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超 劉芳 鄧立新 黃淑成 賀秀媛 王學兵
摘 要 在“互聯網+”環境下,探討高校新進教師,如何利用互聯網資源和網絡教學平臺等方法,結合傳統教學模式,上好第一節課,加強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更好的學習以后的課程。
關鍵詞 互聯網+ 網絡教學 第一節課 新進教師
中圖分類號:G451?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1.024
Abstract Under the "Internet +" environment, we will explore how to use Internet resources and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s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mong the new teachers. The first day of excellent class can attract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future.
Keywords Internet+; network teaching; first class; new teachers
在高校里面,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隨便的上一門課容易,但是想上好一門課不容易,上好一門課的第一節課更是十分的重要。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門優秀的課程,從第一節課開始就要準備好。
雖然,高校新進的教師,以往基本沒有教學經驗,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備課,制作課件、準備教案等,但是高校新進的教師往往都是碩士或者博士畢業,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計算機基礎,可以更好的利用當前的“互聯網+”環境和一些優秀的網絡教學平臺,再融合傳統教學模式,即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又能更好的上好第一節課和以后的每一節課。
1 課堂開始前的備課過程
備課,是教師上課前的一項重要的準備工作,也是開始一節課的必要過程。那么對于新進高校老師來說,課前的備課過程就顯得尤為重要,需要準備的內容包括教學大綱、教學目的、知識點中的重難點等,還有講課所需要的PPT課件,授課內容等材料。
教學大綱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基礎,也是一門課程的教學內容的文件,它以綱要的形式,對于課程的性質,教學目標與意義,以及教學內容和要求都有要求。好的教學大綱是課程構架的靈魂,教學工作的指南,對于新進老師全面深入的了解課程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對于新進教師講授每一堂課程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而第一節課,一般都是一門課開頭一章緒論部分。該部分會講解這門課程的性質、概念、主要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對于學生理解和認識這門課程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而講好第一節課,對于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程也有著積極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提升學習動力,從而在課程的開始階段,就熱愛這門課程,能夠更好的學習這門課程。
不僅僅是準備好教學大綱,備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知識的總結與整理,以及重難點的把握與準備。在準備課堂所需的PPT課件中,不僅僅需要對每個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整理,更要在PPT課件中展示出本堂課的重難點,哪些內容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怎么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與記憶,進而舉一反三,是值得每個老師在備課過程中思考的方面。對于學生的培養方案以及課程標準,學生的資料也要提前了解。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前了解學生以前的開設課程的情況,班級的過往學習情況和班級整體的學習情況和氛圍,都是需要提前了解的。通過開始的備課準備,爭取在第一節課就能認識大部分的同學,與同學們能夠更好的交流,從而對所講課程更加有興趣,進而達到好的教學效果。[1]
結合“互聯網+”的環境,新進老師可以參考的資料和網絡資源也更加多樣,有“愛課程”、“中國大學慕課”、“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網易公開課”、“新浪公開課”和“TED”等一批開放課程,使得新進的老師可以通過網絡學習一些課程的內容和知識點,進而對所教授的課程更加了解,并且通過學習網絡上一些精品課程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等,新進教師能很快掌握這門課程的核心內容,從而對于備課這個環節,可以更快更好的將需要講授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網上的教學名師還有具體的視頻講課,講解這門課程的每一章內容和一些難點、重點,新進老師有針對性的學習一些教學名師的講課,學習這些教學名師的講授順序、邏輯和上課時的授課技巧,對于新進教師學習講好一節課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這比傳統意義上的備課,更加有效果,進而模仿教學名師的教學方式去教學;并且這種開放課程可以反復聽,反復學,對于新進教師來說,可以很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講授技巧,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比傳統的備課更加有成效。
2 課堂進行中的教學方法
在課堂開始后,就需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和傳授。傳統的教學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就是講授法,對于重要的和難點的知識進行講授的教學方法可以很快的讓學生掌握該知識點,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理論根基。但是這種教學方法以老師為主體,學生被動的學習,需要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并且學生也要熱愛學習,認真聽講,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整節課都是枯燥的老師講解,老師將知識點灌輸到學生的腦海中,學生的思維就會被束縛,沒有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長此以往,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會慢慢喪失。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教育”的方式正在成為新的教學形式和方法,特別是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出現,使得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和碎片時間,無論何時何地,使用電腦、手機或者iPad都可以進行在線學習,并且可以反復多次的學習,不懂的地方可以重復的聽、重復的看,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理解和記憶相關課程知識。[2,3]而老師也可以通過MOOC,實現學生的學習進度管理、課堂問題的在線交流和討論、作業布置和批改、在線考試等過程,可以更加有效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讓學生更快更好的學習相關知識。
此外“互聯網+”的環境下,還可以使用翻轉課堂的方式,讓學生利用互聯網的數據和豐富的資源,對某些知識進行講解。這樣的方式顛覆了學生被動學習的過程,使得學生從被動記憶轉變到主動掌握,讓學生真正的學習如何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5]
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還有談話法、討論法等,談話法自古以來就是一類普遍和高效的教學方法;最早可以追述到古代的教育家孔子,他用啟發式的語言和其弟子進行交流和教學,而我們現在的課程也可以開展創新談話的形式和方法,對教學進行擴展和創新。[6]教師想要進行談話法教學,首先需要整理好談話的素材和內容,并做好整理、分析和總結等,并且需要制定詳細的授課計劃、談話時間和談話形式等。而在“互聯網+”的環境下,可以更好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網上相關視頻的播放,資料的分享等,讓談話的素材更加豐富和形象,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參加討論,也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提高作用,并且利用學習論壇的方式,對某一話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和課后的交流,從而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目的。
3 課堂結束后的網絡教學平臺
在傳統的教學中,一堂課結束后,對于老師來說,一般通過課后作業、習題和測試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檢驗。這也是老師通過作業和習題的方式,來了解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狀況的重要手段,是課堂教學的良好補充與延伸。而作業和習題等的布置,也需要有針對性、時效性和創新性。需要明白學生學習了哪些方面的知識,哪些知識是一定要掌握的,哪些知識需要鞏固提高的。而在“互聯網+”的環境下,利用MOOC等新形式的在線開放課程的模式,更加可以有效的達到好的檢驗效果。通過MOOC中的課程作業模塊,有效的對學生進行作業的布置;MOOC中測驗模塊的功能,讓學生在課后進行測驗,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習。而且課程作業模塊和測驗模塊,可以設定在一個比較寬泛的時間段,這樣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進行作業和測驗,達到時間的合理分配的模式。MOOC上也有老師上傳的視頻資料,新進教師的計算機能力一般都比較強,可以自己錄制相關的教學視頻和上傳一些好的教學資料,從而讓學生能夠在課后反復的學習這節課的內容,并可以通過MOOC提供的網上論壇模式,與學生進行交流。通過手機APP和電腦等工具,老師在論壇里面可以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答疑,既解決了課后的交流問題,也更好的提高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效率的問題,可以更好的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也能夠通過與學生的互動,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為下一節課的課程備課提供參考,提升了備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知道哪些課程內容學生沒有掌握清楚,從而對講述內容進行適當調整,保證大部分學生掌握了重點和難點,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7]
4 結語
本文通過介紹新進老師如何上好第一節課,并結合“互聯網+”的環境下,利用MOOC和網絡教學平臺等,探討如何在課堂上實現更多的教學方法,從而使教學形式多樣,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熱情,從而達到好的教學目的。教學是一門良心活,作為高校老師,既要擁有教師的責任心和責任感,又要不斷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和技能,不斷充電和提高自己,還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環境,在多種教學方式結合的過程中,讓課程的氣氛更加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教學的質量不斷提高,為祖國培養更多優秀合格的接班人。
* 通訊作者:賀秀媛、王學兵
參考文獻
[1] 李艷,張興芹.“互聯網+”環境下探討高校教師如何上好計算機類課程的第一節課.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53-54.
[2] 李霞.“互聯網+”背景下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在大學教學模式中的應用研究.高教學刊,2018:103-105.
[3] 馬麗,呂夢琪,姜熠昕,趙晨宇.關于MOOC的高等農業院校混合教學應用研究.吉林農業,2018:126-127.
[4] 張博.“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大學教育新常態及翻轉課堂教學新趨勢.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27-28.
[5] 由洪運.“互聯網+”背景下高中“翻轉課堂”的實踐探索.現代教育,2017:27-28.
[6] 季學鳳.談話法在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中的運用探究.黑河學院學報,2018.9:43-44.
[7] 王大慧,衛功元.智能手機在“互聯網+”教學中的應用探索與實踐.微生物學通報,2018.45:55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