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所以英語教育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小學英語教師也應該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的時候,重視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而教師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認真的分析英語的核心素養,并根據學生實際學習英語的實際情況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而學生的學習品質得到有效的提升,有助于學生更高質量的學習英語知識,從而有效地提升小學英語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英語思維品質;策略研究
【作者簡介】陳珍珍,福建省晉江市華泰實驗小學。
在小學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讓學生的英語思維得到充分的發展。但是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很難滿足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需要,所以,教師應該積極豐富英語課堂的內容,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并抓住一切機會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而在實際的英語教學課堂上,許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提升小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重要意義,以至于一直無法有效地提升小學英語課堂的效率?;诖?,本文將對核心素養下促進小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發展的策略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重視在英語課堂上激活學生的思維
教師想要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上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就應該巧妙的情景教學模式引入到實際的英語教學課堂上。生動形象的情景教學模式不但會大大地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而且能夠有效地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上,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沒有多大的興趣,所以,教師在創建情景的時候應該將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到情景教學中,等到學生興趣達到一定程度以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從教學情景中尋找并學習英語知識,這能有效地促使學生對教學情景的英語知識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讓學生的英語思維得到有效的發散。此外,由于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思維方式并不一樣,所以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采取分步的方法將英語知識呈現在教學情景中。
二、了解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培養學生多元的思維能力
教師想要在小學的英語教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了解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小學階段低年級的學生往往是形象思維為主,而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形象思維也會逐漸向邏輯思維轉化。所以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課堂的時候,要注意根據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針對性制定思維教育培養方案。這就需要教師深入的了解學生思維所處的具體階段,如果學生的思維處于邏輯思維萌發的初期,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就要重視使用視覺教學啟發學生的思維。這個階段學生通過視覺接受地信息在經過大腦處理之后,會成為學生邏輯思維的印記,這對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教師在帶著學生學習三年級下冊的英語教材中的《Module2 Unit 1 Theyre monkeys》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會“Theyre...”的英語句式,并讓學生熟練的認識動物園里各種各樣的動物。這時,教師就可以將視覺教學模式引入到教學課堂上,將課文中不同的動物印在圖片上,借助多媒體將圖片呈現在學生的眼前,這會大大的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對學生有效的理順動物圖片和英語句式之間的關系,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此外,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多元思維能力,這不但對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而且對學生運用多元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這種思維的時候要注意抓住一切機會,開拓學生的視野、發散學生的思維,這有助于學生從傳統的思維模式中跳脫出來擁有更豐富的想象力。而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需要教師將問題導入的教學模式設計到英語教學課堂中,并給學生留出足夠地對問題思考的時間。例如,教師在帶著學生學習三年級下冊的英語教材中的《Module3 Unit 1 I like football》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設計英語教學內容的時候設計一些問題導入這節課的學習,而學生也會根據教師的問題產生自己的思考,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以此來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想要在核心素養下有效的培養小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就需要不斷地對傳統英語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不但要積極地在英語課堂上創建情景教學模式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而且要深入地了解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設計出適合學生思維發展的教學內容,并且要重視開拓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從傳統的思維模式中跳脫出來,以此培養學生多元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曉萍.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運用繪本教學的途徑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34):102-103.
[2]周紅娟.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 2019(35):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