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下很多獨立學院都開設了影視鑒賞選修課,但影視鑒賞選修課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都普遍存在著諸如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模式趨同單一等困境,以致課堂效果欠佳,因此要提高教學實效,必須要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將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法為載體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深度融合,探求影視鑒賞選修課程改革的新路徑。
關鍵詞:傳統教學觀;任務驅動法;翻轉課堂
當下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很多獨立學院都開設了影視鑒賞選修課程,加強影視教育是進行審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獨立學院相對于公立學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背景下,更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在獨立學院開設影視鑒賞選修課程,并且依照學院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也是非常必要的,這對提升大學生的藝術審美與鑒賞能力等都將具有重要意義。
影視鑒賞課程作為一門普通高等院校的藝術類選修課程,其目的在于通過影片的賞析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其體驗藝術魅力,激勵情感。影視鑒賞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優秀影視作品的藝術欣賞活動,讓當代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鼓舞和啟迪,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影視藝術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發揮,以利于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當前國內高校的影視鑒賞選修課程基本上都是以“影片欣賞+簡要分析”這種傳統的模式進行教學,這種模式存在著諸多課堂教學方面的缺點和不足,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學內容過于隨意性。不少高校在影視鑒賞選修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完全是由授課教師站在自己既定的角度上去選擇上課的教學內容,存在較大的隨意性。
第二,觀念陳舊、方法單一。很多開設影視鑒賞選修課的高校對于這門課程的性質認識不清,授課教師依然秉持陳舊的教學理念,以為高校非專業的影視鑒賞選修課無非就是組織學生看些電影,然后做個電影分析,或者讓學生寫個電影短評。“看電影”是教學的主要手段,學生選擇該課的理由就是能在課堂上看大熒幕的電影。內容單一,導致課程缺乏新意,吸引力不強,并且學生的“觀影”往往也是盲目的,只是選擇他們喜好的電影。學生觀影完后,等到下一節老師講電影的時候,往往也已經淡忘,不會在意去聽,長此以往,學習流于形式,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和交流,導致課堂效果不佳。
第三,選課班級過大,教學效果較差。以本校作為一個獨立學院影視鑒賞選修課為例,選修本課程的班級人數在130人左右,這種大班型的教學效果不佳,開展課堂的難度也相對較大,很多學生選修本門課程,只是為了修得學分而簡簡單單地選擇這種略覺輕松的課程。
第四,學生課堂參與度不夠。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占據教學的主導,學生則在處于被動聽講的地位。學生對課堂互動環節輕視,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甚至當有一部分同學在參與環節講述電影時,而其他同學也都沒有認真去傾聽,而導致課堂收效甚小。
因此,高校要加快對影視鑒賞選修課程的重視,就必須創新信息化教學與學習方式,提升個性化互動教學水平,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教育觀念的變革,創新教學模式,是必須去積極探索的一條教學改革之路。
“任務驅動”的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富有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與好奇心的情景為基礎,以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的任務為載體,使學習者在完成特定任務的過程中獲得知識與技能的一種教學法。因此影視鑒賞選修課程在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上,可以根據任務驅動的教學法,引導學生對課程進行提前的準備,通過合作探究、小組討論交流等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根據課程的教學目標,在具體的實施環節上,首先,要把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為一個個課前小任務,讓學生在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技能,激發動力。其次,在執行“任務驅動”法的時候一定要創造任務情境。通過創設情境,更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進來,然后再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交流習,鼓勵學生協作學習,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學習,教師要適時引導組織小組交流討論,彼此轉換角色。比如在該課堂上我會讓學生以3—4人為小組課下制作觀影分析PPT,等到下次上課時,讓學生參與其中,上臺講述和展示自己準備的成果。最后是效果評價。教師要適當地對學生的上臺展示的效果進行評價,對于學生是否完成當前問題的方案與結果進行評價,對上臺展示的同學進行精心的指導,包括PPT設計、語言表達、上臺儀態等細節。
與此同時,翻轉課堂又作為一種新型的技術促進教學績效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充分體現了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路就是:將傳統課堂中的知識講授放到課外由學生提前準備和自學,然后有學生主導進行展示試講,教師在一旁進行點評和分析,這正好與“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不謀而合,都是給予學生更多課下準備的環節,該課程是讓學生準備一些關于電影的鑒賞知識,從某一個層面對電影進行分析和展示,比如對某一部電影的討論,教師在旁邊只是一個點評者的角色,翻轉課堂模式就是師生進行互動交流的時間變得更多,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翻轉課堂模式可以使學生更加靈活自由地安排學習時間,但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自主性要求較高。因此,讓學生在任務驅動的帶動下,提前讓學生對每節課要鑒賞的電影提前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帶著一些問題和鑒賞的角度去欣賞電影。
另外,就是要有效果評價環節。教師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適時指導,課后教師要針對性地對學生的ppt講解效果和優缺點進行進行效果評價,對學生是否完成當前問題的解決方案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這樣才能促進學生不斷進步和成長,通過合理的課程規劃來使學生保持長久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因此影視鑒賞課程教學不能只限于課堂講授,還要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獨立完成能力。通過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更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能進一步強化學生學習的任務意識,因為課堂討論和展示的環節,是其期末平時成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準備的是否充分,將會讓其他同學和教師有真切的感受。學生通過收集電影知識素材,查找文獻資料,制作影視鑒賞PPT,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會學習到很多知識,進一步加深對電影鑒賞知識的理解。
總之,把影視鑒賞選修課程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性的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使實踐性的教學環節成為運用和檢驗理論學習的標尺,根據該課程的特點,要積極創造條件使學生能積極主動起來,培養其鑒賞電影的思維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影視鑒賞教學不能只限于課堂講授,還要積極創造條件使學生能進一步動手、動腦、動口,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能力,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學中通過提出問題,使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都處于積極的狀態,以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培養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再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的實踐性,引導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真正做到把知識轉化成能力。基于任務驅動的學生課前準備與翻轉課堂的具體實施相結合,積極探索影視鑒賞選修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平臺,使影視鑒賞選修課程教學實踐化,才能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云波.普通高校影視鑒賞課教學改革初探[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04).
[2] 李陽,李桂芝.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影視鑒賞課程中的應用[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6).
[3] 藺丹.基于任務驅動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經貿實踐,2017.
基金項目:文章系河南大學民生學院學院教學改革項目資助計劃,基于任務驅動的高校影視鑒賞選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的成果,項目編號:MSJG2017015。
作者簡介:王俊杰,男,河南信陽人,河南大學民生學院,碩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