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類型片融入視聽語言課程的教學改革,視聽語言是影視傳媒類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可按循序漸進的原則,將類型片融入課程教學,以類型片實訓作為目標任務,引領章節的學習,引導學生探索電影視聽,掌握視聽語言的基礎規律和方法。
【關鍵詞】視聽語言;類型片;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1C-0157-02
視聽語言是影視傳媒類專業的核心課程。在視聽語言課程中,“視”即畫面,“聽”即聲音,“語言”即語法,顧名思義,這是一門探索音畫語法的課程。它的前置課程是影視賞析,后置課程是電視專題片策劃與制作、短片創作、紀錄片創作等。
類型片是20世紀初美國好萊塢電影發展到工業化階段的產物,同一類型電影在題材、視聽技巧上都有著相對固定的制式。對初學者來說,可以從不同類型片入手,探索和掌握視聽語言的基礎規律和方法。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影視傳媒類專業視聽語言課程教學團隊按循序漸進的原則,將視聽語言的內容重新梳理,分為以下章節:單鏡頭,場,段落,成片。視頻構成的細胞單位是單鏡頭,由若干鏡頭構成一場戲,由若干場戲構成一個段落,又由若干段落構成一部成片。將類型片融入視聽語言課程教學,即以不同類型片的片段訓練作為目標任務,引領章節,乃至整門課程的學習。
一、單鏡頭
景別、角度、運動被稱為單鏡頭的三大構成。
(一)景別。鏡頭景別中的遠、全、中、近、特,分別對應“氣氛景別”“舞臺景別”“敘事景別”“對話景別”“心理景別”。景別通常結合不同的焦段使用。訓練學生的景別運用能力,要結合焦段進行。一般來說,短焦(廣角)具有夸大空間的效果,視野范圍廣大,具有變形、戲劇、夸張的特點。中焦接近于人的肉眼看到的效果,由于沒有視覺反差,就沒有視覺沖擊力。長焦和短焦相反,具有壓縮空間的效果,視野范圍變窄,具有美化、浪漫、抒情的特點。不同景別和不同焦段相結合使用,在視覺上就會出現相應的情感色彩傾向:遠景結合廣角使用時,會使原本廣袤的空間變得更廣闊;特寫結合廣角使用,會在突出主體的同時,帶上相關的關系;中景結合中焦使用時,即客觀中的客觀,中立中的中立;特寫、近景結合長焦使用時,對某個細節的關注度驟然提升。
類型片實訓:愛情片中的“一見鐘情”片段分鏡訓練。
“一見鐘情”片段往往是愛情片的華彩段。特寫具有“心理景別”的別稱。當特寫結合長焦使用時,空間壓縮,視野范圍變窄,尤其接近于人在聚精會神地看著某個人或物的視覺效果。因此,特寫加長焦,是劇作上“一見鐘情”片段常會用到的?!皢午R頭”一章的“景別”小節實訓,可讓學生在“一見鐘情”的分鏡訓練中慢慢體會帶有細膩抒情感的“特寫+長焦”組合。此外,還應該提醒學生重溫前置課程影視賞析中的造型內容,在實訓中選擇匹適的造型,如人物、場景、光線、色彩等造型。
參考片例:《我的野蠻女友》《建筑學概論》。
(二)角度。鏡頭的角度有三種類型。一是垂直意義上的角度,如仰角、平角、俯角屬于此類。二是水平意義上的角度,如正、側、背屬于此類。三是傾斜角度,即畫框與地平面不平行,是一種非正常的角度。
類型片實訓:懸疑片、驚悚片、恐怖片高潮片段分鏡訓練。
懸疑片、驚悚片、恐怖片的高潮片段的視聽常會呈現某些規律性,如影調偏暗、偏冷,運用主觀視點的拍法讓觀眾對人物和故事產生代入感,運用入出畫的調度呈現詭異的氣氛,運用景別跳切呈現危險層層逼近的效果,利用低頻音效讓觀眾產生隱隱的不安,等等。懸疑片、驚悚片、恐怖片的高潮片段經常使用到某些特定的角度,一是低機位平角和低機位仰角。當機位高度低于成人身高,緊貼地面平拍時,鏡頭會產生一種非人類的視點的效果,類似“來自地獄的視點”。而當周邊的建筑物高于主體,或主體所在的建筑物層高不高時,使用低機位仰角,會讓觀眾產生壓抑感。二是傾斜角度。懸疑片、驚悚片、恐怖片中的傾斜角度又常常結合騎軸、移軸等調度使用,一般用來呈現非正常狀態。
參考片例:《墮入地獄》《招魂2》《回家》。其中,《回家》在片頭父子進入廢樓一場,是本片拉片學習的重點。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一場有不少偷窺視點鏡頭。第一個偷窺視點鏡頭將機位設置在米店內,以米店內景為前景,拍攝父子走過街道的畫面,但因為是固定鏡頭,“偷窺者”的存在感并不明顯。最明顯的是隨后的鏡頭,將機位設置在上鎖的房間內,以鎖為前景拍孩子,呈現一個吊詭的偷窺視點。即便是在父子隨管理員進入廢樓之后,這個偷窺視點仍然如影隨形,讓人不寒而栗。在類型片的訓練中,可以讓學生以機位設置、前景選擇、手持拍攝等為參照,嘗試偷窺視點的拍法。
(三)運動。鏡頭運動按運動方式劃分,可分為變焦、云臺、機械、隨身四種;按運動效果劃分,可分為推、拉、搖、移、跟、升、降七種。在這個章節中,為了提升學生的運用能力,還增加了兩個專題:機持拍攝和手持抖動拍攝,入畫和出畫的調度。
類型片實訓:動作片之追逐、搜索、打斗片段分鏡訓練。
以“追逐”這個動作片段分鏡訓練為例。由于入出畫調度具有很好的動勢,拍攝追逐戲,入出畫的調度是重點。由于在同一個鏡頭中保留完整的入出畫具有時空的間隔感,因此,為了維持高度緊張感,追逐戲的剪輯一般奉行“入畫不出畫,或出畫不入畫,或既不出畫也不入畫”的原則。“入畫不出畫”是指在追逐片段中,如果保留完整的入畫,就會在拍攝對象還在畫框里的時候,直接接到下一個鏡頭?!俺霎嫴蝗氘嫛笔侵敢婚_始沒有完整的入畫,拍攝對象已經在畫框里,讓其完整出畫后,再接到下一個鏡頭。“既不出畫也不入畫”是指在高潮片段為了維持高度的緊張感,所有鏡頭都將拍攝對象一直維持在畫框中。在把握入出畫調度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重溫前置課程影視賞析和本課程之前學過的內容,并運用到片段訓練中。如選擇適合入出畫調度的場景造型,運用主觀視點的拍法,分鏡設計兼顧不同的景別、角度、運動,等等。
參考片例:《諜影重重3》《車警官》《蘭戈》。其中,《蘭戈》是重點片例。在蘭戈躲鷹一場中,頻繁使用了入出畫調度、跳軸、關鍵動作節點的特寫、多重動作抓取、快速剪輯等手段增加緊張感。此外,影片還將整個戲劇動作分解成若干劇情點,用多種手段調節節奏:在雙方的對峙過程中,使用了中正構圖、移軸、互切等手段呈現肅殺氣氛;在適當時機加入第三方反應,放大動作效果;在高潮到來之前使用靜場以增強戲劇效果等。
二、場
“場”對應場面調度,包括人物調度和機器調度。機位圖的繪制和場面調度是這個章節能力訓練的重點。機位圖的繪制要明確這幾個方面的內容:空間平面,人物的調度,軸線,機器的調度。其中,空間平面展現的是光位、縱深結構、演員和機器可調度的空間范圍,等等。
類型片實訓:類型片主場戲的場面調度。與單鏡頭章節實訓相比,場面調度的章節實訓更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章節實訓分為三個層次:在愛情片、驚悚片、動作片中任選一種類型,參照所提供的導演分鏡本格式,撰寫主場戲的分鏡頭本;踩點,參照主場戲的分鏡頭本,繪制主場戲的機位圖;攝制主場戲。
人物調度和軸線是場面調度章節實訓的難點。首先是人物調度。人物調度按人數的多少,可分為單人戲、雙人戲、三人戲和群戲。對初學者來說,單人戲和雙人戲是訓練的基礎。特別要指出的是,人物的站位和走位,對人物關系、情節走向等都具有一定的暗示性。因此,人物調度應以人物關系和情節走向作為依據。在雙人戲中,常見的站位有面對面、并肩、錯肩等,都可以鼓勵學生在實訓中嘗試。其次是軸線。單人戲的軸線以人的運動路線和臉的朝向為準。雙人戲的軸線則是依據兩點連線的原則確定。需要提醒學生的是,主鏡頭機位在軸線的哪一邊,大部分分切鏡頭的機位也會在軸線的那一邊,只有特殊鏡頭才會跳軸拍攝。
參考片例:詳見“單鏡頭”章節的所有片例。
三、段落
段落包括敘事段落與情緒段落。敘事段落在之前的章節學習及實訓中已有涉及。情緒段落是本章節的難點。情緒段落顧名思義,是相對于敘事段落而言的,沒有實質性情節推進的段落,它利用視聽手段傳遞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相對頗為“形而下”的敘事段落而言,情緒段落更具“形而上”的特質。在情緒段落的訓練里,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將看不見、摸不著的情緒視聽化。
類型片實訓:任選一種情緒類型,完成情緒段落。
參考片例:《消失的愛人》《羅生門》。電影《消失的愛人》片頭,利用短短一組清晨的街區空鏡,配以吊詭的音樂,呈現驚悚和懸疑的氣氛。在電影《羅生門》中,導演黑澤明利用各種運動性調度鏡頭呈現“樵夫進山”的片段,配以強節奏的音樂,在樵夫發現武士尸體前,懸疑氣氛已不斷疊加并達到了最大化。
四、蒙太奇
蒙太奇相對于長鏡頭而言,長鏡頭不分切,蒙太奇則意味著拼接。在一些鏡頭里沒有分切,但利用入出畫調度、光線、色彩、聲音等視聽手段,實現了時空的轉換,也可以稱之為蒙太奇。依照內容進行劃分,蒙太奇分為敘事蒙太奇、心理/抒情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如何在高潮段落中運用蒙太奇手法,同時活用之前所學的視聽知識,是本章節實訓的難點。
類型片實訓:任選一種類型,完成類型短片。其中,高潮段落的設計是本章節實訓的重點。某些類型片的高潮段落會呈現既定的規律:或景別卡緊,近景和特寫比例偏多;或運動多以不易察覺的小推為主;或特殊的光線造型處理;或特殊的色彩造型處理;或慢速率處理;或高密度的平行剪輯。要求學生在章節實訓中完成特定的類型短片,高潮部分可讓學生嘗試以上組合。
參考片例:《水形物語》《終結者:創世紀》。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影視傳媒類專業視聽語言課程教學團隊將類型片融入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總的來說,學生的視聽基礎得到了夯實,在后置課程如電視專題片策劃與制作、短片創作、紀錄片創作中得到了體現。但客觀地說,這門課程的教學改革仍有上升空間,如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制定章節實訓時應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接受水平,實行難易分級,制定更科學、合理的雙軌實訓方案,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大衛·波德維爾.電影藝術[M].曾偉禎,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
[2]路易斯·賈內梯.認識電影[M].焦雄屏,譯.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
【作者簡介】潘小樓(1981— ),女,廣西平果人,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導演、劇作。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