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玲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已漸漸與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相融合,體現了其重要的時代意義。這其中,培養學生的行為、法律、品質等綜合素養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旨在培養出符合國家和社會要求的四好公民。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道德教學與法治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兩者既是獨立的,也是相互貫穿的。因此,教師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不僅僅要從道德與法治層面告訴學生哪些事情能做而哪些事情不能做,更要從道德層面感化學生,使其真正意識到道德對其自身思想和行為的重要指導意義,讓學生真正懂得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本質價值。
一、以道德教育端正學生的思想狀態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本的教育指導思想
新時代、新思想、新教育,就目前的教育而言,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不僅僅是一門邊緣性的學科,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已經成為公民思想和行為的重要指導,是初中道德教育中最重要的教學導向標。因此,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道德教育就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內容為根本,逐漸滲透社會主義思想,重點在愛國教育、敬業教育、誠信教育和友善教育等多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狀態,讓學生在思想上逐漸與社會發展相融合。
(二)以實踐活動開展思想品德教育
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學生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才能了解到道德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內心深處認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為此,初中德育教師應盡快擺脫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方法,帶領學生走出教室,真正融入社會中積極參與活動。如:參加社區普法活動、參加法院普法知識講座、參加“學習道德模范”活動等,讓學生在實打實的社會知識學習中體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到真正實用的思想品德知識。這種貼近學生的生活內容教學,既可以讓學生有很多感悟,還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也能得到極大提升。
(三)以榜樣教育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
學生往往會對一些偉人、公眾人物產生很強的崇拜感,他們對于這些正面人物的行為也會經常模仿,因此,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上,教師要注重榜樣教學。教師作為學校的公眾人物,他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他既可以改變人的精神狀態,還可以給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提升自我的方向。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學識上未經世事,思想尚不成熟,急需要榜樣的力量幫助他們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就是教師,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必須擔負起作為榜樣的重任,嚴格約束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無論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要以身作則,給予學生正確積極的人生導向,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融入課堂當中。
(四)以激勵教育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依靠激勵教育才能長久、穩定地持續下去。傳統的道德教育除了喊口號還是喊口號,學生聽不懂更不愿意聽,久而久之就喪失了學習興趣。所以作為現代初中德育教師,需以激勵教育為工具讓學生發現學習的樂趣,例如采取互動交流法,讓同桌兩人夸贊一下彼此的優點;組織課堂交流會,談一談如何才能更好地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些新穎的教學活動均可以滲透激勵教育,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
(五)重點關注學困生的思想動向
學困生的思想動向往往決定著班級整體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也影響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課堂中的融入。原因很簡單,學優生往往有很強的學習自主性和自覺性,思想動向較為穩定,可以掌控,但是學困生因為討厭學習,更容易被外界不良信息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與學困生交流,搞清楚他們現在在想什么,如發現不良苗頭就及時扼殺在搖籃中,做到防微杜漸,避免學生養成錯誤的社會價值觀。
二、以法治教育提高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思想
(一)深入貫徹落實行為教育
行為教育是法治教育中最基礎的教育內容之一。初中生處在成長階段的叛逆期,渴望自由卻常被束縛,心比天高卻能力不足,一旦不能約束他們的社會行為,那就很容易讓他們成為脫韁的野馬,會干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深度貫徹落實行為教育,在行為上適當地管理學生,讓學生真正做到不打架、不罵人、不逃課、不早戀、不違法等,從學生的日常行為入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注重正向引導,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正向引導即讓學生多做一些好人好事,在這些正能量行為的引導下,他們就能自主自覺地約束自身行為,從而降低違規違紀行為的發生概率。為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從簡單的生活實例入手,對學生進行正向引導并及時滲透法治觀念和法治知識。如:現代很多的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為了買游戲裝備或者為游戲主播刷禮物,往往會以各種理由向父母索要金錢,甚至去偷去騙,這就是典型的缺乏法律意識的表現。偷騙金錢的行為是具有嚴重錯誤性的,如果不加以糾正,學生往往會犯更加嚴重的錯誤,不利于學生社會主義核心思想的養成。如果教師在這時給予學生適當的法律教育,學生就可以在本質上認識到錯誤的嚴重性。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當學生犯類似的錯誤時,必須給予一定程度的懲罰,讓學生真正對錯誤做出檢討與改正,從而培養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結語
綜上所述,道德教育重在端正學生的思想狀態,使之成為品德高尚之人,并時時刻刻注重自身的行為舉止,懂得自省自律。而法治教育重在讓學生明白社會規則,使之成為遵守社會規則之人,心中始終以法律為準繩,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只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融入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當中,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