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功
【摘要】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情況之下,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的課堂教學要求和學生學習需求。基于此,教師必須要對現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有效的將數學思想方法滲透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每個階段。這樣才能使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快速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 滲透? 數學思想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5-0154-01
小學數學教材當中不僅包含了基礎的數學知識,還囊括了一些具有較強復雜性和枯燥性的概念、定義,以及數學思想。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數學教材進行深入的剖析和了解,結合學生特性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創新和整合,利用多元化的教學元素全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在現有基礎上引進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數學思想方法為切入點來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數學水平和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通過整合教學內容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課堂教學當中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提升學生的解題正確率和學習效率的關鍵所在。常見的數學思想方法主要有方程思想、函數思想、類比思想、分類思想、轉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等。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從小學數學教材出發來進行課堂教學的創新和整合,充分發掘教學當中生動有趣的教學元素,并有效整合、創新教學內容,為數學課堂注入新鮮元素。此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立足實際學生,根據學生思維特點和學習特征,利用互聯網搜尋一些學生熟悉的中華元素和與教材有關的內容,將其全部的融入和滲透到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然后,教師還需要以階段性教學要求為參考和依據,科學合理的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有效選擇,以教學內容為切入點來引導學生進行具體的學習和推理。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思考方法,同時也能使學生對后續學習產生興趣與信心。
二、通過構建教學情境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與其他學科知識相比,數學學科知識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但大部分的小學生本身的形象思維較為活躍,對枯燥乏味的概念、符號、定律的接受能力相對較低。若教師利用傳統的填鴨式和滿堂灌的方法來開展數學課堂教學,很容易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厭倦和抵觸。因此,教師可以科學合理的引進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利用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多元素來實現復雜、枯燥的數學知識進行趣味化、形象化,以此激發學生積極性、主動性,使其能自覺主動投入數學課堂,并全面激活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情感,同時也能促使學生形成較為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和思維體系。
例如,在進行“認識人民幣”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辨別人民幣面值的方法,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利用PPT課件向學生展示1分、2分、5分、1角、5角、1元的硬幣,以及生活當中常見的紙幣,將復雜枯燥的文字轉化為生動具體的圖片,引導學生直觀的進行學習和辯論。另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構建教學情境“朵朵和媽媽到家樂購超市買東西,超市當中的蘋果每斤售價5元6角3分,面包每個售價1元7角,牛奶每盒售價2元5角9分,雪糕每根售價1元8角5分。朵朵身上有10元錢,可以買哪些物品?有哪幾種付款方式?”,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當中的購物經驗來進行分析,結合視頻內容提取題目當中的重要成員關系。然后,教師再系統的進行數學問題的分析和講解,在這過程當中增加一些人民幣單位換算知識點的講解,鼓勵學生利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來解決相關的問題。
三、通過開展小組合作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方法并非一成不變的,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針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認知和理解,為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對學生的想法進行客觀評價,并在此基礎上根據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小組劃分原則,科學合理的將6~8個學生劃分為同一個數學合作學習小組。然后,結合小組學生的思維特性和數學水平,為學生設置螺旋遞進式的學習任務。在此教學環節,教師需積極鼓勵、引導學生踴躍發言,這樣不僅能夠通過思想碰撞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夠使學生舉一反三的應用數學思想方法。
四、通過落實新課標精神來滲透基本數學思想方法
新課程標準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標準與要求,要求數學教師要教給學生基本知識,鍛煉學生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基本思想,豐富學生基本活動經驗。立足這一教學要求,教師也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善于運用常見的生活素材表達數學思想與知識,并運用操作、實驗、猜想等直觀手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深入學習,幫助學生形成對數學知識的全新認知與理解,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深刻記憶與靈活運用。總之,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要注重對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與綜合學習能力的訓練,要善于運用正確的方法與科學的手段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于數學教學,弗賴登塔爾提出“現實數學教育”的觀點。該觀點指出,學校具有現實的性質,且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學習數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此外,該觀點還提倡學校、教師將生活問題與數學教學有機結合,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獲得數學知識與技能。這一教育觀點在教育行業被廣為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數學課程應用性、實踐性的提升。
在國際上,美國、荷蘭、日本等諸多學者開始了數學應用性、實踐性的研究,并在日常中將這一教學觀點實施了下去,數學教學不再僅是對教材知識的簡單傳授,而是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與實踐能力,注重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綜合應用。分析總結數學課堂在國際范圍內的改革與發展趨勢,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數學建模思想正在形成。
所謂數學建模思想,實際上是一種學習數學的工具,是一種數學結構。其是對于現實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對象,為了某個目的,在作了一些必要的簡化和假設之后運用適當的數學工具,并通過數學語言表達出的一種數學結構。數學建模思想中重點提出如何正確運用數學觀點、數學問題解決現實問題。它更多的體現的是一種學習數學的思想與方法,是一種解決現實問題的數學化思想與方法。
在數學建模思想觀點中,數學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定理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模型,如各類幾何圖形便是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來的數學知識,自然數集提出的背景也是現實生活等。而這正是學生學習數學、運用數學時不可缺少的思想與方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有數學思想方法進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在掌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綜合學習情況之后,科學合理的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案的優化設計。在這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情境來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分析和講解,并結合教學需求提出相關的思考問題,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探究和學習。這樣不僅能夠全面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主觀能動性,同時也能為小學數學教學的深入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湯守建.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4):158.
[2]閆永紅.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方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0):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