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網絡環境視域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應該優化和創新。針對當前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嘗試從教學評價體系、硬件資源建設、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提出創新途徑,以此改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關鍵詞】網絡環境視域;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創新路徑
【作者簡介】劉鳳姣(1984.07-),女,湖北石首人,廣西城市職業大學,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法。
【基金項目】全國高職外語教學改革課題“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失調問題及對策研究”(2018GX0019B)。
英語學科的學習已經成為當前學生綜合素質展現的重要方面,考慮到英語知識和能力的廣泛應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應該從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中脫離出來,探究更適合當前網絡環境的新型教學模式。
一、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現階段,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暴露了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部分高職院校仍然采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在英語課堂教學環節,教師仍然是課堂的主導者,強調以理論知識的掌握為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仍然出現在部分高職院校的英語課堂。同時,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缺乏實踐性環節,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僅限于課堂上的簡單應用,沒有將相關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工作進行結合,出現了一定的與社會脫節的現象。
二是近年來高職院校的招生門檻逐年降低,高職院校的學生的素質存在較大差異性,使得高職院校的英語課堂教學的難度急劇增加。同時,教師沒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教學的氣氛相對沉悶,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未能得到激發。
三是很多高職院校的英語課堂教學環節缺乏足夠的教學互動。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足夠的交流,部分教師為了完成教學進度,將自己孤立于學生之外,未能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充分關注,不利于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不利于英語知識的傳播和應用。
四是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手機、電腦等智能設備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它們雖然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便利渠道,尤其是信息查詢和搜索方面,能夠一定程度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但是智能設備的廣泛應用也有很多消極的影響。
五是在高職院校英語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對于課堂的監管不力,導致很多學生沒有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而是選擇玩手機或者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這樣的英語課堂顯然無法提升教學質量。綜上所述,現階段高職院校英語課堂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既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學校以及外界環境的因素,如果高職院校未能及時解決上述問題,那么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就很難得到真正的提升。
二、網絡環境視域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創新路徑
1. 強化課堂教學評價體系。針對高職院校英語課堂教學現階段出現的問題,教師應該首先從強化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角度著手。一方面,高職英語教師應該設置與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對應的考核指標。尤其是針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設置與學習環節緊密聯系的相關指標。這些指標的設置應該考慮到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盡量符合當前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特點。另一方面,高職英語教師應該強化教學評價體系的應用。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獎懲機制,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參與度。
2.加強課堂教學硬件資源建設。在網絡環境視域下,高職院校當前的課堂教學硬件資源顯然需要進行改進。首先,高職院校應該注重教學設施設備的改善。為了突出英語教學的效果,教室的多媒體設備以及與英語學習相關的語音室等都應該得到優化。沒有一定的硬件教學設施,很多教師難以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其次,高職院校應該為學生的英語課余學習提供相應的硬件資源。例如,定期開放語音室或者實訓室,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專門的自習室等。這些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3.優化高職英語課程設置。從課程本身發展的角度出發,提升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就應該優化課程設置。一方面應該突出英語教育的重要性,在課時上盡量傾斜,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提供更多的時間;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強化英語實踐方面的課程設置,著力提升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
4.探索和創新英語課堂教學方法。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創新還需要從教學方法的角度進行探索。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和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學習和引進現代教學方法。
三、結語
高職院校英語課堂教學一直都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在網絡環境視域下問題更加突出。高職英語教師應該正確看待當前高職院校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和創新,通過學習和借鑒,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優化和創新當前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雷霞.現代高職英語課堂教學面臨的新問題及對策[J].英語廣場, 2019(0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