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大學生人數一直在不斷的增加,就業問題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大學生就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社會環境、政府、市場以及學生自身對就業來說都有著重要的影響。2020年初新冠肺炎爆發,全國所有人民都積極參與的抗擊新冠肺炎的斗爭中去,為了阻斷疫情的傳播,大部分企業都暫停了生產及商業活動,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很多中小企業都在艱難的往前行,全國的經濟及就業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文章主要探討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難題及對策,分析當前疫情防控對大學生就業帶來的具體影響,根據實際情況總結出積極有效的解決對策,從而改善大學生就業難的情況。
關鍵詞:疫情防控;大學生;就業難題;解決對策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教育也越來越重視,黨和國家對教育的支持投入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大學生的數量每年都在大量增長。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于大學生就業的問題也非常看重,一直將就業問題作為重要的民生問題來解決。大學生的就業不僅涉及到家庭的利益還對當前的現代化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大學生就業逐漸被重視起來。但是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各類產業的不斷變革對當前大學生就業來說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就業問題仍然比較嚴峻。近期新冠肺炎的爆發對當前的市場經濟以及各類企業帶來了更大的沖擊,很多企業都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停工,對應的經濟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的很多企業更難生存下去,相應的就業機會就會有所減少,對于大學生就業來說增加了更多的壓力。所以要及時分析當前的情況,找出大學生就業受新形勢影響的產生的問題,科學合理的予以疏通解決。
一、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面臨的困難
(一)新形勢下社會環境的影響
由于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各個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對大學生就業來說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并且當前我國需要就業的大學生數量與就業機會之間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也非常迅速,就業機會在不斷變更的同時也在快速增長,但是我國人口眾多,當前的就業機會并不能滿足所有的就業大學生,社會的就業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我國的經濟發展結構與其他國家不同,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色彩,但是很多國企和事業單位的就業機會并不是很多,發展空間較小,所以對大學生就業來說并不是一個很好的環境。另外目前有很多崗位的收入非常低,對于大學生來說很難接受最基層的勞動力崗位,崗位與就業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落差,不能很好的相互匹配。我國各個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異,受近期新冠肺炎的影響,所有企業的經濟效益都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就業機會緊縮,對大學生來說就業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二)新形勢下政府職能的因素
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的進步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影響,因此政府要履行好自身的職能,采取積極的干預措施。以前我國的大學生就業與現在不同,就業主要依靠國家和政府的分配,對于畢業的大學生政府會進行統一的安排,將其分配到合適的工作崗位上去。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的變化,就業分配制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畢業大學生需求,所以政府的就業分配制逐漸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自主選擇就業,企業和大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的選擇,以促進更多的就業崗位被大學生獲取。在這樣的情況系下,政府的職責相對有所降低,但是仍然不能丟失應當承擔的職責,在當前較大的就業壓力下應該很好的發揮自身的職能,幫助大學生更好的參與到工作中去。戶籍制度對大學生選擇就業有一定的影響,考慮到農村戶口與城市戶口的區別,很多大學生不愿意選擇農村的就業機會,因此城市的就業壓力就變得更大,這是政府相關的政策之一。在如今疫情防控階段,國家和政府對企業的把控更加嚴格,相關的政策和方針已經明確指出為了控制疫情,各類企業都應該延遲開工。在這一特殊時期,企業不給開工營業,更不要說進行工作招聘了,很多企業的經濟受到嚴重的損失,相應的工作機會也在縮減,這對于大學生就業來說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三)新形勢下市場的變化
大學生的專業和學校對于企業來說是考慮的首要因素,另外也有一些企業還會對大學生的戶籍和性別等進行考量,因此在大學生實際就業的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公平性,這樣的市場氛圍和社會風氣對大學生就業也造成一些不良的影響。一方面很多大學生通過關系進入到相應的崗位中去,但實際的專業技能并不過關,導致一些重要的崗位沒有被充分的利用起來。另外一方面在招聘的過程中,企業對于自身的規模、資源、崗位情況以及福利待遇等沒有詳細全面的描述,導致很多大學生在選擇的過程中沒能清楚的認識到工作崗位的實質,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大學生的權益。有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更傾向于有工作經驗的人員,給予大學生的機會并不是很多,所以大學生就業面臨著一定壓力和困難。當前新冠肺炎影響著整個國家的經濟和市場,企業暫停生產,消費人群也驟減,企業的收益會大大降低。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機會更加嚴格,所以疫情之后大學生的就業機會就會更加緊張。
(四)大學生自身的因素
首先受到高等教育的普及,很多大學生對就業機會都充滿了較高的期望,對于崗位和薪資的要求都比較高,但是工作崗位在本質上應該是不分貴賤的,并且沒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剛進入工作崗位時薪資待遇一般都較低,很多大學生在尋找到工作后都會產生一定的落差心理。目前有很多大學生都沒有理性的正視社會的各類工作機會,對于自身的認識也不夠,經常隨大流參加各類考試,因此在就業的過程中比較坎坷。新冠肺炎發生后,大學生只能待在家中,很多大學生在家都比較依賴父母,不會主動的通過網絡去尋找工作機會。另外很多大學生雖然接受的多年的高等教育,但是在身體素質和精神等方面都有所欠缺,面對當前社會的變化沒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同時也不能發揮良好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很多大學生在學校里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都有了全面的學習和認識,但是具體的實踐仍然比較欠缺,并不能夠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疫情阻斷了大學生與企業之間的線下聯系,但是依然能夠通過網絡了解并學習更多就業相關的信息,大學生應該有良好的自主意識,才能更好的推動自身投入到就業工作中去。
二、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難題的對策
(一)提升政府的管控
黨和政府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領導人,在面對此次疫情的時候也是走向防疫的第一線,那么受疫情影響的經濟和市場,政府也應該積極的發揮自身的職能,切實為全國人民帶來一定的改善。大學生就業問題與我國的經濟發展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在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時候本質上還是應該促進經濟的發展,尤其受疫情影響情況下,很多企業的經濟效益都有所降低。首先政府應該大力推動經濟的增長,制定出鼓勵和幫扶企業的相關政策,促進企業能夠不斷增加更多的就業崗位;另外政府應該認識到區域之間的經濟落差,讓經濟發展良好的地區帶動落后地區一同發展,保障我國經濟全面的健康的增長,這樣大學生在就業的時候才能更加公平的參與其中。疫情期間,各大高校都延遲了開學的時間,各類企業也都延遲了開工日期,面對這樣一個空檔期,政府應該發揮積極引導的職能,促進學校和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規劃,引導學生在家進行自主的學習和就業準備。并且政府還應始終保持以市場為導向的教育教學政策,進行科學合理得教育機制改革,促進高校不斷的完善自身的招生策略,提升大學畢業生的競爭力。同時與大學生就業有關的政策例如戶籍制度,應該根據當前的發展進行相應的改善和調整,保障大學生能夠公平公正的參與到崗位競爭中去。
(二)增強學校的職能
學校是大學生學習技能知識的主要場所,那么高校就應該承擔起培養人才的職責,對每個大學生負責,根據市場的變化和需求不斷的去提升教學質量,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當前的大環境下,高校在設置專業的過程中應該對市場進行綜合的考查,清楚的了解市場的需求和變化趨勢,根據實際的需求設置合理的專業,將教學內容與崗位要求充分的結合在一起,體現出專業的時代性和實用性,以達到教育為市場服務的良好的效果。新冠肺炎的防治需要全國所有人民都在家不要出門活動,各大學校相繼推遲開學的時間,但是這個時候學校不能放任學生在家不管,應該通過線上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在家的狀況,督促學生進行學習和相關的就業準備。同時高校還應該及時的與企業之間取得良好的聯系,明確此次疫情對企業發展的影響,根據企業需求的變化對大學生進行更加專業合理的就業指導。另外高校本身也應該不斷的增加自身的影響力,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良好的就業率,這樣才能更好的推動大學生走向工作崗位。高校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對學生就業的影響,首先應該給予學生全面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在面對企業的招聘時能夠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崗位的內容以及自身是否符合崗位的需求,以良好的心理素質面對就業。
(三)加強企業的職責
企業是大學生就業最直接的關聯者,也會社會發展的一份子,因此在推動大學生就業的過程中也應該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離不開優秀的人才,并且在人力資管理這一部分應該有著先進的觀念,具備正確的人才儲備意識,對企業自身的發展和進步有清楚的認識和預測,適時開展相關的人才招聘。在崗位招聘的時候,企業要有健全的招聘制度,保障招聘的公平公正,另外在選擇人才的時候要根據崗位的實際需求擇優錄用,這樣對大學生以及企業自身都是有利的。大學生與一般求職人員不同,沒有太多的實踐經驗,因此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盡量多給大學生就業的機會,并且創建良好的培養環境。在防控疫情期間,企業首先應該加強自身的管理,服從國家安排的同時也要對企業的下一步發展做好規劃,積極應該疫情防控帶來的經濟影響,對于后期的就業崗位也適時的進行合理的調整,為促進良好的就業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四)促進大學生自主學習
大學生自身是影響就業以及各項發展的主體,所以在當前這樣的新形勢下,大學生應該做好調整,積極主動的在家學習,也確保疫情期間的時間沒有浪費。在就業的過程中,大學生應該具備一個正確的就業觀念以及良好的文化素養,首先對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水平有著全面的了解,另外對當前的市場以及各項崗位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擇業的時候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判斷,選擇合適的就業崗位。當然大學生也應該適當的降低對崗位的期望,加強自身的知識技能準備,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適時的鍛煉實踐能力,能夠很好的將自身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疫情對整個社會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大學生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在疫情期間首先為自己制定出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時刻關注的各類企業的發展與變化,根據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相關的企業進行充分的就業準備,自主學些從而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就業本身就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受新冠肺炎的影響,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大企業都暫停了生產,社會的經濟發展受到的很大影響,這無疑增加了大學生就業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應該積極的發揮自身職能,學校要做好學生與企業之間良好溝通的橋梁,企業要適時調整發展策略,大學生自身也應該積極的投入到就業準備中去,從多個方面入手增加大學生就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劉智鑫.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的就業矛盾及對策分析[J].才智,2019(01):30-31.
[2] 郟余晨.新形勢下大學生“慢就業”現象分析與解決對策[J].黑龍江科學,2020(01):144-145.
[3] 孟陽,徐影.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能力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經貿實踐,2017(23):342.
[4] 王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與國家治理效能提升研究[J].衛生經濟研究,2020(02):6.
作者簡介:蔡少德(1987.03- ),男,漢族,廣東汕頭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