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麗紅?王雪坤?常浩?洪培培?常曉紅
摘 要:計算機輔助制圖是規劃設計專業應用性較強的課程,要求學生能夠熟練的操作軟件,表達設計理念,在教學中發現計算機輔助制圖課程專業的針對性、教材的指導性、課程之間的連貫性等存在問題。通過深挖規劃專業的特性提出根據學科需求具有針對性的授課,以及增加特色教材、連貫不同規劃課程繼而提高學生專業技能。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制圖;課程;制圖
1 《計算機輔助制圖》課程介紹
規劃設計是通過對該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多因素下對該項目或地塊的設計,提出未來預期以及發展方向、指標控制、資金預算等。規劃從可分為城市總體規劃、村鎮規劃、農村區域規劃或聚焦至產業園區規劃、旅游園區規劃等。從規劃的用途、深度及具體完成指標可分為概念規劃、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等。一般規劃成果包括文本、圖紙和附件,其中因圖紙表達可視性強,越來越多的規劃對圖紙的數量和質量提出新要求。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涵蓋各個學科及領域,對比手繪圖紙表達,計算機輔助制圖具有易修改、速度快、方便存儲等優點。
《計算機輔助制圖》是規劃設計專業的專業必修課,專業性較強[1],要求學生掌握繪圖技能[2],能夠對總體規劃、功能分區等圖紙進行規范性表達,重點培養學生圖紙繪制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圖紙的規范性。
2 面臨的突出問題
2.1 課程對專業的針對性設定不明確
針對規劃專業計算機制圖涉及AutoCAD、Photoshop、Sketch Up等不同的軟件學習,經過調研發現目前該專業的軟件制圖課程多以《計算機輔助制圖》課程作為培養學生軟件操作能力的重要課程,但該課程授課教師較多以AutoCAD作為《計算機輔助制圖》課程的授課內容,一般課時為32學時,主要針對軟件的各個工具使用進行講解,但作為規劃專業圖紙繪制中涉及建筑、景觀、電力電訊等內容,缺乏規劃設計知識與圖紙繪制技術的銜接,授課中心較多放在軟件工具的使用,同時單一軟件授課存在圖紙內容、質感表達等弊端。
2.2 課程的教材對專業指導性較弱
目前《計算機輔助制圖》課程的教材選擇有多種,但多為機械、園林、建筑、礦井等專業,缺乏規劃專業的宏觀規劃制圖教材,授課中教材選擇受限,導致在授課講授軟件工具的使用時逐漸偏離專業特性,同時學生在練習時教材對專業知識的引導欠缺,致使實際規劃制圖應用時無從下手。
2.3 課程缺乏與其他課程的關聯性
規劃課程專業十分注重專業、學科間的交叉,學生往往在學習該課程的學期對制圖軟件操作較為熟悉,其他學期的課程例如村鎮規劃、旅游規劃等課程理論學時較多,同時對于圖紙表達手法不限,學生逐漸遺忘《計算機輔助制圖》課程中的圖形繪制、快捷鍵操作等,綜合運用能力逐漸下降[3]。
3 相關建議及整改措施
3.1 具有學科針對性的制圖授課
規劃專業在圖紙繪制中總平面圖、功能分區、道路規劃以及局部立面圖、效果圖是常見的成果表達內容,根據專業需求打破AutoCAD單一軟件的授課模式,合理分配學時將平面繪圖軟件結合三維立體表達相互貫穿。
3.2 增加特色教材的推行
開展針對規劃專業的《計算機輔助制圖》教材研究,合理的設定人才培養目標,不斷探索符合規劃學科特色教材,即具有規劃案例、方案修改、展示技能的實操知識又涵蓋規劃的設計理念、基礎數據指標等基礎知識,學生在使用中有指導性、實際操作性。
3.3 課程相互聯系的推進
計算機輔助制圖的功能性較為強大,可應用于多個理論課程及實踐課程中,在進行其他理論課程的學習時可通過講解規劃中的平面圖、三維立體效果圖等成果使學生潛移默化掌握圖紙表達要素,在實踐課程中鼓勵學生將方案文本策劃與圖紙相結合作為課程作業提交成果。
4 結束語
計算機輔助制圖課程操作性強,對于規劃專業學生通過該課程主要培養建立其空間、方位感,同時通過計算機輔助制圖的訓練對區位分析、功能分區以及道路劃分等知識有所提升,同時提高美學、設計學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杰.基于翻轉課堂的《計算機輔助制圖》課程混合式教學設計[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9,17(5):127-131.
[2陳紅娟.計算機輔助制圖AutoCAD課程與規劃類課程的銜接探討[J].科技世界,2012,(31):21.
[3]呂龍.體驗式教學在園林專業計算機輔助制圖中的運用[J].現代農村科技,2019,(5):88-89.
作者簡介
常麗紅,北京農學院,文法與城鄉發展學院,農村區域發展專業副教授,研究方向村鎮規劃、歷史建筑保護。
通訊作者
王雪坤,北京農學院,文法與城鄉發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