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日成
摘 要 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尤其在我國經濟貿易以及各行業都在逐漸走向國際的背景下,更需要對企業預算面臨的問題進行整理探討,尋求一個可行的改善計劃,增強企業綜合應對能力,同時解決當前國內各領域企業發展存在的困境。對于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企業存在的難題主要集中在專業基礎相對薄弱,缺乏統一有效的系統管理機制。對此,企業應該嚴格明確措施,聘用專業人才從基礎層面構建對應工作體系。另外,從預算執行角度來看,國內企業存在執行力低下、執行效果不透明的問題,需要對人員專業素養、職業道德進行提升。預算績效問題也是企業必須關注的問題。要取得全面預算管理的效果,企業需要妥善協調職能部門在預算方面的功能交叉,保證各部門之間權責明確;同時設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才能夠構建起全面、有效的預算管理系統。對于國內企業的發展而言,這也是最能夠改善經營狀況和應對國際化發展預期的有效措施,對企業社會經濟效益和國家發展都是有益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 企業管理 全面預算 管理困境 對策探討
當前經濟態勢下,市場經濟的競爭狀況日趨激烈,企業之間希望通過不同的產品優勢以及發展道路獲得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因此,企業勢必需要對自身的生產計劃以及研發有一個統籌的規劃,尤其對預算資金以及各方面的運作步驟有充分的重視和目標指向性。這既是為了給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也是符合當下企業運作的總體形勢。我國企業當前在預算管理方面面臨的困境主要集中在預算內容科學性不到位、管理過程的方式方法不符合實際需求等。因此,企業需要從實際環境出發,解決在運營中的實際問題。這才是增強預算管理效果的關鍵。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和作用
要了解全面預算管理,首先需要從其基礎概念出發,更要進一步了解其產生作用的方式和具體意義,才能充分有效地對這一管理方法進行運用。從宏觀角度來看,企業預算管理主要通過在目標時間范圍內對企業發展所需的資源以及產品所能產生的預期價值進行估算,進而對生產資料進行合理分配后投入生產,形成合力有效的預算目標系統。企業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要保證按照預算管理的內容進行操作,保證實現目標與資源消耗之間的平衡。通常這一計劃的時間周期以一年為限度,對企業發展起到有效規劃的作用,對企業順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優化資源配置
預算管理首先需要對企業的產能以及生產資料進行有效的了解。在年度計劃過程中,預算首先集中在生產資料的配置采購以及生產人員的待遇標準方面。在這兩部分的主要支出完成后,針對不同行業市場上可能存在的浮動變化進行預估,以往年市場行情的浮動范圍結合當前市場狀況進行分析。必要情況下可以通過當前較為流行的大數據計算方式形成統一的數據模型,根據預估形式進行資源配置的有效分配。
在生產過程中也應該充分重視預算管理對生產環節的規范性,避免物料的浪費,著重提升良品率以及生產效率,使二者之間達到一個相對的平衡。在這一問題上,可以通過細化管理手段,落實責任考核制度明確生產崗位的具體權責后,使預算管理真正在每個環節都得到落實。
(二)加強企業內部各部門間的溝通和協作
在基礎的資源配置完成后,生產環節需要的各個部門之間也要作為重點的預算管理內容進行規劃。因為生產部門之間存在前后工序以及產品對接之間的關系,如果溝通協作的效果不得當,那么對產品生產的全過程都會產生負面影響。首先就是產品質量在不同環節的對接上容易因為生產規格以及技術標準不一致出現質量差異,良品率就會受到影響。
同時,在各部門協調過程中消耗的時間成本也會導致企業整體的運作效果被削弱。所以,在預算管理過程中明確權責的另一個目標就是保證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在工作過程中充分溝通和相互協調運作,避免彼此之間的溝通問題影響企業整體發展和產品生產。
(三)監控目標達成
對預算管理的過程,企業管理部門和上層管理者還應該制定相應的監控體系,包括分階段目標以及時間節點等內容的設置,使生產計劃更加具有規范性和限制性。不同的生產環節也能以此作為依據對自身的生產效率進行監督,如果能有效達成監控目標,那么在預算管理的年度計劃中就能充分有效地解決延誤工期和時間上的拖沓性問題。
(四)績效考評的依據
在有嚴格的監控體系的情況下雖然能保證較高的工作效率,但對工作人員的情感體驗也有一定的折扣。所以,在這一方面也應該從預算管理的角度予以考慮,通過績效考評以及獎勵制度,針對不同的生產部門以及工作性質劃定對應的生產評定依據,使每項工作任務都有可以依靠的評測標準。對工作人員來說,這種相對嚴格的考評體系既能促進其在生產過程中的專業性和規范性,更能產生足夠的激勵性質,使其在生產過程中的積極性和關注度得到更大的提升。所以,預算管理的方案應該充分重視對績效考評依據的選擇、管理方法,提升企業管理效果和發展狀況。[1]
二、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要理解當前國內企業對預算管理上的缺失,還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了解我國的企業運作特色。小微型企業的發展速度加快,使部分企業過分注重眼前市場的利益,缺乏長遠的發展目光,因而對全面統籌過程中的預算管理問題缺乏足夠的重視。因為相關專業人才的缺乏,導致國內預算管理市場存在較大的缺口,企業之間人才交流的相對閉塞性也使這種狀況一時間難以得到改善。因此,我們需要從實際運行角度出發,對預算管理問題存在的弊端進行整理歸納,選擇正確的方法予以處理。
(一)預算管理基礎薄弱,預算編制缺乏系統管理
預算管理能力需要從基礎層面以及系統層面入手解決。基礎層面指的是不同的企業生產部門之間對預算認知的全面認識,而系統管理則從預算管理的綜合角度出發是否能統籌出一個具備足夠可行性的方案。企業一直強調規范經營和管理,制度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總體管理基礎工作不牢,缺乏統一的長遠規劃,工作的前瞻性不夠,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缺乏應變措施,導致工作較為被動,行動隨意性較為明顯。這兩點直接決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做出的發展計劃是否能切實得到落實和運行。目前,國內企業的預算編制相對較少,這是一個普遍的狀況,而且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所以在實行過程中必然存在多樣化的問題,尤其是制度專業性方面更是存在較大的缺失,需要充分改善。
(二)預算執行反饋不及時,預算分析不透徹
在制定基礎預算計劃后能否在基礎層面進行貫徹落實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當前,我國企業運行存在上傳下達不及時、上下溝通缺乏效率性的問題,導致上層的預算決算已經完成,而下層應對人員并未得到及時通知,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自然難以做到及時反饋突發狀況。另外,人員的專業性與否對理解預算管理的具體目標也會產生影響。因為部分人員在生產發展的過程中無法以和管理人員同樣的長遠視角進行統籌規劃,所以對預算管理計劃的理解往往難以跟上形勢,需要在不同部門之間協調溝通,并且以培訓和會議的形式加強預算管理方法的具體目標通達性。
(三)預算績效考評缺乏科學性,監督機制落后
預算管理本身是現代企業經營運行過程中逐漸出現的一個分支。對我國企業管理者而言,如果沒有專門進行企業管理課程的培訓,那么對這一理念的理解首先就會存在不到位的情況。作為企業戰略實施的保障性計劃預算管理,必須和實際生產環節有足夠緊密的聯系,才能避免企業的預期目標和實際生產效果存在脫節的問題。但目前,我國企業在預算管理問題上缺乏全面和科學的工作方法,尤其對市場經濟的實際狀況調研和了解不足,往往是上層決策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才能發現和實際情況不符合的問題。
三、加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對策措施
對于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需要從多角度多方面入手。首先,公司的管理層應從上至下逐漸普及對企業預算管理的認知,增強預算管理在企業中的認知效果。在企業的預算管理方面,要充分結合自身能力以及預期目標,設定可以完成的戰略發展方向和階段,保證預算管理和實際企業運行狀況相對應。其次,在預算管理過程中,要多注重新技術的應用。例如,當前市場分析使用大數據技術已經具有足夠的普遍性,在預算管理的制定上也可以根據行業產業的總體發展態勢進行數據的分析匯總,再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效果設定一個可以預期的目標,避免計劃和實際狀況脫節。最后,在功能分設上,應該充分考慮企業的部門規劃,將功能性部門的職能職權充分落實到位,保證其在成本預算符合標準的情況下將工作做到最佳的效果。
(一)夯實預算管理基礎,強化預算編制系統管理
對企業運作而言,預算管理注重基礎不僅是在生產部門的規劃上做出舉措,更要對預算編制管理系統進行足夠的整編和優化。尤其對于生產數據的整理匯總,應該從各個部門的實際工作角度出發,不漏過任何關鍵的數據信息。這樣在預算制定和管理過程中得出的數據分析統計結果才能最符合企業的實際狀況。[2]
另外,強化預算編制系統管理需要從人才引進的角度進行工作提升,尤其要引入統計學專門人才,增強不同行業企業之間的預算管理科學性。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夯實預算管理的基礎,達到強化系統管理效果的目標。
(二)構建完善的執行反饋制度、預算分析制度
對于企業職能部門、生產部門的協調和工作執行效果,應該進行充分有效的統計,避免任何數據的遺漏和缺失。在這一點上,應該設立對應的工作制度,尤其是不同班次的生產人員在交接班過程中應該留存有效的文字記錄,細致匯報自身的工作內容以及階段成果。這樣才能在反饋過程中給出具有參考性的結論。
同時,在預算分析過程中,這種有效數據的功能也能充分發揮出來。如果數據本身和生產效率都有偏差,那么以此為依據制作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也會相應出現偏差。所以,執行反饋問題應該從企業的各個環節入手,將通達意識落實到各個層面,保證任何一個層級的企業工作人員對此都有充足的認知。
(三)建立健全業績考評體系、監督機制
對于運作機制的管理,既需要將全面預算管理深入宏觀層面展開,同樣也需要在微觀層面進行有效的處理。有效解決管理職能氛圍成本預算中心和費用統計中心存在的缺陷問題,通過成本預算對產品生產需要的物料以及人工成本內容進行統計,隨后有效解析,使成本比率以及市場趨勢狀態得到清晰的體現。[3]
而在費用中心進行預算處理,主要將生產銷售的全部環節包括利潤內容也計算在內,對于同期的資源調配、產入產出的比率都有更為清晰的認知。另外,在費用中心可以根據不同時間段的生產特點采用相對應的預算方法,為后續工作的展開提供相應的方案。
除此之外,還應該建立行之有效的監管機制,畢竟預算方案的設定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事務。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企業工作人員都應該投入足夠的工作熱情。但在實際運作環節,工作人員難免存在疏漏問題,所以需要來自第三方的監管。在企業內部設立專門的監管機構也有利于對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存在的回扣問題予以充分的解決,避免發生企業利潤分配不均的情況。
以科學有效的監管體制為輔助的全面預算管理方案,再配以合格的績效考評方式才是勞逸集合、松弛有度的企業管理方法,也才能在企業運作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發展動力和科學有效的規劃方法,將企業的預算管理方法在實踐經驗中進一步科學化、有效化。企業總結出的經驗也可以作為成功范本在行業內進行推廣學習,提升不同企業之間的合作進步效果。[4]
預算考核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分層考核,除對各預算責任部門考核外,預算責任部門還要對本部門預算責任人考核。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依據公平的考核結果有二次利益分配的權力。預算獎懲方面實行獎懲并存,獎罰分明,通過獎罰兌現來引導員工的日常行為,告誡員工有所為和有所不為。
四、結語
企業預算管理在企業發展以及未來規劃的過程中不僅是極具代表性的方法,而且也是企業在資源配置以及生產力分配過程中的一種合理體現。把握得當,將預算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對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完成效果具有積極的作用。同時,科學化的管理機制一旦形成對應的體系,那么在后續的操作過程中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企業在新的歷史狀況以及經濟形勢下的可持續發展也能被確切地完成和持續下去,對國家、社會、產業的發展都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為金保信社保卡科技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袁華.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困境及對策探析[J].中國市場,2019(24):91-92.
[2] 李艷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困境及對策探討——以s公司為例[J].中國商論,2019(16):132-133.
[3] 郝秋潔.淺析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9(01):41-43.
[4] 宋雪寒.現代企業預算管理面臨的困境和對策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9(10):71-72.
[5] 許巨瀾.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對策建議與案例解析[J].管理觀察,2017(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