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一門重要學科,越來越多的教師都會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過程。但是由于農村教學環境與師資力量的局限,農村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仍不強。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就是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思維能力得到拓展和培養。所以在農村小學不斷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十分必要。目前越來越多的教師更加重視學生思維的培養過程,文章從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方面進行簡要論述。
關鍵詞:農村小學;小學數學;思維能力
一、思維能力在學習中的重要性
思維能力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不但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應該是學生創新思維的潛移默化的培訓者。學生創新思維發展得好,可以讓學生受益終生。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指出,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概念是數學學習的基礎,通過掌握數學概念,小學生可以形成一定的邏輯思維。由于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正是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可以說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既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又符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小學生通過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實現認識上的飛越。小學數學教學是培養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農村小學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思維,不斷改變教學觀念。在農村小學的數學教學中要使學生能夠迅速地掌握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通過多種渠道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教師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與途徑
1.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動手與實踐是啟發學生思維能力的根本,學生通過觀察和動手實際操作,可以在實踐中開拓思維。例如教師在講授“圓的特點”一課時,教師要通過演示讓學生感覺到圓的半徑與周長之間的關系,通過不斷增加半徑的長度,讓學生感受到圓周長的變化。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既要讓學生增長知識,又要讓學生不斷地增長智慧。這其中要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讓學生體驗思維過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是數學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學生的思維意識。引導學生通過對比、聯想等多種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及時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首先就要培養學生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想解決問題,首先就要培養學生更好地發現問題,通過不斷的學習獲得知識和方法。學生要有較強的問題意識,教師要在課堂上設計好問題。問題的本身要具有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的特點。因為有趣、新穎的問題,能夠引發學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教師可以通過一個小問題引發學生思考。例如,小明要四年才過一次生日,那么小明的生日是在哪天呢?這樣的問題就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學生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同時學生就會展開思維活動,積極地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這樣教師的關于閏年的特點和基礎知識等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在課堂最初的設置問題則成了整堂課的懸念,教師通過問題就吸引住了每個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就會主動提出問題,并有了解決問題的動力。
3.通過課堂的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師應該掌握歸納問題的策略,在眾多的問題中尋找適合學生的、學生有能力去思考的問題。教師要去引導學生不斷地去思考研究問題。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同,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思維的訓練,讓學生的思維有廣度和深度上的拓展。數學教師的教學設計要有層次感,要有不同的梯度,要適合不同的學生智力發展水平。例如,讓學生觀察三角形有幾個角,幾條邊,通過學生的回答,繼續引發學生思考,那么平行四邊形有幾條邊呢?每條邊都有哪些特點呢?教師要通過舉一反三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這樣學生的思維就像被打開閘門的洪水一樣,他們將會進行縝密的推理思考,最終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這一思維過程無疑是引導學生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創新性的思維嘗試。教師在教學環節中,要通過動手動腦的方式分析和歸納教學內容。讓學生融會貫通,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這是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更是提高教師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
4.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激發學生的思維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的思維才能被激發。農村小學教師,由于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的思維多處于被動思維的狀態,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地引入問題,制造懸念,讓學生的思維不斷地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帶著熱情和求知的欲望,投入教師的教學活動當中,通過挖掘知識,學習新事物,研究新規律。
比如,在分數的基本性質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一個小例子,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比如媽媽做了小紅最愛吃的餅,小紅家里有四口人,媽媽做了同樣大小的兩張餅,媽媽拿出一張,平均分成四塊每人一塊,小紅見到了,說給的太少啦,我要兩塊兒,于是媽媽把第二張餅分成了八塊,分給小紅兩塊。問題給出了,問小紅分到的餅是家里最多的嘛?以講故事的形式給學生設置懸念,充分激發了學生探索問題的欲望,同時也開啟了學生的思考模式,學生的思維就會不斷地拓展,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識。
5.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啟迪學生的思維
由于學生的思維特點以直觀為主,他們主要是依靠感官去感知,然后逐漸在頭腦中形成表象情節或者代表性的事物,然而數學是抽象思維,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效地引導學生通過不斷的動手操作,通過實踐活動引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他們的思維得到拓展。例如在計算體積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分組訓練,每組動手測量300毫升水,然后通過游戲的活動,讓每組把水倒出200毫升,看哪組倒出的數量最接近200毫升,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不但可以直觀形象地感受到容積的大小,而且可以讓學生從抽象中認識容積的概念,促進學生在認知能力方面的發展。
在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當下,現在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農村的教育發展緩慢,學生的思維能力也不強,這些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農村教師應重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在課堂上重視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尋求適合學生的思維拓展方式,不斷地探索、研究、實踐,改變農村教學現狀,實現農村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慶芬.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利與弊[J].網友世界·云教育,2014(6).
[2]吳 丹.新課改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教學方法和理念的改變和實踐[J].讀與寫,2015(22).
[3]潘建軍.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2):59.
[4]王志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方法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09(1):47-49.
[5]黃友英.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40.
[6]李 巖.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8):76.
[7]尹玉波.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才智,2017(16):6.
[8]張春建.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213.
[9]林和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學苑教育,2015(21):59.
[10]周建國.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8):225-225.
[11]張 艷.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科技展望,2017(9).
[12]吳亞順.農村小學數學高年級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好家長,2019(6).
[13]張自武.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摭談[J].中國農村教育,2019(8).
[14]張兆霞.農村小學中段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J].新課程,2019(5).
[15]祁 會.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14):103.
[16]羅加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9(15).
作者簡介:韋蘭秀(1981—),女,壯族,廣西都安人,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