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俊海
摘 要:初中體育教學對于改善初中生體質,促進其綜合素質發展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然而,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學生對體育的認知還存在不足,普遍存在“體育就是玩”“體育有什么學的”等思想,嚴重阻礙學生對體質發展的進度。因此,初中教學中應當通過合理的方式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更好地滿足學生發展需求。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體育;教學方法
核心素養具體是指什么呢?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會逐步形成一種適應個人終身發展的品格和關鍵能力;而這樣的能力,只靠學生自己往往很難達成,因此,任何核心素養的形成都離不開教師的努力。但是在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尚待優化的問題,尤其是對于孩子們體育核心素養的養成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教師幫助學生培養體育核心素養,也可以構建出更有利于初中學生綜合的、全面發展的體育課堂。
一、初中體育教學面臨的問題
在近年來,初中體育教學所受到的社會關注正在不斷增加,也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已經把體育規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和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這主要體現在會在考試中增加體育考試相關的項目。照目前的情況看,相當一部分初中體育課堂的設計對體育的工具性重視程度遠遠高于對其人文性的重視;隨之而來的則是許多初中的體育教學為了取得更好的成果往往側重于加強鍛煉學生的體能,沒有新意,部分學生還可能苦不堪言。尤其是最近幾年,有時候為了速成學生的體能,有的學校甚至讓學生繞著操場跑圈,使得學生本來就不高的積極性更是增添了一些厭惡。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體育教學方法
1.從生活化入手,培養學生健康意識。健康意識是體育核心素養要素構成之一,它對學生的體質發展、體育鍛煉等方面都具有極大的幫助。然而,從實際的教學活動來看,學生大多缺乏對體育鍛煉的基礎認識,體育活動匱乏,導致學生的體質和協調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身體基礎。如果沿用傳統的教學手法,很難達到培養學生健康鍛煉的意識。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生活入手,將學生日常的所觀看的新聞事件、社會熱點等內容導入到課堂,使學生從身邊的事例直觀的感受到體育鍛煉所帶來的好處,激發學生想要鍛煉的意識和動力,從而達到學科素養的培養效果。教師可對學生宣講經常鍛煉的好處,如預防感冒、促進新陳代謝、保持精神狀態等貼近學生生活的小常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從學生的喜好入手,將學生所擅長的體育技能結合生活環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鍛煉習慣和健康意識,增強學生的體育能力。
2.精心設計體育教學計劃。在核心素養觀念之下,教師要對初中體育教學的教學計劃進行精心的設計,因為課程計劃的有效性往往是保證課程質量的一項關鍵所在;與此同時,核心素養下的初中體育課程計劃還要更加注重體育課程所能帶給初中生的收獲和效果。如果學生把上體育課當成壓力,自然會忽視掉收獲了什么。因此,初中體育教師需要明白的是,制定體育教學計劃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確體育教學的目的——提高學生體能,而不是僅僅為了考試。根據這樣的總目的,教師就可以慢慢的劃分階段性小目標,然后開始進行小目標計劃的設計;通過慢慢實行小目標來達到課堂目的。比如有一次體育課程的目標是讓學生練習短跑,那么教師在進行課程計劃設置時,可以提前告訴學生有關課程要注意的要求,然后可以設計接力賽這樣的有趣項目激起學生的主動性,并制定在體育課程開始后有關短跑理論知識介紹以及一些訓練時間的安排,還有接力游戲規則等。
3.從實踐化入手,促進學生身體素質。體育是一門理論結合實踐的基礎學科,身體素質的不斷提升,不僅僅是接受完善的體育知識,還應加強對體育技巧、身體鍛煉等方面運動項目。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或多或少的對體育學科的知識運用和訓練實踐存在時常不足、鍛煉不夠的現象,阻礙學生對體質培養的健康發展。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認清學生體質基礎,從實踐活動入手,加強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訓練活動,有效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質狀態。同時,健康的身體素質還包括內在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教師還應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拼搏、進取、堅強等意識,樹立正確的心理導向,使學生的內在和外在發育得到雙重提升。
4.情景式的有益教學活動。情景式的體育教學活動在對于增強學生體能和體育課程的趣味性方面都具有十分可觀的收效,自然也就成為了核心素養觀念下創新體育教學內容和方法的一種新形式。由于體育課充滿了可活動性的特點,它比其他很多文化性的科目更適合模擬出情景教學的模式;例如,初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情景教學——傳統的貓抓老鼠、丟手絹等;還有就是體育教師還要考慮到課程創新方面,因此,初中體育教師還可以在課程中進行一些新情景的設置,如“八格逃脫”,或者還可以引入一些具有社會意義或者生活意義的情景模擬,比如救火演練、障礙奔逃等情景模擬的設計,這些情景模擬都可以在保證教學目的的同時也增加體育課程的趣味性,從而讓學生們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達到提高其核心素養的目的。
三、結語
有效的體育教學,不僅能使學生積極的掌握體育知識,樹立健康的鍛煉意識,還能提升學生對運動技巧、體育基礎,促進學生身體機能的良性發展。此外,將體育精神滲透于日常教學當中,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德素養,提升學生體育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廣大教師更應該從學生的基礎出發,不斷創新教學環境,提升教學形式,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有主動性和豐富性,從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盧耀懷.核心素養愿景下初中體育教學方式轉變分析[J].體育風尚,2019(2):143-143.
[2]杜郵昌.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體育教學如何進行補償性體能練習[J].青少年體育,2019,20(04):90-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