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琳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獲取的主要途徑之一。同樣閱讀題是檢驗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載體,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實踐能力。對于小學六年級學生而言,已經具備相當豐富的語文基礎知識,可以進行自主答題,把握題中含意。但為了奠定初中語文學習的基礎,仍然需要優(yōu)化語文教學策略,提高學生閱讀題答題能力,增強閱讀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題;六年級;策略
閱讀是個體獲取知識、認識社會,以及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和素養(yǎng)。在教學領域,對學生閱讀能力和素養(yǎng)的衡量主要通過閱讀題測試,這也是應試教育思想下最受教師歡迎的測試形式。小學六年級作為小學教學階段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對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受到了高度重視,學生閱讀題答題情況將直接指向教師教學效果與學生未來語文學習發(fā)展。為此,優(yōu)化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題教學策略,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和應答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學語文閱讀題命題方向分析
(一)文本類型上更加偏重于文學性和連續(xù)性
結合當下小學語文六年級閱讀試題文本類型分析發(fā)現,其中文學性文本占據文本總數的將近90%,特別在期末和期中考試試題上,閱讀部分的選文編排大多注重情感和精神層面,這一點從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就可以看出,六年級語文教材中大部分課文的閱讀內容都以魯迅、老舍、朱自清等名家的名篇為主,此種導向讓語文教師或教研員更多地將注意力放在文學性讀物上,閱讀題設計也更加向文學性靠近,重點體現材料內容的思想性,而外在特征上則具有明顯的連續(xù)性。
(二)閱讀題型側重填空和簡答題,注重讀寫結合
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題型包括填空題、選擇題、簡答題、讀后感、仿寫題等,閱讀題型比較豐富,有利于全面考查學生閱讀能力。其中更加側重填空題和閱讀題,一方面鍛煉學生閱讀思維,另一方面鍛煉學生概括能力。此外,部分閱讀題型還指向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這類題型在問題設計上直入文本中心,主要讓學生依據自己對文本的解讀,寫出個性化的思想感悟,同時也表現出答案的開放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鍛煉寫作能力。
(三)閱讀能力考察更加注重賞析與評價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閱讀思維,能夠獨立自主地總結文本大意,對文本內容和語言進行基礎賞析與評價。為了強化這方面能力,閱讀題在考察設計上更加向賞析能力與評價能力強化靠近,注重學生對文本形式和內容做出個性化解讀,促進學生閱讀知識與技巧的遷移,并為寫作奠定基礎。
二、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題教學策略
(一)結合文本類型,豐富學生閱讀思想和情感
結合上述分析得知,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題在文本選擇上更加注重文本性,而且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連續(xù)性文本。實際生活中學生不可能只接觸文學性文本,還包括應用性文本。因此,在日常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教師要結合具體閱讀文本,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獲得間接生活感悟的同時,提高閱讀題應答能力。首先,優(yōu)化閱讀文本的選擇。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增加文學類閱讀文本的選擇,重點講解教材中文學性閱讀文本的賞析,解讀語言特點和思想情感,提高語文解讀和分析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問題解決能力,提升閱讀素養(yǎng)。此外,教師還要適當增加偏實用性的文本,像表格、說明書、廣告牌等,讓學生將語文學習中內化的知識與情感轉化為現實需要。比如,學習《詹天佑》一課時,可以設計閱讀題讓學生畫出“人”字形鐵路線路示意圖,并談一談火車爬上陡坡的方法。通過該閱讀強化學生概括和知識運用能力,其次,豐富文本類型,包括說明文、報告、新聞、傳記等,擴展學生閱讀視野的同時,開闊學生閱讀題思考思維,提高答案的深度和廣度。
(二)采取多元化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題設置的目的是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考察,其中最重要的是閱讀能力,只有擁有較強的閱讀能力,才能從閱讀文本篩選有價值的信息,并將其整合為問題解決依據。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采取多元化教學模式,不同類型的閱讀文本應用不同的模式進行教學,注重學生語文知識獲取、閱讀能力提升以及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以文學性閱讀題教學為例,往往是由對名家名篇的賞析與評價,因此可以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首先讓學生進行段落的整體閱讀,其次結合重點語句品味其中意蘊,緊接著體悟寫法,理解運用,最后從段落文本中提取信息,并運用信息解決閱讀問題。除了以上教學模式外,還可以采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一再讀課文,提取信息一語言實踐的模式。從不同角度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引導學生會閱讀,會答題,發(fā)展閱讀題答題思維。
(三)加強答題方法與策略的指導,提高教學有效性
小學語文閱讀題答題方法和策略與閱讀教學方法如出一轍,無外乎包括精讀與感悟、賞析與品評、口頭與書面實踐等,其中涉及的答題能力包括提取信息能力、概括與解釋能力、欣賞與評價能力等。在教學實踐中要創(chuàng)造性的設置條件讓學生多讀、會讀,并說出自己的感悟,能夠圍繞重點話題、重點詞語或者關鍵句子,對閱讀內容進行賞析與評論。比如,在《懷念母親》閱讀題中,在教學指導過程中,首先初讀課文內容,理解文章大意,其次從“母親”所代表的兩個特殊含義體會不同情感;最后,抓住“也”字賞析語言的運用,折射出祖國母親與自己的母親同等重要。由此一來,提高閱讀題教學有效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題是檢驗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形式。為了提高閱讀題測試價值,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結合閱讀題設計類型與考察重點,優(yōu)化具體教學策略,通過選擇不同閱讀文本類型,豐富學生思想情感,采取多元化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加強答題方法與策略的指導,讓學生切實掌握有效的閱讀題答題測題技巧,提高語文知識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