,另一方面學校應出臺相應政策考慮給予考試免考;至于因參加競賽影響學分完成,則以科技競賽的形式給予其增加學分,使其總學分不受影響;同時,對于國家獎學金申請也給予優考慮。對于科技競賽指導教師,一是將指導參加競賽的業績計入年終教學考核或考評的指標當中;二是在教師的職位、職稱的晉升方面優先考慮等等[4]。
2.3 打造一支過硬的科技競賽指導團隊
打造一支實力過硬、結構合理、素質高強的創新型指導教師隊伍,其措施是:一是把實踐經驗豐富、知識面廣、專業背景深厚、創新能力強的教師充實到科技競賽的指導教師隊伍中來;二是在組織科技競賽指導教師隊伍時注重各種專業背景和“老、中、青”的合理搭配,并發揮以老帶新的“傳、帶、幫”作用;三是指導教師自身要加強創新理論方面的學習和創新思維、創新實踐方面的訓練;四是指導教師要具備經常運用創新思維方法去創新性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來影響、引導參賽學生,使參賽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的過硬本領。五是當學生在比賽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指導教師要能夠耐心細致地做學生的思想工作[5]。
3 結語
總之,通過科技競賽活動來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學校、教師、學生三者間互相配合,克服不足,集中優勢,在大學生科技競賽活動中勇于創新才能達到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威.科技競賽對大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積極作用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3.
[2]王穎.關于大學生科技競賽與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與研究[J].廣東化工,2012,39(15):187.
[3]李欣.大學生科技競賽創造動機探析[D].東北大學,2010.
[4]陳瑞三.國內外科技競賽對大學生創造動機的影響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3,24(4):128.
[5]馬眾.基于科技競賽的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30(3):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