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對小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發展有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其中小學班級作為小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主要組織,其管理狀況如何更是直接影響著孩子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質量。本文中筆者根據多年的教育教學及班級和學校管理經驗、思考,結合所在學校和區域的情況,就新時代農村小學的班級管理現狀進行介紹分析,在此基礎上,就如何更好地進行這一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農村小學;班級管理;新時代
小學班級管理的質量如何,影響著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學習認知情況,尤其在農村地區由于家長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不足甚至缺失,加之新時代各種信息網絡資源的龐雜,如果不進行有效地監管和引導,極容易對身心尚不成熟的孩子們的成長產生消極影響,因此,班主任就自然地成了幫助孩子們學習和成長的主要責任人之一。因此,在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理應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得到重視。就筆者所在地區根據觀察和工作效果及反饋情況來看,這方面的工作總體上還不理想,有待進一步的提升,具體表現和分析如下。
一、 新時代農村小學班級管理現狀分析
(一)班主任整體素質偏弱,工作理念及業務能力有待提高
農村地區由于歷史、經濟等原因的限制,各方面較城鎮而言比較落后,如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不夠、信息網絡軟硬件不足、交通不便利尤其遇到雨雪天氣時更加糟糕幾近封閉……上述因素不僅影響著師生教與學工作的開展,也影響著教師的生活質量,尤其對于一些尚未成家的年輕教師更是如此。正因如此,農村小學中的教師群體在年齡上整體偏大,新老更替節奏緩慢,學校教師中缺乏富有青春活力和新思想新理念的年輕教師,即使部分小學有一些年輕的教師,但在學歷層次上偏弱,主要集中在大專甚至有個別中專學歷的教師,偶有一些重點大學畢業的年輕教師根據教育主管部門的安排赴農村小學任教,但任教時間普遍較短,基本一有機會就會調至縣城或城市學校;除此外也有部分支教教師赴農村小學進行教學工作,但支教工作長則一年,短則幾個月甚至幾周,個別出于評職稱需要農村經歷進行支教的縣城教師甚至連在農村小學上課的時間都難以得到有效保證,這種情況下的教師很難要求和保證其在班主任工作崗位上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到,擔任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任務基本就落在了赴縣城學校任教無望的相對年輕的教師身上,而這一群體的教師要么班主任管理工作經驗缺乏業務能力薄弱,要么工作理念落后積極性不高,很難在實際工作中有效地實現與學生、家長的交流和溝通,其工作狀態和職責基本停留在執行和完成學校布置的衛生打掃等基本工作上,對班級的管理缺乏有效地規劃,對學生的長期發展也很難有可行性的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二)班主任工作量龐雜,且干擾因素較多
在農村小學,承擔班主任工作的教師同時也是班級學科的任課教師,由于農村小學專業老師欠缺,師資力量薄弱,大多教師一般身兼數個學科且跨年級的任教任務,如很多教師既是班級語文或數學學科的老師,同時也可能是道德與法治、音樂、美術、科學、體育或者信息的任教老師,跨學科跨年級的教學任務本已讓老師們捉襟見肘,再加之班主任工作,很多老師可以說身心疲憊,可問題是班主任的工作遠非完成學校安排的教育教學工作就可以,除常規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外,班主任老師還得完成各種表格填寫、數據上報、會議參加、培訓任務、輟學生勸返、精準扶貧等,可以說上述沉重的負擔嚴重地影響著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正常開展和工作質量。
(三)對班主任的培訓工作不夠系統有效
如上分析,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效果不佳一部分原因是班主任自身的業務素質影響,為此有必要對相關班主任進行針對性、系統性的培訓。但這方面的工作在農村小學中是明顯缺乏的,雖然近些年來有部分網絡培訓關注這方面的內容,但網絡培訓大多側重于理論層面,實踐可操作性不足,且大多網絡培訓關注地區往往是城市,與農村的實際情況有很大距離,現實中更多的班主任指導工作往往是學校群體中的老帶新,即師徒結對幫扶,這種指導形式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做到與時俱進,尤其是不能適應新時代日益變化的學生情況。
鑒于上述這些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我們認為有必要進行如下的提升。
二、 新時代農村小學班級管理建議
(一)注重班主任隊伍建設
班主任隊伍建設關系著學校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在一線教學和管理工作中,我們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班主任對本班學生的巨大影響,為此,必須注重班主任隊伍的建設工作。一是注重對班主任的理論和實踐培訓,轉變工作理念,提高業務素質。班主任培訓工作不是一次會議或者一次學習就可以完成的,而需要經過系統性、長期化、針對性的培訓,并需要關注班主任日常的工作并給予適當的指導,通過經驗交流等方式,注重班主任間的交流學習,逐步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二是注重對年輕教師的培養,為班主任工作準備后備力量,年輕教師雖然在有些問題的處理和技巧以及經驗的積累上不及老教師,但年輕教師擁有的充沛精力和工作熱情及適應能力卻是老教師所不具備的,尤其是對新理念的理解和新技術的運用更是普遍強于老教師。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必須給予年輕教師以充分的信任,也需要創設一種寬容的環境,允許他們的不成熟甚至犯錯,形成有利于年輕教師成長的環境;三是注重建立和完善班主任管理及評價制度。學校及班主任工作誠然需要一定的特色和個性,但并不妨礙對班主任工作進行制度化管理,制度化管理更有助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公開透明和規范長效,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獎懲和評價機制的構建,尤其是評價機制必須公平規范公正公開,而非由學校領導的個人喜好或者其他方式決定。
(二)注重學生自我管理,打造強有力的班委
較之于初高中學生,小學生雖然在各方面的發展尚未成熟甚至稚嫩,但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同樣不可忽視班委的打造和學生的自我管理。一是班主任不可能隨時隨地的處理班級中發生的各種事情,而班委成員則能隨時關注學生間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并進行必要的處理或者及時地給班主任匯報,盡可能盡快地處理相關問題,其有助于減輕班主任工作的負擔,實現更有效地班主任管理,這主要體現了班委在班級管理中的必要性;二是學生的自我管理有助于培養學生在交流溝通協調管理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對承擔班委工作的小學生而言,這種提升更是顯而易見,為此我們建議有必要嘗試班委輪崗制,盡可能給更多的學生以鍛煉和提升的機會;三是引入競爭機制。雖然在班委工作中我們應該盡可能給更多學生創造機會,給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但并非不加選擇的隨意制定和安排。在班委的選擇上,我們建議采用民主選舉的方式,而非很多班主任經常采用的由班級中身高最高的學生擔任班長、由班主任認可的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擔任學習委員,其他班委成員隨意選擇的方式。原因是采用民主選舉的方式,從選舉人角度而言,能夠更好地體現班級中孩子們的意愿和選擇,便于后期班委對班級工作的有效安排和管理;從被選舉人角度而言,既能提升班委的競爭意識和能力,更有助于強化他們的服務意識,提高今后工作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四是注重對班委成員的培訓。如前所述,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相對還不成熟,對于如何有效地進行班級管理,需要班主任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以提升他們的工作能力、服務意識和責任感,促使他們在后期能夠更加自主和創造性的進行班委工作,各司其職且能相互配合;另外還需對班委工作情況進行督導和及時的評價引導,指出他們工作中的不足之處,也肯定他們的付出,師生信任、相互配合、共同提高班級管理效果。
(三)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營造濃厚學習氛圍
師生關系的良好與融洽程度直接影響著班級的管理狀況、學習氛圍和學習質量。對于農村小學生而言,雖然新時代借助于信息網絡技術他們能夠相對更加便捷地了解校外和村外的世界,但主要的知識和信息來源還是依靠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為此,既為了提升知識傳授的有效性,也為了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就需要教師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們的平等交流和情感溝通,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多給予學生以關心和鼓勵,與孩子們平等相處、誠心相待,工作中注意換位思考,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認識和處理問題。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孩子們的信任是身為人師者的莫大快樂和欣慰,在信任的基礎上,班主任的教育教學工作才能得到孩子們的支持和信賴,管理工作才更具有說服力和有效性。
除上述方面外,我們還應盡可能地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拓展班級管理的時空,如多媒體技術記錄和展示孩子們的成長點滴,增強孩子們的自豪感,利用微信群注重家校間的溝通交流,給拼搏在外的家長們多一份安心等。總之,新時代的農村小學班級管理工作需要各方的努力和配合,其中承擔主要角色的小學班主任更需多途徑提升,幫助孩子們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房冬梅.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小學生,2019(12):88.
[2]焦玉.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藝術探析[J].情感讀本,2019(32):98.
[3]彭微.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溝通藝術探究[J].考試周刊,2018(A5):169,195.
作者簡介:
王強,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徐扈家學區牟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