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龍
摘 ? 要:隨著建筑業的不斷發展,建筑造型與功能日趨復雜相應的發生火災的概率在逐漸提高,火災對公共安全的威脅與破壞是相當巨大的,為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現絕大多數建筑通過利用智能化系統,實現了火災從識別到報警,從報警到實施滅火的自動化處理全過程。本文對消防報警聯動控制系統的調試步驟和方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火災自動報警;聯動控制調試;問題分析
1 ?引言
目前階段,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建筑工程開工項目多、施工任務繁重,特別是消防系統工程作為末端分部分項工程,通常施工周期比較短,安裝調試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時間緊,需要各施工班組、施工管理部門等密切配合,才能確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安裝質量得到有效控制。
2 ?火災自動報警與消防聯動自動控制系統基本要求
①系統功能安全可靠,不僅能適應各種環境變化,而且對火災的探測準確性高。②系統工作穩定,數據傳輸準確可靠,抗干擾能力強。③在進行系統管理和維護時,操作相對簡單。④系統在進行火災相關信息和邏輯判斷識別方面能力強,具備數據通信能力。當火災發生時,消防控制中心接收到相關火災信息(來源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控制器對相關設備發出控制信號,啟動相關設備對火災進行干預和控制,達到將火災造成的損失控制在最低。例如啟動消防栓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對發生火災的區域進行滅火主動控制;啟動防排煙系統和正壓送風系統對因火災產生的煙霧進行有組織處理;啟動火災應急廣播及應急照明設備,引導建筑物內的人員進行安全疏散等。
3 ?火災自動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構成
3.1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火災探測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簡稱,是以實現火災早期探測和報警、向各類消防設備發出控制信號并接收設備反饋信號,進而實現預定消防功能為基本任務的一種自動消防設施,在選擇火災探測器時,要根據探測區域內可能發生的初期火災的形成和發展特征、房間高度、環境條件以及可能引起誤報的原因等因素來決定。
對火災初期有陰燃階段,產生大量的煙和少量的熱,很少或沒有火焰輻射的場所,應選擇感煙火災探測器。對火災發展迅速,可產生大量熱、煙和火焰輻射的場所,可選擇感溫火災探測器、感煙火災探測器、火焰探測器或其組合。對火災發展迅速,有強烈的火焰輻射和少量的煙、熱的場所,應選擇火焰探測器。對使用、生產可燃氣體或可燃蒸氣的場所,應選擇可燃氣體探測器,總而言之對于不同場所、環境應選擇合適的探測器,避免誤報、漏報,盡早發現火災、及時報警、啟動有關消防設施引導人員疏散,如果火災發展到需要啟動自動滅火設施的程度,就應啟動相應的自動滅火設施,撲滅初期火災,防止火災蔓延。
3.2 ?采用專用檢測儀器對煙感、溫感或手動報警按鈕模擬火警
必須保證同一防火分區內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的信號、一只火災探測器與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作為系統的聯動觸發信號,測試人員注意觀察建筑內的所有聲光警報器是否啟動、消防廣播是否交替廣播,相應區域的帶執行機構的排煙閥、送風閥動作,通風空調設備是否關閉,防火卷簾門是否下降至地面(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簾分二次降)、電梯是否迫降至首層并打開門,非消防電源是否切除,應急照明是否點亮,消防控制中心報警主機是否報警并顯示出被測試的火災探測器的具體位置,消防聯動控制器是否收到有關設備動作的反饋信號。測試完畢后將現場前端探測設備和手動報警按鈕復位并對主機進行復位。
3.3 ?消防聯動控制系統
消防聯動控制具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在接收到火災報警信號后進行自動滅火的重要功能,科學合理地設計控制邏輯是發揮其聯動控制功能的先決條件。在火災報警后經邏輯確認(或人工確認),消防聯動控制器應在3s內按設定的控制邏輯準確發出聯動控制信號給相應的消防設備,當消防設備動作后將動作信號反饋給消防控制室并顯示。消防水泵、防煙和排煙風機的控制設備,除應采用聯動控制方式外,還應在消防控制室火災報警控制器(聯動型)或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采用直接手動控制,手動控制盤上的啟停按鈕應與消防水泵、防煙和排煙風機的控制箱直接用控制線或控制電纜連接。
3.3.1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濕式報警閥壓力開關的動作信號作為系統啟動的聯動觸發信號,直接控制啟動噴淋泵,系統的聯動控制不受消防聯動控制器處于自動或手動狀態的影響。
3.3.2 ?消火栓系統
消火栓系統出水干管上設置的低壓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設置的流量開關或報警閥壓力開關等信號作為觸發信號,直接控制啟動消火栓泵,消火栓泵的聯動控制不受消防聯動控制器處于自動或手動狀態的影響。當建筑內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時,消火栓按鈕的動作信號作為報警信號及啟動消火栓泵的聯動觸發信號,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聯動控制消火栓泵的啟動。
3.3.3 ?非消防電源的聯動控制
消防聯動控制器應具有切斷火災區域及相關區域的非消防電源的功能,火災時可立即切斷的非消防電源有普通動力負荷、自動扶梯、空調用電、康樂設施等
3.3.4 ?防排煙系統
由加壓送風口所在防火分區內的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或一只火災探測器與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與”邏輯),作為送風口開啟和加壓送風機啟動的聯動觸發信號,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聯動控制火災層和相關層前室等需要加壓送風場所的加壓送風口開啟和加壓送風機啟動。由同一防煙分區內的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與”邏輯)作為排煙口、排煙窗或排煙閥開啟的聯動觸發信號,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聯動控制排煙口、排煙窗或排煙閥的開啟,同時停止該防煙分區的空氣調節系統。
3.4 ?消防PLC控制機柜
配備有消防PLC控制機柜的,操作臺應設在消防控制室,用于各子系統信號的集中收集處理和聯動控制,實現滅火初期的自動化控制,是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核心部位。消防PLC機柜可以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序,自動同時或先后開啟消防電動閥門、消防水泵、泡沫比例混合裝置等各類消防設施,將消防水噴淋和消防泡沫液以最快速度噴灑到事故區域。
3.5 ?報警控制器安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火災探測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簡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根據保護對象及設立的消防安全目標不同可分為區域報警系統、集中報警系統和控制中心報警系統。對僅需要報警,不需要聯動自動消防設備的可采用區域報警系統。控制中心報警系統一般適用于建筑群或體量很大的保護對象,這些保護對象中可能設置幾個消防控制室,也可能由于分期建設而采用了不同企業的產品或同一企業不同系列的產品,或由于系統容量限制而設置了多個起集中控制作業的火災報警控制器等,在這些情況下均應選擇控制中心報警系統。
報警控制器作為消防自動報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安裝時,應嚴格執行有關施工質量規范要求。
(1)控制器類設備在消防控制室內的具體布置要求:設備面盤前的操作距離,單列布置時不應小于1.5m,雙列布置時不應小于2m。在值班人員經常工作的一面,設備面盤至墻的距離不應小于3m。設備面盤后的維修距離不宜小于1m。設備面盤的排列長度大于4m時,其兩端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m的通道。與建筑其他弱點系統合用的消防控制室,消防設備應集中設置,并應與其他設備間有明顯間隔。
(1)控制器類設備采用壁掛方式安裝時,其主顯示屏高度宜為1.5m~1.8m,其靠近門軸的側面距墻不應小于0.5m,正面操作距離不應小于1.2m,落地安裝時,其底邊宜高出樓地面0.1m~0.2m。控制器應安裝牢固,不應傾斜,安裝在輕質墻上時,應采取加固措施。
(2)引入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的安裝要求:配線應整齊,不宜交叉,并應固定牢靠。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編號,并與圖樣一致,字跡應清晰且不易褪色。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接線不得超過2根,電纜芯線和導線應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并應綁扎成束,導線穿管或線槽后,應將管口封堵。
(3)控制器的主電源應有明顯的永久性標志,并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嚴禁使用電源插頭,控制器與其外接備用電源之間應直接連接。控制器應接地牢固,并有明顯的永久性標志。
3.6 ?消防聯動系統的其他注意事項
在火災突發的情況下,如果正常照明中斷,極易引起人們恐慌,人員在幾秒鐘之內即產生逃生的本能反應,此時照明中斷可能引起較大混亂,對于人員密集場所,人員流動性大、人員特征和狀態復雜,如商場、機場和車站等大型公共建筑,較長的中斷照明時間極易導致撞傷、踩踏等傷亡情況發生,因此,高危險區域的應急照明轉換時間不應大于0.25s,其他場所的應急轉換時間不應大于5s,應急照明的持續供電時間對于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不應小于90min;醫療建筑、老年人建筑、總建筑面積大于100000m2的公共建筑和總建筑面積大于200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應小于60min;其他場所不應小于30min。
4 ?結語
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及時發現和撲救火災,限制火災蔓延的范圍,為有效地撲救火災和人員疏散創造有利條件,從而減少因為火災造成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參考文獻:
[1] 劉煒,白玲.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探測器的選擇與設置[J].智能建筑電氣技術,2016(2):34~36+39.
[2] 孫長征.2019年注冊消防工程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消防安全技術實務[M].青島:山東人民出版社,2019.
[3] 姚東民.現代高層建筑消防自動報警系統中電氣安裝與調試[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