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龍 鐘欣 安凌春 何淑蓉 冉昌華



【摘要】 目的:探討TIP技術對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的焦慮、抑郁的效果及對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7月10日-2019年10月10日在本院接受治療的CKD并發焦慮、抑郁患者60例,以接受常規健康教育的患者為健康教育組,輔以TIP技術的患者為TIP組,每組30例。觀察兩組治療前以及治療1個月后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24)、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的差異,比較兩組治療后的HAMA、HAMD-24評分療效。結果:治療前,兩組HAMA、HAMD-24、PSQI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個月后,兩組HAMA、HAMD-24、PSQI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TIP組上述評分均低于健康教育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個月后,TIP組HAMA評分總有效率優于健康教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TIP技術能夠改善CKD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緩解睡眠障礙,其療效優于健康教育。
【關鍵詞】 低阻抗意念導入療法 慢性腎臟病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
Effect of TIP Technique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Its Effect on Sleep Quality/LI Shulong, ZHONG Xin, AN Lingchun, HE Shurong, RAN Changhua.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0, 17(09): -11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IP technology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and its effect on sleep quality. Method: From July 10, 2018 to October 10, 2019,
60 CKD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ho receiv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were taken as health education group, and the patients who were supplemented with TIP technology were taken as TIP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differences of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24) and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1 month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HAMA and HAMD-24 were compared. Result: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AMA, HAMD-24 and PSQI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 HAMA, HAMD-24 and PSQI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above scores of TIP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health educa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HAMA score in TIP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health educa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IP technology can impro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CKD patients, relieve sleep disorders, and its effect is better than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Thought imprint psychotherapy Chronic kidney disease Hamilton anxiety scal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
First-authors address: Dongguan Kanghua Hospital, Dongguan 523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09.027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作為臨床上的常見病,表現為惡心、嘔吐、食欲下降,甚至尿毒癥、心血管疾病、肺水腫等嚴重并發癥,直接危及人們健康安全。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方式不斷發生改變,CKD患病率逐漸增高,且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CKD已經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1]。據統計,我國CKD患病率可達10.8%,且存在治療周期長、易反復發作等特點,造成絕大多數患者不同程度睡眠障礙、不良心理,甚至影響臨床治療、生活質量。目前,CKD已經成為世界性健康問題,通過采用藥物治療該病,雖然可以改善臨床癥狀,但對患者不良心理無明顯改善作用,造成患者整體療效欠佳。所以,筆者認為患者的心理狀態對整體治療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CKD患者保持良好、健康的情緒狀態尤為重要。研究表明,中國CKD患者人數已達1.2億,龐大的患病人數急需完善的心理治療,以達到緩解情緒問題的目的。我國目前的醫學治療規范化流程已形成“醫學-社會-心理”模式化流程,并且充分展現出心理疾病的重要性、預防的必要性。部分研究指出,CKD患者預后與其文化、經濟水平、心理等因素有關,以心理狀態最為突出。有研究證實,焦慮、抑郁是影響CKD患者生存率的獨立危險因素,也是造成CKD患者睡眠障礙的常見原因。針對CKD患者治療期間產生的睡眠障礙、心理問題,通常選擇傳統健康教育法加以改善,但心理疏導治標不治本,無法徹底治愈睡眠障礙、負性情緒。低阻抗意念導入療法(thought imprint psychotherapy,TIP),即TIP技術,由汪衛東[2]教授創立,指的是將正向的意念導入融匯至低阻抗的學說理念內,隨后將中醫理論、中醫傳統心理治療、西方的催眠等治療方法與之相融合。將患者帶入至一種完全放松、催眠的狀態中,并通過言語、行為的引導作用,隨后將治療師的各種觀念等帶入至患者的思想活動之內的一種心理治療模式,且該模式在臨床抑郁癥、失眠癥等多種疾病的治療中取得明顯的療效[3-5]。TIP由多種“意念導入”技術組成,形成了針對心理疾病治療的系統、完整的技術體系,對心理癥狀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針對CKD患者治療期間存在的焦慮、睡眠障礙等問題,本次研究以60例CKD患者為例,探究TIP技術應用后對患者焦慮、抑郁的效果及對睡眠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7月10日-2019年10月10日在本院接受治療的CKD并發焦慮、抑郁患者。(1)納入標準:①符合CKD診斷流程:通過臨床病史及癥狀的詢問以及患者查體、腎功能化驗等檢查項目進行確診;②年齡>18歲;③入院時根據美國精神病學會制定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4版修訂版)》中有關焦慮癥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所有CKD患者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篩查存在焦慮癥狀,即HAMA評分≥14分。根據美國精神病學會出版的《美國精神病學診斷與統計手冊》(DSM-4),經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24)篩查存在抑郁癥狀,即HAMD-24評分≥20分。(2)排除標準:①患有繼發性慢性腎臟病,繼發于高血壓、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性等因素;②合并嚴重并發癥,不能配合檢查;③接受腎臟移植等手術治療者,無法配合治療;④具有視力、聽力等功能障礙或存在交流溝通障礙,無法配合治療;⑤存在藥物濫用等情況;⑥其他器質性精神疾病。根據臨床科研設計標準以及患者的納入、排除標準[4],共納入病例60例,以接受常規健康教育患者為健康教育組,輔以TIP技術患者為TIP組,每組30例。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且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以及批準。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組 接受常規健康教育,(1)對CKD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集體的講授宣傳疾病要點,內容包括CKD的疾病特點以及治療方式等,從而促使患者及其家屬能夠正確對待疾病。(2)給予CKD患者心理疏導:對患者進行詳細且耐心的詢問以及教育,從而促進其信心的樹立。(3)疾病科普宣教:將CKD的疾病特點及治療方法等相關資料制作成宣傳頁的形式,下發至患者手中。(4)定期組織CKD患者積極參與相關戶外活動,促進患者間的相互交流,并能夠提高其身體素質。(5)對CKD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飲食規律進行指導:積極向患者宣教必要的飲食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促使患者養成良好規律的生活習慣。每周組織1次健康教育,共持續1個月。
1.2.2 TIP組 在健康教育組基礎上輔以TIP技術,其臨床標準操作流程是將患者意識緩慢引導至低阻抗狀態,隨后通過意念導入的模式對患者進行中醫心理的治療。TIP治療具體如下,(1)病史資料的收集:對患者進行普通問診后,了解患者的患病狀態以及成長經歷,并向患者布置作業。(2)使患者放松后逐漸到達低阻抗意識狀態。(3)憶溯性共情:根據患者作業的完成情況,充分了解患者的成長經歷,并與患者進行交談,最后到達共情的效果,從而促進患者發泄出其焦慮抑郁的情緒,從而治療師與患者之間建立完好的相互信任關系。(4)回溯分析其病史:對患者人格進行分析以及對異常人格特點進行再塑造。(5)將疾病的正確認識傳達至患者,并樹立起患者對治療的良好信心,并幫助患者能夠正確的認識和接受藥物的副作用存在。(6)根據患者的睡眠質量以及患者的軀體化癥狀,對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每次干預治療時間為30 min,每周
2次,由主治以上的醫師實施,共持續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治療前以及治療1個月后的HAMA、HAMD-24評分、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的差異。(1)HAMA評分≥14分表明存在焦慮癥狀。(2)HAMD-24評分≥20分表明存在抑郁癥狀。(3)HAMA、HAMD-24評分療效評定:焦慮、抑郁療效評價均分為臨床痊愈、顯效、有效、無效四個等級,臨床痊愈為HAMA或HAMD-24減分率≥75%,或癥狀完全消失;顯效為50%≤HAMA或HAMD-24減分率<75%,同時癥狀減輕;有效為25%≤HAMA或HAMD-24減分率<50%,并且癥狀改善或部分癥狀消失;無效為HAMA或HAMD-24減分率<25%,并且癥狀無改善或惡化。總有效=臨床痊愈+顯效+有效。減分率=[(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100%。(4)PSQI評分:由劉賢臣等[6]引進并在中國人群中應用證明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PSQI分為18項自我評價項、5項他人評價項目,量表內容包括患者的主觀睡眠質量評價、入睡時間評估、睡眠時間評價、睡眠效率評估、睡眠障礙評估、催眠藥物的服藥情況和患者是否存在白天生活工作障礙等7個維度。各維度均按0~3分計分,PSQI總分為各維度得分之和,總分范圍0~21分,PSQI總分反映睡眠質量,PSQI總分≥7分提示存在睡眠障礙。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兩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HAMA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HA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個月后,兩組HAMA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TIP組HAMA評分低于健康教育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HAMD-24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HAMD-24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個月后,兩組HAMD-24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TIP組HAMD-24評分低于健康教育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治療1個月后HAMA評分療效比較 治療1個月后,TIP組總有效率高于健康教育組(字2=4.593,P=0.032),見表4。
2.5 兩組治療1個月后HAMD-24評分療效比較 治療1個月后,TIP組總有效率高于健康教育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字2=0.739,P=0.390),見表5。
2.6 兩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PSQ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個月后,兩組PSQI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TIP組PSQI評分低于健康教育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3 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已經得到大多數的人們的關注。因此,CKD這一慢性疾病所帶來的焦慮、抑郁情緒以及睡眠障礙問題,正在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7-8]。應該怎樣提高CKD患者的生活質量,并改善CKD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是一個值得探討的熱點問題。有研究表明,不僅焦慮、抑郁等情緒會影響睡眠質量,知覺壓力等因素亦會影響睡眠質量[9],并產生抑郁等情緒[10]。本研究中CKD患者治療前的HAMA、HAMD-24、PSQI評分均較高,表明CKD患者存在廣泛的焦慮、抑郁情緒,且睡眠質量明顯下降。而這些突出的心理問題顯著影響著患者的生理狀態,減弱CKD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嚴重影響疾病的預后和發展。因此,改善CKD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提高其睡眠質量,在CKD治療中顯得尤為重要,需要刻不容緩的解決這一問題。
TIP技術作為一種系統性的心理治療技術,能夠改善CKD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以及睡眠障礙問題,對CKD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TIP技術作為一種中醫與心理治療方法相結合的技術,代表著心理學的進步與發展,是中醫與心理治療相結合的標志性成果。TIP技術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視為是當代心理治療技術的大融合,這一方法具有靈活多變的特征,在與CKD患者進行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心理暗示和引導這兩種方式實施。
TIP技術的理論基礎是“意念導入學說”和“低阻抗學說”兩者的相互融合,其內容包括將氣功治療的方法與催眠療法相融合。在整體治療過程中,治療師需要使CKD患者進入一種輕松且放松的狀態之中,從而將“思想、理念、觀念”等一整套理念傳輸給CKD患者。通過這一系列治療,使CKD患者能夠形成一種新的認知與觀念,從而能夠擺脫和替代原有的錯誤的“思想、理念、觀念”,并且最后能夠治愈CKD患者的心理問題,使CKD患者構建起新的認知,并達到某種心理治療與康復的效果。因此TIP治療技術方法能夠建立起一整套針對患者情況的特異性治療方案,有助于CKD患者心理的康復。
臨床上有使用TIP技術對抑郁癥失眠、腦外傷等疾病者進行睡眠障礙、心理問題改善方面的研究,但對CKD患者睡眠障礙、焦慮、抑郁癥狀改善的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試圖運用TIP技術,從而改善CKD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以及睡眠質量。本研究發現,經過1個月的規范化TIP技術治療后,患者的HAMA、HAMD-24、PSQI評分均較治療前及健康教育組下降(P<0.05),提示TIP技術能夠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睡眠質量。表明TIP技術的治療效果優于健康教育,值得推廣使用。本研究中為期1個月的TIP治療技術,作為CKD患者伴焦慮、抑郁的早期心理干預方式,盡管治療時間較短,但已取得明顯的治療效果。若后期研究將治療時間增加至2、3個月甚至6個月,其遠期效果或許更為顯著,有待更多病例的進一步研究。
TIP技術經過中醫理論與心理治療相結合的方式,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完整的心理治療的技術與體系。因此,臨床不僅要改善CKD患者的腎臟功能,更需要改善CKD患者由于疾病所引起的心理問題,只有從兩方面入手,才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因此需要構建和實施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服務[11],運用TIP技術改善CKD患者的情緒以及睡眠質量。本研究發現,健康教育對CKD患者焦慮、抑郁等情緒有緩解、改善作用,能夠降低焦慮、抑郁癥狀的評分。盡管健康教育的改善作用較TIP技術相對較弱,但其仍可納入對CKD患者的治療中,作為CKD的常規治療手段,輔助TIP技術的治療。在將來的研究中,筆者會將TIP技術與健康教育相結合,從而更深入的觀察兩者結合時CKD患者的焦慮、抑郁、睡眠質量等方面的治療效果。
有研究表明,焦慮抑郁、知覺壓力、睡眠障礙三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的、相互作用的[12]。CKD患者具有焦慮、抑郁癥狀時,其對生活中各項壓力的感知作用會更加敏感[13]。若CKD患者具有明顯的知覺壓力時,其焦慮、抑郁情緒也會隨之升高。而當CKD患者同時具有焦慮、抑郁情緒且知覺壓力增高時,其睡眠障礙的程度會明顯加重。反之,CKD患者的焦慮抑郁水平降低時,其知覺壓力水平也會隨之降低,睡眠質量也會相對改善。而知覺壓力降低時,CKD患者的焦慮、抑郁水平也會降低,睡眠障礙癥狀也會緩解。并且絕大多數睡眠障礙的發生和發展與心理因素有很大關系,若CKD患者的焦慮、抑郁等心理刺激因素一直無法得到消除,CKD患者的睡眠障礙問題會變得久治不愈,并形成長期的慢性睡眠障礙問題[14]。因此,醫務工作者需要運用TIP技術等心理疏導方式,找出心理問題的癥結所在,為CKD患者個體化的心理治療提供客觀依據。因此焦慮抑郁、知覺壓力、睡眠障礙三者需要刻不容緩的解決,從而提高CKD患者的生活質量。
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緩解睡眠障礙的方法多種多樣,包括藥物治療、心理疏導、經顱磁刺激、生物反饋技術等[15-16]。而TIP治療技術是心理治療方法在中國進行本土化運用的成功作品之一,TIP其獨特的中國文化兼容性,對疾病關注的特異性,全面而整體的治療特點得到人們的廣泛接受。因此,TIP技術對中國CKD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改善有著天然優勢存在。
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礙以及焦慮、抑郁情緒[17]。因此,在運用TIP技術改善CKD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以及睡眠障礙的基礎上,仍可以使用健康教育來改善CKD患者的情緒癥狀以及睡眠障礙[18]。醫務工作者需參與CKD患者醫療方案的制定,及時了解患者的情緒、睡眠情況。運用TIP技術幫助分析CKD患者影響睡眠的原因,消除干擾因素,解除患者緊張焦慮情緒。并通過健康教育的方式,增加患者對CKD這一疾病的了解,幫助患者增強信心,緩解患者的各種情緒問題,從而改善其睡眠行為,為CKD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健康教育措施[19],提高其維護自身健康的能力[20-21]。
綜上所述,TIP技術對CKD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及睡眠障礙都有良好的效果,能夠充分緩解和改善CKD患者的各類不良情緒以及睡眠問題,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值得廣泛的推廣使用。本研究創新之處在于,通過分析CKD患者治療前后的HAMA、HAMD-24、PSQI評分的變化,發現TIP技術、健康教育均能夠有效改善CKD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睡眠質量。本研究還發現TIP技術對焦慮、抑郁情緒及睡眠障礙的改善程度優于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康陽陽,劉章鎖,劉東偉.中國成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薈萃分析[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6,36(9):785-789.
[2]汪衛東.發展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3]張靜霞,張瑜,汪衛東,等.低阻抗意念導入療法(TIP)-心理治療本土化之實踐[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5,21(s1):36-37.
[4]王家良.臨床流行病學:臨床科研設計、測量與評價[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5]俞國良,謝天.社會轉型:中國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實驗靶場”[J].河北學刊,2015,35(2):133-139.
[6]劉賢臣,唐茂芹,胡蕾,等.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6,29(2):103-107.
[7]王善志,朱永俊,李國銓,等.中國成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的Meta分析結果及對比[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8,34(8):579-586.
[8]謝瓊,王榮榮,盧詠梅,等.慢性腎臟病患者睡眠質量與焦慮狀況及其相關性[J].現代臨床護理,2017,16(1):1-4.
[9]傅燕虹,秦嶺,馬謂彬,等.護士工作壓力源、睡眠質量和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6,25(11):1028-1033.
[10]劉永闖,郭麗娜,劉堃.知覺壓力在城市社區老年人睡眠質量與抑郁間的中介效應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33):4120-4123.
[11]袁亞藍,王桂梅,沈蕾,等.實施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服務對抑郁癥病人自殺風險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6,30(33):4174-4176.
[12]張慧芳,郭振宇,欒琴,等.精神動力性心理治療對抑郁癥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6,22(3):98-100.
[13]買力開木·阿布都克力木.抑郁癥患者述情障礙及臨床特點初步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20):43,45.
[14]杜梨果,徐小,胡玉剛,等.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的調查分析[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6,32(11):826-832.
[15]楊志寅.抑郁癥診療研究[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5,24(4):289-290.
[16]李敏.心理護理結合生物反饋療法治療焦慮癥臨床研究[J].智慧健康,2018,4(12):125-126.
[17]薛繼冰,何金萍,孫國立.護理干預對心內科住院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1):225-226.
[18]胡承平,秦虹云,朱娜.社區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老年人焦慮抑郁情緒及軀體疼痛對睡眠的影響研究[J].精神醫學雜志,2018,31(6):450-455.
[19]倪潔,王曉翠,錢蕾,等.綜合護理對老年患者失眠的干預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4):474-476.
[20]楊淑紅,王玉杰,楊世昌,等.抑郁癥患者情緒調節、心理彈性及應對方式探析[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7,34(2):121-124.
[21]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心理學專業委員會與睡眠醫學.低阻抗意念導入療法簡介[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5,2(3):147.
(收稿日期:2020-02-04) (本文編輯:董悅)
*基金項目:廣東省東莞市社會科技發展(一般)項目(201950715059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