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畢業生黨建工作是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對畢業生黨員的黨性錘煉和全面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文章以重慶10所高校本科畢業生黨員為研究樣本,圍繞滿足畢業生黨員現實需要這一出發點,緊緊抓住就業這一畢業階段的最重要需求,梳理了95后畢業生黨員的需求與特點,考察了畢業生黨建工作的現狀,分析總結了主要問題,為畢業生黨員教育管理以及更有實效地開展畢業階段大學生黨建工作提供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畢業生黨員;黨建;就業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黨的建設方面一個重大貢獻,就是根據新時代新要求,深化對黨的建設規律性認識,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特別提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這為新時代黨的建設工作提供了一個立體“坐標系”和精準“定位儀”。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與就業工作是當前高校學生工作中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根本性問題,為做好新形勢下大學生黨建工作指明了行動方向?!按髮W生黨建是一項集教育、培養、發展、管理、實踐、評估和建設的系統工程,具有系統性、動態性、開放性、先進性和階段性的特點,應構建全程化、全覆蓋、分層遞進式大學生黨建工作模式?!碑厴I生黨建工作是大學生黨建的收尾之作,也是最需要協同創新、整體聯動的關鍵環節。畢業生黨建工作力度的強與弱,科學化水平的高與低,不僅會對就業率與就業質量的高低形成重要影響,更會對畢業生黨員的培養質量形成重要影響。畢業生黨員的就業率與就業質量也是對大學生黨建工作實效性的一種檢驗。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強調“要在服務引導中加強思想教育,把解決思想問題要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做到既講道理又辦實事,”明確要求“加強學生學業就業指導”。要充分發揮高校畢業生黨建工作與就業工作兩者之間存在的彼此促進、協同發展、共建共享、相輔相成的關系。圍繞就業抓黨建,依托黨建促就業。近年來隨著“史上最難就業季”不斷刷新紀錄,根據教育部公布最新統計數據,2019年高校畢業生達到834萬,創歷史新高。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用人單位招聘條件越來越苛刻,即使是畢業生黨員這個優秀群體也感受到了強大的就業壓力。針對畢業生黨員的黨建工作必須要在了解畢業生黨員需求與特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圍繞這個核心問題,課題組對重慶10所普通高校本科畢業年級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現狀進行了調研,為探索黨建工作與就業工作的雙贏模式奠定基礎。
二、研究的基本情況
研究方法,具體情況如下:
主要采用文獻綜述法、問卷調查法與個案訪談法開展點面結合的研究。通過查閱大量大學生黨建、大學生就業的相關研究資料,從大學生就業這個視角探尋提升大學生黨建實效性的路徑。分層選擇重慶大學等10所在渝高校進行研究,發放調研問卷650份,回收有效問卷60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2.3%,做個案訪談10例,確保了研究的科學性并努力有所創新,為重慶高校更有的放矢地開展畢業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實踐依據。
問卷主要通過一對一的形式發放與回收,數據資料運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經檢驗,信度和效度都符合要求。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就業視域下高校本科畢業生黨員的需求與特點
當代大學生是掌握先進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優秀青年群體,是未來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畢業生黨員作為95后的一份子,具有同齡大學生的一般共性特征,如喜歡自由,更注重自己的內在真實,自主意識強烈。因成長于改革開放快速發展階段,家庭經濟條件擺脫了嚴峻的生存壓力,個人發展危機取代了80后那種生存危機。不急于畢業,一生的目標是活出自己。作為大學生中的先進分子他們還具有黨員青年學生獨有的一些需求和特點。
(1)思想活躍,個性張揚。畢業生黨員作為精英中的精英具有更積極的人格特征。數據顯示,98.3%的黨員都有過學生干部的經歷。經過黨組織的系統培養和實踐鍛煉,他們更習慣于關注國際國內大事,視野更廣闊,政治立場鮮明又堅定,善于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思維敏銳活躍,對生活充滿激情,更具包容力,富有創新精神和志愿服務精神。
(2)自我要求高,黨性意識強。畢業生黨員相對于普通畢業生在大四階段,學校管理相對松散,在“大四皆空”、“空巢”[3]等情況下表現出更好的自我約束力。數據顯示,38.8%的黨員考取了研究生,34.2%的黨員被機關企事業單位錄用。無論是考研、就業還是創業等不同路徑選擇上都有更高的追求,更愿意全力以赴去實現自己的目標。畢業生黨員相對于低年級黨員有更強的黨性意識,政治上更成熟,更有能力把握當前的形勢與政策,政治鑒別力相對突出。數據顯示,93%的黨員在大四階段仍能按時參加學校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85%的黨員可以不斷對標“四個合格”,強化黨性。70%的黨員能堅持向高校黨組織匯報思想。
(3)先鋒模范突出,示范引領意識強。畢業生黨員作為畢業生中的先進分子,自覺認真履行黨員誓言,在走出校門、走向社會的轉型過程中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數據顯示,畢業生黨員中64%的人表示愿意到條件艱苦的地區和崗位做志愿服務,20%人的愿意參加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支援基層建設工作。在就業過程中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核心競爭力,為其他畢業生就業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樂意將自己在就業階段的經驗教訓與對低年級同學分享,起到了良好的榜樣力量的作用。
(4)綜合素質高,就業競爭力強。畢業生黨員在大學期間一方面注意積極參加各種學生活動提升各方面能力,另一方面長期接受組織教育增長才干,在畢業階段成為就業市場上特別受歡迎的群體。調查顯示,64%的畢業生黨員表示單位看重其黨員身份,不受重視的僅占15%,還有21%的畢業生黨員表示沒有明顯感受到單位對其黨員身份的看重。他們的擇業面相對于一般畢業生更加寬廣,往往出現一個人掌握多個就業機會,由就業的賣方市場向買房市場轉化的趨勢。
(5)畢業生黨員數量多,入黨動機多元化。因為高校黨員發展機制的問題,大一組織考察非常嚴格,且按照組織發展的培養要求,幾乎沒有學生可以入黨,大二、大三只有非常優秀的同學才有機會入黨。到大四會累積一批有強烈入黨意愿的同學還沒被發展,鑒于就業壓力,高校基層黨組織會存在突擊發展畢業生入黨的情況,這導致了畢業生黨員數量增多。數據顯示,高校學生黨員中76%的是畢業生黨員,每到畢業季都會出現黨員數量銳減的情況。因入黨動機不單純,有些人是為了更好找工作選擇入黨,所以畢業生黨員的質量會出現參差不齊的情況。
四、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本科畢業生黨建工作現狀
(一)對思想上產生彷徨的畢業生黨員需強化教育引領
思想建黨要擺在黨的建設首要位置。大學生黨員在校期間雖然通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一定程度的接觸了社會,但是到了畢業年級他們通過為期半年或者更長時間的畢業實習深入工作第一線,深度接觸社會,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在學校期間沒有深入接觸過的不良社會思潮和沒有親身體驗過的不良社會現象。如歷史虛無主義、實用主義等思潮給一些年輕畢業生黨員造成了不良影響。如有的地方“四風”問題仍然存在,有的基層黨組織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軟弱渙散,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不突出;有的黨員理想信念滑坡,得過且過,沒有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有的黨員工作作風不扎實,脫離群眾,對老百姓態度倨傲,對群眾疾苦漠不關心,更有甚者以權壓人等等。這些不良現象和問題,嚴重損害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聲譽,嚴重削弱了黨的戰斗力、影響力和凝聚力。理想主義高昂的年輕畢業生黨員從象牙塔步入社會之初缺乏對這些不良現象的辨識能力、解析能力和抵抗能力,要么迅速與不良現象同流合污,要么變得與社會對立憤世嫉俗。這個時候迫切需要高校基層黨組織發揮思想引領作用,敢于分析社會不良現象,善于與畢業生黨員進行深入思想溝通交流,為年輕畢業生黨員順利過渡到社會人保駕護航。但是高校基層黨組織卻因為種種原因在畢業生黨員的思想建設上缺位,忽視了各種社會不良思潮和不良現象對年輕的畢業生黨員的侵蝕作用。數據顯示,93%的畢業生黨員需要黨組織能對其遇到的種種社會不良現象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
(二)對畢業生黨員日常教育管理需進一步優化
畢業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因畢業生的流動性,一直是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難點問題。高?;鶎狱h組織雖然主觀上認識到用馬克思主義教育和武裝畢業生黨員的重要性并做出相應努力,但客觀上實際效果卻不太理想。數據顯示,畢業生黨員所在高?;鶎狱h組織堅持“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通過多渠道的方式聯系畢業生黨員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其中利用網絡(如微信、QQ、電郵等)聯系的占53%,利用電話進行聯系的占15%,定期要求畢業生黨員回學校過組織生活的占32%。這說明盡管畢業年級黨員分散在各地實習、找工作或者復習考研等但高校黨組織仍然利用各種途徑和方式對其進行教育和管理,而且其中三分之一的畢業生黨員都被定期要求回學校參加組織生活。但是這種教育管理的實效性有待加強。黨建工作的方式方法還是停留在“學文件、開大會”的常規教育方法階段,沒有結合畢業生黨員接觸社會、找工作的實際需要開展黨組織生活。調查顯示只有35%的畢業生黨員表示可以通過參與學校黨組織的活動培養自己以后踏入社會的工作能力。一半以上的畢業生黨員表示對黨組織生活、會議缺乏主動性。這些數據都說明學校雖然花了大力氣在畢業生黨員的教育管理上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進一步研究畢業生黨員對黨建教育管理不滿意的原因,13%的人認為是教條化、程序化,61%的人認為與就業工作在時間上有沖突, 25%的人認為內容與社會實際結合不緊密、形式單一,其他原因占1%。畢業生黨建工作只有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結合畢業階段的人才培養方案和畢業生的實際需求,創設多樣化工作載體及有效途徑,才能不斷增強黨建工作的滲透性和影響力,增強黨組織內在生機與創新能力,提升畢業生黨建工作的實效性。
(三)對畢業生黨員就業中遇到的實際困難需積極回應精準發力
畢業生黨員雖然是畢業生中的優秀份子,但在求職就業的過程中仍然會有部分學生面臨就業困難的問題。數據顯示,畢業生黨員認為就業困難影響因素排在前三位的是:機遇性未就業(89%)、結構性未就業(76%)和質量性未就業(68%)。機遇性未就業主要是由于現行的人才市場運作模式與畢業生求職模式之間的錯位和當下高校就業管理體制容易導致畢業生黨員在找工作時依賴性過高,對就業信息不敏感或者對就業局勢把握不全面,待價而沽,錯過招聘機會。結構性未就業主要是因為高等教育培養目標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錯位,導致畢業生供需雙方結構不對稱,畢業生黨員所學專業不符合經濟社會結構調整的要求,使得部分行業人才缺乏,部分行業人才過剩。質量性未就業則是由于畢業生黨員自身的綜合素質不高、專業能力不強,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導致的未就業。以上三種情況在畢業生黨員中存在,在普通學生中表現更明顯。高校基層黨組織沒有敏銳意識到畢業生黨員在就業中遇到的這些困難正是我們畢業階段學生黨建工作的發力點,通過研究畢業生黨員身上表現出的典型問題,幫助就業困難的畢業生黨員順利就業,體現我們組織優勢的同時可以用生動的成功就業事例示范引領普通畢業生順利就業。
參考文獻
[1] 蒙象飛,孫宇偉.新時期大學生黨建工作模式的科學構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0(08).
[2] 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02-28.
[3] 李國.高?!吧B”大四生面對“空巢”無作為[N].工人日報,2013-12-20.
基金項目:文章系重慶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重點項目“重慶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現狀與提升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7SKG029;文章為重慶市高校輔導員擇優資助計劃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fdyzy2017003。
作者簡介:劉艷坤,副教授,重慶師范大學,研究方向:大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