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帷婕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歷代青年在歷史演變和現代化建設的使命擔當中所發揮的主體性,做了一系列重要的論述,形成了習近平青年主體性思想。該思想從實踐角度深入分析了青年實現主體性發展的現實途徑,那就是首先要投入社會實踐,實現人生發展的質變;在此基礎上超越自我,實現人生的升華。習近平青年主體性思想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實踐理論在新歷史時期的創新闡釋和發展。
關鍵詞:習近平;青年主體性;創新實踐
在哲學領域,人的主體性是人作為實踐主體在與客體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本質特性,必然要經歷主體意識從低級覺醒到高度自覺、主體能力從一般水平到質的提升、主體地位從受動性到主動性的轉變過程;作為認識和實踐的主體,人的認識和實踐能力在主體性發展的前進道路上也必然會是一系列量變與質變的演化。青年主體性思想的底色是主體對客體的改造實踐作用,在這一過程中,客體按照主體的愿望發生變化,主體性得到升華強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結合自身經歷和時代需求,圍繞青年和青年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形成了具有時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習近平青年主體性思想,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主體性哲學的豐富與創新。青年主體性體現最鮮明的階段就在于從自我自然的“小社會”進入異己陌生的“大社會”。青年時期既是整個人生承前啟后的段落,剛剛剝離了兒童少年的自在懵懂,即刻經受“大社會”的鑄造磨礪;又是個體心理演化的“二元階段”,他必須先接受陌生的事物為自己的一部分,再適應社會要求成長為具備實際才能的人;還是個人主體性演化的轉折期,身后是現實力量對主體性的壓抑打擊,眼前是自覺奮斗實現自強的廣闊天地。從個體角度來看,當代青年在生理上生長旺盛、精力充沛、喜動惡靜,在心理上思維敏銳、多感善變、接受力強。從群體角度來看,當代青年既代表著社會上最活躍的一部分,是新時代的代言人,新知識的儲備軍,新期望的承擔者,新任務的踐行者;同時青年又是社會集體中最需要被教化指引的“新人類”,最需要社會共同努力去幫助的弱勢群體。因此,可以說青年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也是主體性接受考驗與強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青年究竟應該怎么做呢?習近平在繼承馬克思主義主體性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把握主動,自覺投入社會實踐,實現質變
未知的現實世界對青年而言是一種對立力量的存在。青年能動性較強,自我意識強烈,在自身認識現實和改造現實的能力都不足以應對理想與實際的落差時,要主動探索、正確認識與協調主體和客體的關系,積極從事社會實踐活動,把所得學識化為改造世界的力量,從而達到個人主體性的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在《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中提到,剛到梁家河插隊時,擔心鄉親們不能容納自己,少年舉目無親倍感孤獨。但他沒有被前路未明的現實力量壓制住個人的主體性,對未知的生活心懷抵觸情緒,而是選擇自覺接受艱苦生活的考驗,過了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尤其是過思想關,下鄉插隊的他隨身帶了滿滿幾大箱的書,白天勞作間歇要抽空翻閱,晚上睡前也要挑燈夜讀,經常與知青室友們討論。豐富的知識積累和主動的內在反省,為他在現實中的主體性自失的苦惱鋪墊了一條覺醒道路。他與鄉親吃住一起,勞作一起,從農民身上學到了“實事求是、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從底層做起,從難處做起,在現實的認識和實踐中,改變消極接受外物支配的被動地位,主動借助于客體的作用,實現對自我本質力量的改造,讓鄉親們真正地接納了自己。他說:“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闭窃诹杭液拥闹鄽q月,讓他錘煉了意志,堅定了信念,探明了方向,完成了主體性在認識和實踐上從自失到自覺的飛躍。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表達了對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他指出,“展望未來,我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彼猛醢彩u價唐朝張籍之作品的詩句:“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以自身感悟向廣大青年諄諄教誨:青年的前途一片光明,但人生并非一路坦途,在面對艱難選擇時,當代青年要主動以正確的三觀來引導方向,自覺選擇以吃苦代替安逸,用奉獻贏得高尚,“變挫折為動力,用從挫折中吸取的教訓吸取人生,使人生獲得升華和超越。”不做命運壓迫的奴隸,在逆境和磨練中意志益發堅定的人,才能真正強化自己在與客體交互影響中的主體性, 實現主體性演化過程的飛躍。
二、超越自我,引領實踐,實現升華
第一,青年要想超越自我首先就要腳踏實地、獲取真知。作為能動的主體,人是“既能思想又能行動的存在”。人在面對自我與認識和實踐客體之間的矛盾時,不僅會被激發出強烈的自發性沖動,自覺反省自身與現實,還能通過主動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來增強主體的實力,以理性遵循客觀規律、正確認識事物本質,在對客體辯證否定的動態發展過程中,使個體主體性得到進一步增強。青年時期是青年主體與一切外部客體互相產生劇烈激蕩作用的時期,也是人一生中追求真理提升實力的“黃金時期”。古往今來欲成大事者,在青少年時期便要耐得住懸梁刺股的寂寞,經得住聞雞起舞的艱辛。習近平總書記在與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曾說過:“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廣大青年要自覺加強學習,不斷增強本領?!痹谑糯髨蟾嬷懈且浴扒嗄昱d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論證了青年自強的重要性。青年處于人生最好的時間段,對知識要有“海綿吸水”般的渴望,既讀有字之書,也讀無字之書,知行合一,豐富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提升對客體把握的能力,才能不負重托,完成使命。
第二,青年要想超越自我就要敢于開拓進取、銳意創新。“生活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而是將更多機遇留給善于和勇于創新的人們?!比伺c動物最重要的區別在于人類能進行動物所不能的創造性活動。在《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中,明確表示要“激發青年的參與熱情和創造活力,引領青年勇開風氣之先、走在時代前列”,黨和國家支持搭建并優化青年創業培訓平臺、創業孵化平臺、創業融資平臺,完善創新創業和權益保障政策,以鼓勵青年積極投身創業實踐。青年主體性最鮮明的底色應該是能動性和創新性。青年要充分發展發揮創造能力,通過自己建設性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來改變客觀世界,使其往既能更好地體現個人價值,又能實現集體價值的方向不斷發展,這正是青年大道自我實現的必要條件。
第三,青年要想超越自我就必須有濃厚的人民情懷。要使社會革命得以實現,既要遵守客觀規律,具備“實行全面變革的物質因素”,又要具備能動因素。革命群眾既是革命的物質因素,又是能動因素,即作為歷史主體的人的能動作用。“當代青年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投身人民的偉大奮斗?!比嗣袷鞘澜鐨v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只有取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才能最大化地獲得自我發展的廣闊平臺;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順應時代潮流,聽從民眾呼聲,才能順利到達理想的彼岸。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好人生的“第一??圩印?,“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當代中國青年歷史性地承擔著復興中華民族的時代使命,其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個體是否具備“共產主義道德”,將直接影響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
參考文獻
[1] 郭湛.主體性哲學——人的存在及其意義[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20-55.
[2] 習近平.我是黃土地的兒子[N].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214/c1001-26567403.html
[3] 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M].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277.
[4] 習近平.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共產黨員網,2016-04-26.
[5]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M].中國政府網,2017-04-13.
[6] 習近平.致全國青聯十二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六大的賀信[N].共產黨員網,2015-07-24.
[7] 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人民日報,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