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夏泉
摘要: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當前,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國有企業黨組織如何適應十八大提出的“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要求,充分發揮黨組織在企業發展中的“軟實力”,成為當前各級黨組織面臨的重要而又緊迫的任務。筆者單位創新黨員管理方式,通過科學設立積分內容,強化積分運用等措施,在黨員的日常行為、履職情況和黨性狀況等方面,選取最能體現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事項進行量化,建立了“黨員積分制”考核評價體系,為基層黨員教育管理探索出一條新路徑。
關鍵詞:基層黨支部:黨員積分制管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基層黨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加強對每位黨員的教育管理,發揮黨員的先進性,是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是黨的建設的最基礎、最經常的工作,也是保證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的根本措施。各個黨支部的成功建設,可以為單位的戰略部署和決策的制定提供堅強的有力保障。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更要發揮好黨員的先進性,要充分調動每位黨員的積極性,在黨員的管理方面,不能一成不變,要有新的變化,為了更好地管理和調動廣大黨員的積極性,馬鞍山十七冶醫院黨支部建立了積分制管理體系。加強黨員的學習,對“三會一課”等黨內活動進行量化考核、詳細記錄,做到一個月匯總一次、每季度進行公示,每年進行一次評比,加強對每位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增強黨員主體意識,提高黨員的積極性,提升黨員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從而帶動全體員工進行創新,積分制管理能發揮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黨建工作融入黨員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積分制管理是黨員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是改革中巨大的成效。
一、支部在黨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部分黨員參加“三會一課”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客觀上,支部在組織“三會一課”時,活動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創新不夠,與企業、車間的中心工作結合度低,“務虛”多,“務實”少,活動前征求黨員意見少,使得活動吸引力不足,黨員參與度低。主觀上,黨員的主體意識較淡薄,認為“三會一課”可有可無,是負擔。
2.個別黨員自覺與群眾看齊,沒有彰顯黨員先進性
一是個別黨員不帶頭學習提高,長期忽視,甚至放棄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思想空虛,是非不辨,方向不明,缺乏清醒的政治辨別力,對黨的方針政策理解不深,思想上庸俗,精神上萎靡,工作中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二是個別黨員不帶頭爭創佳績,不帶頭服務群眾,缺乏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在工作和學習中得過且過,不能在急、難、險、重的緊要關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三是個別黨員不帶頭遵守規章制度,不帶頭弘揚正氣,喜歡妄議,經常牢騷滿腹。
3.衡量黨員履行義務和作用發揮情況缺乏量化標準
支部在黨員教育管理中缺少操作性強、具有約束性的量化的考核標準,黨員參加黨內活動暨日常表現記錄不全,因而不能準確衡量黨員履行義務和作用發揮情況,對黨員的評價更多的是感性。
二、實施黨員積分制管理的有效措施
1.對分值進行細化量化
在實行積分制管理的過程中,應據“實”棄“虛”。對于每次活動的缺席者,一是要寫明缺席的原因,完善請假手續;二是缺席者需要利用業余時間補課,此次活動不給予計分;三是在支部開季度和年度的評議黨員積分時,對以個人理由缺席兩次以上活動的黨員,要進行點名批評。根據《馬鞍山十七冶醫院黨員積分年度評定表》,年度積分超過基準分70分以上的,定為優秀等次;超過基準分40分以上的,定為合格等次;未超過基準分40分的,定為不合格等次,對評定為不合格等次的黨員,不得納入表彰評優對象,并按照黨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在年度積分等次中被評定為不合格的預備黨員,本年度不得轉正。
2.黨員積分制的形成與管理體系設計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向廣大黨員明確提出了“做合格黨員”的要求,但在企業黨員中,存在著“怎么學是合格,如何做是優秀,標準是什么”的困惑,黨支部需要提出一個能考核、可量化、可執行的黨員考核標準。
黨員積分制管理體系設計如下:以支部為單位,支部書記負總責,支委班子其他成員積極配合,認真做好黨員積分制管理工作,確保管理的嚴密、公平;為每名黨員制定一張黨員積分卡,記錄積分及考核等情況;通過累積分值確定黨員在政治素質、崗位技能、工作業績、群眾評價方面的實際情況;通過季度評議和年度考評,得出黨員年度綜合積分,并將評定結果作為黨員年終民主評議、評先選優和學習培訓的重要依據。
3.積極搭建平臺,黨員作用發揮由“表”及“里”
以黨員積分制為抓手,積極搭建黨員作用發揮平臺,抓好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促進黨員發揮先鋒作用。圍繞“三會一課”,引導黨員“亮明身份、抓好教育、發揮先鋒作用”,立足崗位當先鋒。實施積分管理制度以來,試點村黨員全部配戴黨徽上崗,積極投入到計劃生育、道路安全、森林防火、脫貧攻堅、項目建設等各項工作中去,除在日常工作上積極工作、克難攻堅外,在鄉鎮開展志愿者服務、主題黨日等活動中,廣大農村黨員態度積極、主動擔當,黨員意識明顯增強。
4.注重按“實”記分黨員積分制管理中書記(黨小組長)應據“實”棄“虛”。若積分虛假,則違背了積分制管理的初衷。實施黨員積分制管理之初,由于支部沒有強調黨小組活動需要簽名,加上黨小組長有情面觀點,因此,有的黨小組長為補課的黨員也給予積分,甚至為個別積分低的黨員予以積分“補缺”。支部在發現問題之后,立即予以糾錯,強調必須按黨員履行義務暨日常表現的實際行為記錄進行積分,不得弄虛作假。支部統一制作了黨內活動簽到表,不僅支部組織的活動必須簽名,而且黨小組組織的活動也須簽名,不得代簽。對于缺席者,一是在簽名單上注明缺席原因;二是缺席者需補課,但不給予計分;三是在季度和年度的支部大會上評議黨員積分情況時,對二次以上以個人理由缺席活動的黨員給予點名批評。
三、黨員積分制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基層黨支部的實際工作中,可以說是一個支部一個情況,支部內部黨員的自身情況也不盡相同,因此在積分制的應用過程中要做到兩結合。一是將黨員積分制與黨支部實際情況相結合。根據工作部門和工作性質的不同,積分制對黨員履職情況的考核重點應當有不同的側重,例如,黨政機關部門應當側重服務態度,科研生產部門應當側重創新創效等。二是將黨員積分制同黨員實際情況相結合。積分制實施過程中,黨支部采用面對面的談心交流,及時掌握黨員的思想動態變化和實際的困難。對落后黨員要進行教育鼓舞,督促其提高;對完成積分項目存在實際困難的黨員,在交流中給予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盡最大努力及時解決黨員困難。
四、結論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黨員積分制”產生了明顯的效果。在考核體系的監督要求下,黨員的政治理論學習和黨性修養得到進一步強化,堅定了理想信念,在言行上向優秀看齊,在思想上同中央保持一致,時刻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為基層黨員全面考核提供經驗和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
[1]江鋒,“黨員積分制”管理的實踐與啟示[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 (20):164+168.
[2]蘆金元,佟鶴,黨員積分制管理的實踐與探索[J].石油政工研究,2015 (02):18-19.
[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一一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