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垚宇
摘要:基層公共圖書館助力文化精準扶貧的積極作用,已經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將圍繞當前基層公共圖書館助力文化精準扶貧的現狀進行闡述,詳細的分析具體的創新路徑,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旨在為日后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關鍵詞:基層公共圖書館;文化精準扶貧;綜合素養
引言:
基層公共圖書館助力文化精準扶貧的重要性較為顯著,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要充分結合當前文化精準扶貧工作的實際情況,大力發揮基層公共圖書館資源的優勢,堅持因地制宜的發展原則,使之適應當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實際需要。
1.基層公共圖書館助力文化精準扶貧的發展現狀
隨著全民閱讀理念的逐漸興起,基層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顯現出一定的社會功能,各地區政府大力支持基層文化建設,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全面閱讀貫穿于社會各個領域及地區。基層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旨在提升全社會的綜合文化修養,開展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動,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文化精準扶貧計劃的提出,為構建基層公共圖書館提供了理論依據,通過網絡電視平臺的方式為社會受眾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開展相關技能培訓、電商創業以及專家義診等服務。但是,部分地區受到經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鄉鎮圖書館建設的環節中,資金相對缺乏,且相關管理人員的專業性知識能力較弱,未充分認識到公共圖書館助力文化精準扶貧的重要性,圖書館內部藏書種類較少,更新不及時,不能很好的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忽視開展社會文化活動,缺乏創新精神,沒有及時與讀者實時溝通,未給群體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不利于實現精準扶貧目標。
2.基層公共圖書館助力文化精準扶貧的創新路徑
2.1加強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
基層公共圖書館助力文化精準扶貧需要加強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提升人們整體文化素質。第一,從整體上提升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水平,要在此環節中,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在開展文化精準扶貧的過程中,要注重將人才培養作為重點,加大力度開展館藏建設,可以開展一系列文化宣傳活動,并要求圖書館管理人員要樹立責任意識,將優秀的圖書資源進行整合,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第二,激發民眾閱讀積極性,要結合該地區群眾生活的實際特點,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了解民眾的喜好,完善圖書館的館藏結構,豐富圖書種類,以此滿足不同受眾的文化需要,要求圖書館管理人員提升自身的服務意識,不斷學習優秀的館藏經驗,并應用在自身的管理工作中。第三,開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動,可以開展讀書節等相關教育活動,積極向群眾傳遞社會正能量,并提供一系列就業指導以及扶貧眾籌,幫助民眾樹立信心,在內心獲得認同感。例如:揭陽市惠來縣孔美村注重做好文化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對口幫扶活動,圖書館注重與學校相結合,充分結合該地區實際發展情況,精準幫扶孔美村,把“出門辦館”和精準扶貧有機結合,將圖書館信息資源以及服務資源有機結合,突出文化服務的優勢,做到扶志扶智,實現公共文化建設與扶貧工作的雙贏[1]。
2.2提升人們的綜合文化素養
基層公共圖書館助力文化精準扶貧需要提升人們的綜合文化素養,借助現代化科學信息技術的優勢,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第一,提升互聯網應用水平,可以通過構建數字圖書館的形式實現在線與讀者進行互動與交流,各地政府發揮自身的優勢,加強基層公共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為民眾營造良好的互聯網文化氛圍,民眾可以隨時隨地的獲取文化資源,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開展數字圖書館培訓工作,提升民眾的就業能力,并積極鼓勵優秀大學生村官到村鎮圖書館進行指導。第二,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務,要充分結合當地民眾的信息需求,有針對的向數字化圖書館平臺上發送就業信息以及農作物生產信息,幫助民眾掌握三農相關知識,逐步提升民眾的文化素養。例如:綿陽市安州區圖書館將扶貧工作重點定位于扶“志”與“智”,針對脫貧群眾的實際情況,發揮文化與精神的作用,對其進行全方位的服務,幫助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困難群眾在思想上“脫貧”,激發脫貧致富內生動力。除此之外,將優化圖書館圖書結構,將文獻資源以及數字資源結合在一起,充分結合困難群眾的具體情況,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與信息服務,實施文化精準扶貧計劃有助于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促進鄉風文明建設。同時,借助共享資源的優勢,舉辦養殖技術、技能培訓、鄉村振興等內容的視頻講座。
2.3發揮本地特色文化資源優勢
基層公共圖書館助力文化精準扶貧需要注重發揮本地特色文化資源優勢,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注重與當前市場進行結合,在農場生產的過程中,定期向民眾提供生產以及就業信息資源,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產品,增加民眾的就業率。加強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根據當地民眾農業發展優勢,通過送書下鄉的方式為民眾提供生產以及就業指導,引導民眾充分利用好本地資源,提升當地優秀資源的利用率,在提升了民眾文化素養的同時也實現了經濟效益。例如:河北省圖書館致力于基層公共圖書館助力文化精準扶貧工作,張家口市蔚縣的回回墓村借助所在地區氣候、土壤、植被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開展文化精準扶貧工作,邀請該地區畜牧業專家學者前來指導工作,到回回墓村考察調研,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舉辦養殖技術培訓班,通過現場指導,問題咨詢等形式向村民傳授養殖技術,并將市場分析、疫病防治以及相關的飼料加工知識向村民傳授,提升了村民的整體收入,收入的增長提高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推動當地特色養殖業發展,實現項目扶貧全覆蓋,為貧困群眾鋪平致富增收路[2]。
結論:
基層公共圖書館助力文化精準扶貧的方式具有多樣性,注重從整體上提升人們的綜合文化素養,發揮本地特色文化資源的優勢,將現代化科學信息技術有效的應用其中,實現基層公共圖書館助力文化精準扶貧朝著信息化的方向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周黎,譚定平.公共圖書館助力文化精準扶貧路徑探析——以重慶圖書館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 (18):154-156.
[2]靳春霞.基層圖書館助力文化精準扶貧的策略[J].鄉村科技,2019 (2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