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儀 弋孝科 米克進
摘要 農業是民生之本,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根基。水資源遍布不勻、水資源緊缺嚴重阻礙了我國農業的發展。作為我國產業布局的關鍵構成部分,國家高度重視農業發展。在社會智能化發展背景下,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及高標準農田的基本建設勢在必行。
關鍵詞 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廣
中圖分類號:S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20)07–0–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7.079
High 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and Promotion
LI Zhi-yi et al (Ningxia Pengyang County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Guyuan, Ningxia 756000)
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have seriously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agriculture. As a key component of my country's industrial layout, the countr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it is imperativ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agriculture and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Key words High standard farmland; High efficiency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農業發展是國家經濟進步的重要節點。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和農業的逐漸發展促使資源和電力能源的使用量不斷提升,特別是水資源嚴重緊缺,我國已經進入了中度至嚴重缺水的隊伍[1-3]。灌溉農業主要集中在大水灌溉上,需要大量用水。水資源的緊缺早已成為限制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阻力。近些年,我國在節水灌溉技術上有了一定的發展,農業節水灌溉占播種面積的比例有所增加,但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市場推廣仍然比較緩慢。
1 影響因素
1.1 硬環境因素
硬環境因素實質上是在固定不動時控范疇內的環境要素,從總體上講,包含自然地理環境、人為因素、社會經濟因素。自然地理環境因素是指當地現代農業灌溉發展中遭受的自然因素,如氣候、水源、地質結構等。人為因素的關鍵是指農民的實際特點,對灌溉技術的實際應用危害較大。社會經濟因素實際上是指農民家庭年收入狀況、勞動力總數等[4]。
1.2 軟環境因素
大多數軟環境因素都集中在技術、組織、社會經濟發展和政策方面。技術方面主要是指技術質量和適應性支持水利水電項目的新灌溉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組織方面包括運營和融合組織的有效性。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的影響因素是社會認知服務的信息方法和相關規范。政策要素指相關管理系統、政府財政和政策支持。
2 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現狀
發展推廣高效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對減輕農業自來水的缺乏和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從目前我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市場推廣情況來看,推廣效果并不理想,整個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困難,制約了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大規模推廣和有效應用,故急需對此展開綜合性、深層次剖析。
2.1 農民節水意識缺乏,灌溉技術推廣效果不佳
大部分農民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無法理解水資源缺乏帶來的后果,認為只要有河流,就可以使用大水灌溉的方法,并堅持“足量澆水”,水短缺的困難尚未引起農民的重視,這不僅會造成地表水失衡,還會加重水資源的浪費。此外,農戶對政府部門大力發展和適用的高效率節水灌溉技術缺乏一定的認同感,主流媒體的宣傳策劃預期效果不佳。節水農牧業發展趨勢的重點是農民接受農牧業節水灌溉技術。只有農民同意并大力開展這項工作,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才能有效地推廣,進而有效節約水資源。但很多農民的收入不高,節水農牧業的發展將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和其他費用,很多人無法承擔,存在一定的風險。相關政府機構應正確處理,加強主題教育,增強農民節水觀念,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5]。
2.2 缺乏科學的管理體制和方式
為了解決農牧業用水困難,政府機構已經建立了農牧業節水設備。掌握節水設備使用方法可有效提升節水幅度。近些年,農業節水設施工程項目存在很多沒完成待修復的現象,政府全力支持建造的高效率節水設施并沒有達到預期的實際效果,基本建設過程中也沒有高度重視好管理階段。因此,推廣高效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障礙不僅僅在技術上,也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促進農業節水快速發展的關鍵是建立與我國經濟相結合、并貫徹農村經濟結構和規范發展趨勢的保障體系[6]。
長期以來,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市場營銷和推廣通常只著眼于加速節水設備技術的發展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忽略了管理模式方面的問題,缺乏完善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導致節水現代農業發展緩慢。部分已經建立的管理制度未結合本地地理環境、社會經濟水準和社會文化服務質量,在機制制定上缺乏一定的創新性。
2.3 缺乏專業的培訓
優秀的技術推廣和實際應用離不開專業人員的指導和培訓。優秀的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具有較高的技術組成和難度,極易在操作步驟中遇到各種困難,如果沒有專業人員的指導和使用,即使將所有農業節水灌溉機械設備轉讓給農民,節水設備仍然無法被充分使用,最終將被擱置,加上具有成本效益的水價,農民更傾向于使用大水灌溉。此外,鄉村基層部分水利局工作人員在節水灌溉技術運用方面的素養相對較低,技術工作能力不高且人員不足,導致在具體指導農戶操作過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
2.4 缺乏后期檢修管理
所有技術設備都有一定的使用壽命,定期對技術設備進行檢修維護可明顯增加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從而節省新舊機械設備的更換成本,減少機械設備損壞造成的損失。目前,部分項目管理經常不及時,農田水利灌溉工程機械設備受到損壞,導致部分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無法正常運行。
3 有效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對策略
3.1 加大宣傳,提高農民群眾節水意識
提升農民節水意識及對節水灌溉技術的認同感,是推廣和發展節水技術的關鍵因素。為了提高農民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接受程度,政府機構有必要加大扶持力度以及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宣傳力度。針對新技術的營銷和推廣、新預防措施的應用,可先創建先進村莊,樹立模范典型,展現實際效果,鼓勵農民學習先進高效的農業節水灌溉設備,積極做好農業節水灌溉。此外,水利專業人員應努力幫助農民提高使用優質節水設備的相關專業知識,解決農民在農業節水灌溉方面的知識欠缺問題,提高農牧業水資源利用率,加快高效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市場推廣速度。
3.2 建立健全管理體制
在高標準農田基礎設施項目的整個過程中,要想在實踐意義上應用和推廣農業節水灌溉系統,必須確保運營和管理工作的專業化和規范化發展并加以區分。根據每個區域的細節制定靈活的管理計劃。在整個過程中,當地政府可參與到節水灌溉系統的運作管理中,協助創建包括每個參與方的田地節水灌溉管理系統,優化并完善管理機制。
3.3 完善農業高效節水資金扶持政策
相關政府部門要健全農業高效率節水財政政策扶持,突顯財政適用關鍵,保障投入資金;不斷完善農業節灌技術運行管護資金保障規章制度,適度向農業高效率節水灌溉技術的運行管護傾斜;加大財政對農業高效率節約用水基本建設薄弱點的資金投入,如節灌系統運行管護、檢修維護保養、人員管理等方面;融合水利工程、改辦、農業等單位的農業高效率節約用水基本建設資產,以新項目幫扶新式運行管理機制示范點,創建多樣化的節灌技術運行管護資金分配體制,激勵和吸引社會組織力量資金的投入。
4 結語
農業智能化發展是國家重點工作之一,在當今基本建設高標準農田的背景下,受有關技術發展影響,節水灌溉技術推廣已經成為重要的工作內容,政府必須在提高資金保障幅度的基礎上完善基本建設示范,引領田地,進而逐步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參考文獻
[1] 白國玉.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及推廣[J].長江技術經濟,2020,4(S2):66–67.
[2] 文云霞.芻議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思路與應用策略[J].農家參謀,2020(20):117,145.
[3] 陳宏,易爾霖.干旱區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技術實踐研究與推廣[J].南方農機,2020,51(16):65–66.
[4] 馬亮.區域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現狀與對策研究[J].居舍,2020(3):189,194.
[5] 汪元元,于森,孫桂珍.北京市大興區農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廣路徑研究[J].北京水務,2019(4):1–5.
[6] 藺寶軍,張芮,高彥婷,等.西北地區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發展現狀及對策[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9(3):32–36.
責任編輯:黃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