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會濤
摘 要:伴隨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國出現了大量的民辦高校,通過近年來的迅速發展,民辦高校逐漸進入正軌。然而,由于辦學理念、管理制度和經濟等各方面的制約,民辦高校與其圖書館的建設并不樂觀。文章首先對民辦圖書館的現狀進行了探究,并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民辦高校圖書館、發展現狀、改善措施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辦高校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至1999年底,中國民辦高校達到了一千二百多所,在校學生高達120萬,大約是公立高校在校人數的1/3,民辦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三足鼎立。根據1999年初我國頒發的《面向21世紀發展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有關戰略,到2010年時,中國相同年齡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學率將上升15%左右,這說明中國高等教育在未來十年中將會大幅度提升,各類民辦高校同樣會得到極大的發展,怎樣有效推動民辦高校與圖書館的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
1 民辦高校圖書館發展的現狀
1.1 館藏硬件設施不足
目前,大部分民辦高校都位于建設的“邊緣”,學校領導對其建設并不重視,申請建設資金難,因此,圖書館整體硬件設施不足,館藏面積較小、館藏展示面積有限,借座數量占學生總數比例不足,局域網建設不完善,文獻保存方法滯后等。這些問題都產生導致圖書館整體閱覽環境較差,對讀者閱讀興趣產生了極大影響,限制了圖書館的發展及使用。由于資源短缺,不能有效滿足學生各種閱讀需求是現如今我國民辦高校圖書館最為長久的一個問題,學校應該對其指定有效處理措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閱讀服務。
1.2 文獻數量與質量不合規
當前,高校圖書館每年需要購置的圖書包含了中文和外文圖書、中文與外文期刊、大量電子資源等。按照教育部近期的規定,師范院校的新書數量為“每年每人均4冊”,也就是每年購買的圖書總量應該是在校學生總數的4倍。但是,這知識在數量上對圖書館建設提出的需求,判斷高校圖書館的水平,僅僅按照圖書數量來比較是明顯不夠的,還有一些高校對于圖書文獻的積累根本不重視,大多是在教育部開展教學評估以前才大量購買圖書。文學出版是有一個周期規律,圖書的購買應該經過規劃和安排,只是為了補充倉庫而 倉促購買圖書是不可取的,不但浪費資金,并且對館藏質量產生了影響。在對圖書館藏建設進行評價時,應該應用綜合指標,其中包含了宏觀與微觀兩種指標。評價人員不但要考察藏書總量,還應對藏書的內容與結構、組織管理、應用效率進行考察。藏書的應用質量是重要依據,由于藏書本身、結構和組織管理這三方面的質量,最后都必須經過讀者應用要來進行檢測。
1.3 民辦高校生源質量較低
在我國,民辦高校大部分為三本院校,和普通高校相比,錄取分數線較低,因此,學生的來源和普通高校相比質量較差。并且,民辦高校學生的基礎知識較為薄弱,閱讀能力較差,閱讀興趣缺乏,沒有自主閱讀的精神。因此,這部分學生缺少奮斗的目標,對自身未來缺少規劃,學生進入圖書館只是為了消遣,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在整個大學期間都沒有進過圖書館,因此學生不知道怎樣有效利用圖書館中的文獻資源。
2 提高民辦高校圖書館發展的策略
2.1 加強領導支持
政府機構應該快速制定有關民辦高校圖書館管理內容的規范性文件,讓民辦高校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具有參考依據。并且,國家應該給予圖書館建設相應的支持,提供有部分的優惠策略,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高校圖書館信息工作委員會也應積極對吸納民辦高校圖書館代表作為會員圖書館進行考量,使得民辦高校圖書館建設能夠歸入有關機構管理,利用管理的強化來引起領導者的認識,使其為圖書館的建設給予支持。此外,各高校應該構建協作關系,公辦高校應該為民辦高校圖書館的建設提供相應的人員與技術支持,館藏之間資源共享,落實共同發展。
2.2 加強資金投入,促進圖書館建設
在教育行政部門的規范性文件中,規定了高校應該從自身收入中提取一部分的比例用來進行館藏建設,應該爭取獲得實現。同時,高校還應該理由各種渠道來增加圖書館文獻的熟練。一方面要努力吸引工商界、愛國華僑和港澳臺同胞進行投資;另一方面還應該加強對館藏的補充,通過收費和傭金購買一部分、教師讀者收集一些、鼓勵社會捐贈的方法,多渠道拓寬圖書來源。
2.3 加強民辦圖書館數字化建設
數字化建設是民辦圖書館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技術,其主要內容在與加快圖書館數據庫與網絡的建設。并利用網絡技術設計具有圖書館個性的網頁,利用信息需求為導向,根據信息需求、傳播與應用的最佳收益來完善結構,加強服務的作用,對服務內容進行調整,并加快圖書館信息的傳播速度,強化信息知識的使用效率,以此來落實對各類文獻信息資源全面、深入的開發使用,提供優質的文獻信息服務。首先,學校可以經過購買和本校相關的專業電子圖書,帶館藏進行填充。其次,可以結合教學、科研的實際需求,對圖書館的教學參考書、重點學科文獻等特色文獻進行數字化建設,把各種多媒體電子圖書及其配套內容上傳到校園網服務器中,以此對傳統圖書館的借閱模式進行改變。讀者能夠不受時間與空間的制約,有效提高圖書使用率,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
2.4 加強民辦高校工作人員素質的培養
伴隨高校圖書館數字化的進程,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素質提出了較高的需求。圖書館工作人員不但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并且應該由傳統的單純收集資料、編目、流通的單一型人才逐步發展為具備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因此需要民辦高校圖書館引入更多的優秀人才,創建合理的人才結構,強化對工作人員的培養。教育行政機關和圖書館的管理機構應該對員工素質的培養引起重視,并利用組織民辦高校圖書館員工基礎業務培訓活動,在重視基礎和使用的原則上,讓圖書館工作人員可以清楚相關的文獻整序、信息操作技術、資源建設等基礎知識,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良的服務。
3 結論
綜上所述,現如今外部和內部的環境為民辦高校圖書館的發展供應了極大的理論,大部分民辦高校圖書館抓住機會,在多個方面獲得了進步,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問題。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并不斷進行探究,這樣才能有效處理這些問題,推動民辦高校未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明鑫.民辦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發揮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8.
[2]王霞.析民辦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現狀與對策——以貴州盛華職業學院圖書館為例[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7,19(02):161-163.
[3]鄭璐.民辦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電子世界,2017(0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