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會玲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種個性化課程相繼出現,但教學改革深層次的推進,小學語文習作課程也出現了更多的新特點、新內容。當前,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以教學改革精神為核心,其寫作課程的安排,更加突出習作本身的工具價值。因此,在統編小學語文習作教材中,更加重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立德樹人教育價值的實現以及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并在教學實踐中實現了三者的統一。筆者以統編教材為依據,緊緊圍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寫、評、改,探索在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統編教材
習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隨著教學改革對語文學科應用價值和工具價值的彰顯,統編教材在尊重教改精神的同時,將大量語言表達的內容,尤其是書面表達的相關內容融入到教材的編訂之中。統編小學語文在進行單元設計時,精心挑選了各種符合單元特點和學生身心特點的單元習作模塊,其目的就是在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彰顯語文學科的工具價值,學生在多彩的習作中也能激發習作興趣,增強表達自信。另外,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并不孤立的將習作模塊作為學生能力提升的手段,同時也將精讀、略讀、口語、語文園地有機結合,最終形成了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的合力,由此而言,統編教材展現了習作教學的全面性和綜合性。
對于小學語文高年級的習作教學來說,其核心就是要求學生能清楚的進行表達,教師在進行習作教學中,筆者作為多年從事語文教學的一線教師,非常注重寫、評、改在習作教學中的作用。現就習作教學策略進行一定的論述,以期為其他各位同仁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重視寫對于習作教學的重要作用,也就是更加重視習作前指導
習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清楚的表達,習作前的指導也就是幫助學生梳理思路,整合習作資源,為習作的開展打點基礎。如在四年級上第一單元的習作“推薦一個好地方”的教學中,教師在習作前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去過的地方進行梳理,選取出一個最讓自己難忘的地方。無論學生寫哪里,肯定是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這個地方肯定認真去觀察、認真去思考的地方,其實如果學生哪些重要細節記不起來,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或者虛擬教學,將這個地方的三維立體圖展示出來,讓學生再回憶一下,想一下,然后將重點、細節記錄下來。筆者在進行本單元教學中,是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思路,又如在四年級上第二單元習作“小小動物園”中,在寫作前,筆者一般會要求家長帶領先到動物園進行參觀,讓學生真實去感受一下環境,在游覽中體會習作樂趣,積累更多的知識,讓學生自己積累習作素材,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
二、發揮評在習作教學中的作用,就是在習作中的引導
除了做好習作前的素材積累和思路梳理以后,就是如何在習作中將學生的積累和思路清楚的表達出來,將情感真實的表述出來,這其實就是習作中的目的。小學生往往還處于感性階段,感情充沛,但在習作中只能簡單的將事件、事物簡單的勾勒出來,無法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這就是習作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如何表達情感其實就是如何將要表達的東西清楚完整地表達出來,比如如何把一個好地方的好,好在何處寫出來,如何把小小動物園描述清楚……根據習作內容的不同,無論是按照時間、空間順序寫,還是按照事件發展順序寫,都應該把要寫的東西寫清楚。習作前,筆者往往給學生安排一些文章,這些文章都是名作,但學生很難去理解和把握其中的奧妙,更加難以摸清其組織架構的方法。所以,筆者在習作中進行有效引導,即學生在完成習作初稿之后筆者進行單一指導,根據學生寫作內容進行方法指導,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和對策。俗話說自己的文章都是好的。學生自己經過千辛萬苦寫出來的文章,肯定更加希望能獲得更高的評價,對于老師提出的一些建議,肯定更容易去接受。如某同學在“推薦一個好地方”的習作中寫了一篇文章《最難忘的“紫禁城”》中,有一個片段對中國古代工匠的智慧進行了贊美,筆者認為感情非常真實,但是與紫禁城描寫結合的不夠。筆者就鼓勵學生,應該將情感融入到景物當中,這就是借景抒情,并給出一定的修改建議,筆者將另外一段充滿感情的描述寫在修改欄中,讓學生自己體會兩種寫法的優劣,在對比中讓學生體會到情景交融的至高境界。
三、加強改在習作教學中的完善作用,就是寫作后的升華
在習作中,筆者采取有針對性一對一的修改,對學生習作中存在問題,進行指出、分析,并對一些問題直接幫助學生進行完善,這樣在尊重學生習作成果的同時,也更容易讓學生去深入理解。習作后,學生的任務就是要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學生在根據老師指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再次查找資料,整合資源,依據自己對習作內容的深入理解,進行當場修改,將如何寫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習作后的改,其實不是一次性的行為,如果修改一次仍然無法達到目的,則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如此多次的修改,一定要讓學生有耐心,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告訴學生好文章都是要經過多次修改完善的。
總而言之,習作教學對于整個語文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是語文學科價值精神和工具精神的體現,也是新課程改革精神的進一步落實。寫、評、改的習作教學模式,是筆者根據工具價值精神的落實,也是一種大膽的嘗試。可能寫、評、改耗費了老師們一定的心血和經歷,但對于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實踐應用水平的提高,以及學生習作能力和文章鑒賞能力的提升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當然,在以后的教學中,筆者會更加深入地將寫、評、改融入到教學當中,在習作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該模式,將該模式更加完美的應用到語文習作教學當中。
參考文獻:
[1]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J].王睿.學周刊.2020(02)
[2]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教學探討[J].劉治國.新課程研究.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