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俠 (阿壩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趨勢下,國內外專家學者雖然對“如何有效保護中小學音樂的民族性,充分挖掘民族音樂課堂資源,用傳承民族文化來樹立民族精神”等問題有較多研究,但尚未發現文獻對“怎樣將在大學所學的民族器樂與中小學音樂相融合,來開展中小學的音樂課堂教學”的議題進行深入研究,以及怎樣將民族音樂更加合理、有趣的融入中小學課堂。在新時代的條件下,中小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越來越強烈,從而,音樂專業的大學生,特別是師范類的音樂準教師,如何將在大學所學的民族樂器更好的融入中小學課堂的研究顯得至關重要。
經走訪多所大學相關專業調查研究發現,目前音樂類大學生在大學所學的民族器樂,多以專業的獨奏曲為主,對能夠在中小學實行教學,并且符合中小學生審美能力的曲子學習較少,師范類音樂專業學生在此方面相對較好。多數大學生覺得,我已經擁有演奏專業獨奏曲的能力,對那些中小學相對簡單的器樂曲目不用學習就能得心應手的演奏,并在中小學課堂進行教學。但是實際情況不以為然,在對中小學音樂教師的調查發現,大多數中小學音樂教師并沒有將自己在大學所學的民族樂器以及所學的樂曲融入到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因為中小學生對專業獨奏曲尚沒有較好的審美能力,中小學課堂具有獨特的教學方式,是一個傳播與傳承的地方,而不是中小學音樂教師表演的舞臺。所以就要求師范類音樂專業大學生在學習專業的演奏曲目的同時,更要學習適合中小學生審美及學習的簡單曲目,以及將民族器樂融入中小學課堂的教學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帶著表演性質去學習專業的演奏曲目。
經走訪川內多所中小學調查研究發現,在多數小學課堂,小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與視唱能力,而教師仍然以教唱歌曲為主,有少部分學校對豎笛進行了教學,農村學校相對更薄弱一點甚至有些中小學課堂沒使用任何民族樂器,多以鋼琴貫穿整堂課。歸根結底是因為民族器樂教育在中小學課堂并沒有受到重視,由于社會觀念與考試制度的影響,大家覺得音樂并不是主科課程,從而并不被大家重視,甚至覺得是在浪費學習升學考試科目的時間,而且在期末還會存在文化課程教師占據音樂課堂的現象。
中小學音樂教師首先要豐富自己的專業技能。在大學學習民族樂器時,就應該適當接觸中小學教材里的民族樂曲,而不是一味的去學習更加專業的樂曲獨奏曲,以避免在大學學了這種樂器,卻不能演奏這堂課里的民族樂曲的現象。在學習一種樂器的同時,還要努力去學習其他樂器,以應對不同課程的需要。并且中小學教師不能把民族樂器教學當作是一種麻煩,即使有條件,也不將民族樂器融入自己的音樂教學活動中。而且教師不僅要了解民族樂器的理論知識與基本演奏技能,還要學習其他民族樂器,這樣才能更好的在新時代的中小學課堂開展民族器樂教學活動。
中小學校應該積極的鼓勵音樂教師在音樂課堂中教授民族器樂,而不是為了滿足學校達到某種標準而購買民族樂器,買回來之后并未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去,僅僅只是為了應付檢查。在課間活動時,應該增添民族器樂的培訓與演奏活動,讓中小學生能夠隨時感受到民族器樂的魅力。既然是新的時代,就應該從學校做起,適應新時代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要求。

師:同學們好(12345)
學生:您好(15)您好(63)老師您好(54321)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音樂,同學們在聽的時候仔細想想,它的音樂風格來自于北方還是南方?
(演奏過程)
師:同學們有沒有聽出來,他屬于北方還是南方?大家舉手告訴老師。這位同學,請您來答。
學生:北方
師:這位同學說是北方,大家掌聲送給他。那么你判斷的依據又是什么呢?
學生:北方的音樂比較高。而南方的音樂更加溫柔。
師:回答得非常好。老師剛才演奏的音樂啊,就是來自于北方。那大家知道老師演奏的樂器是什么嗎?
學生:嗩吶。
師:對就是嗩吶。我們接下來就一起走進北方。感受河北吹歌的音樂風格。
師:接下來大家聽聽音樂,想想,音樂里面的主奏樂器與老師剛才的樂器,在音色上面有什么不同?
(聽音樂過程)
師:好的,現在大家舉手告訴老師,你覺得音頻里面的主奏樂器跟老師演奏的樂器音色上有什么不同。請您來答。
學:音樂里面的樂器聽起來比嗩吶更加柔和。
這位同學回答的非常棒,大家掌聲送給他。他說剛才音樂里面的主奏樂器啊,比較柔和,而老師剛才演奏用的嗩吶比較高亢。其實啊,剛才音樂里面的主奏樂器就是管子。今天老師也特地帶來了這件樂器,大家感受一下。
(吹管子過程)
師:同學們現在發現了嗎?管子的音色比較柔美、沉綿。而嗩吶的音色比較高亢、明亮。在我國的河北吹歌,經常用管子與嗩吶作為主奏樂器。今天,我們聽到的《小放驢》就是用管子作為主奏樂器演奏的。
師:同學們再來聽一聽,你們想想,它表達了一種怎樣的場景。
學生:歡快。
師:對同學們回答的非常棒,掌聲送給自己。它描繪的是河北地秧歌《跑驢》的一種場景。同學們見過跑驢嗎?
就是這種,他是一個人套著驢的道具,用秧歌的方式給呈現的。同學們在電視上見過吧?那這種場景歡不歡快呢?
學生:歡快。
師:那驢是不是也很歡快呢?
學生:對。
師:我們在聽一聽音樂,在聽的時候,你想想,在哪兒描寫了驢的歡快呢?
(播放音樂過程)
師:同學們請舉手告訴老師,你在哪兒聽出來了驢的歡快。這位同學,請您來答,你用筆給大家指一下,你找出來的地方是哪里。
學生:在5 15 15 35 35 3532 15 1這兒。
師:回答的非常棒,大家把掌聲送給他。下面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驢的高興。
(彈琴唱學生指出的樂句)
師:同學們唱得不錯。我們再來聽一聽音樂,在聽的時候,你們注意,音樂里面的第一個音有什么特點?
師:同學們發現了嗎?
(若沒人回答)
師:同學們注意聽老師演奏一遍(用嗩吶演奏不加滑音與加了滑音的區別。)同學們現在聽出來了嗎?
學生:音樂里面有曲線的感覺。
師:同學們回答的非常棒,第一個音吶,用了吹奏樂里面的滑音技巧,它描寫的是跑驢的場景,第一聲像不像驢的叫聲?
學生:像。
師:接下來我們就感受一下,同學們跟琴輕聲哼唱
(彈琴過程)
師:同學們會唱簡譜嗎?
學生:會
師:好的,同學們就輕聲唱譜,用弱拍捻指,強拍拍手的方式打節奏(老師先示范)
(演唱過程)
師:同學們唱得非常好,讓我們再一次聆聽音樂,感受一下管子的音色。
(聽音樂過程)
師:同學們,通過我們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管子的音色?
學生:柔和、沉綿。
師:嗩吶的音色?
學生:高亢、明亮。
師:非常好。其實嗩吶跟管子都是我國河北吹歌的主奏樂器。這兩件樂器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民族樂器,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繼續學習、傳承和弘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樂器、傳統文化。這節課就到這里,下課。
學生:(起立)老師請休息(鞠躬)
師:謝謝大家(鞠躬)
對大學生而言,是提升自我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在中小學課堂上的教學實踐,不僅可以積累經驗,同時也使得我們更深程度的理解傳統民族器樂,同時也可以賦予民族器樂在新時期背景下的新內涵,從而促使更多的大學畢業生能夠在就業問題上增加優勢條件,以及更好的在中小學課堂開展教學工作。
對中國民族器樂而言,促進民族器樂的傳播與發展。在當前環境下,西方樂器對我國傳統的民族器樂產生了較大的沖擊,民族器樂面臨著傳承困難的問題。本項目研究,面向所有中小學課堂,更有利于傳統民族樂器的傳承與發展。并且結合當前實際,將民族傳統器樂與中小學音樂相結合,有利于民族器樂的創新與發展,賦予其新的時代內容。
對中小學生而言,豐富了中小學課堂的教學內容。通過民族器樂進入中小學音樂課堂,打破了以前較單一的中小學音樂教學模式,豐富了課堂內容。也是對中小學興趣愛好的培養,是提升中小學生藝術修養的有效途徑,是對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創新。
(指導教師:阿壩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