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社會是科學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無所不在的時代。信息技術是有效的社會生產力,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投入使用極大地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拓寬了教師的教學內容。而小學英語的分層教學是針對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因材施教提出的一種教學方法。將信息技術和小學英語分層教學相結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分層教學變得具體可行。同時更要清楚實際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變化,才能更好地組織開展實施。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英語;分層教學
【作者簡介】翁婷,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學校。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投入和應用,在豐富教學資源的同時帶來了更多的便捷。改變了以往的教學環境和課堂氣氛,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同時能夠刺激學生的主動參與,改變了被動低效的學習狀態,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力,為小學英語的分層教學和學生的全面進步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由此可見,利用信息技術組織英語分層教學,已成為適應學生個體差異、落實因材施教理念的有效途徑。
一、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
在我國傳統的課堂教學中,過分強調了教師授課的地位,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水平不一,難易接受程度不同,很難照顧到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忽視對學生英語實用性的練習,不能使學生真正開口表達交流,“啞巴英語”存在的歷史已久,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實用要求。
二、信息技術下小學英語分層教學的意義
1.分層教學能使教學活動實現授課分層。分層教學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根據每位學生自身真實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設計不同層次的教案,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因此能使教學內容較好的適合每個學生的要求。使每個學生得到適合自己最好的發展。對于成績好一些的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和研究;對于學習暫時差一些的學生,可以利用多媒體生動有趣同時內容較淺的知識來激發英語學習熱情,扎實英語基礎,在一些小的成績提升中使他們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的目的。
2.可以更加全面合理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如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也應該是全面而有針對性的。摒棄按成績排名的單一落后方式,在分層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標準進行評價,使師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優劣利弊。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和教學評價還是應該以鼓勵和引導為主,信息技術可以迅速而清晰地使各層次學生的優劣勢分析出來,是每個人都認識到自己最有利的學習板塊和模式,同時規避和克服自己的學習弱勢環節,使每個人在各種層次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最后達到不分層的目的。
3.減輕教師的教學工作,使教學反饋更加及時,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很大程度使老師的教學壓力得到緩解,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增進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同時使學生的學習和問題反饋更加具體、及時,進而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更加主動。在分層教學的模式下,可以使學習水平相差不大的學生在―個層次中學習,他們的知識結構和理解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學習條件基本是相同的,教師能夠更有針對性的進行不同層次英語教學的備課和英語知識點的講授,避免了知識的重復和遺漏,不用再像之前那樣考慮各個層次的學生,既要照顧學習比較優秀的學生,還要照顧學習困難學生。同時多媒體信息技術使英語分層教學活動變得生動,它以色彩斑斕、引人入勝的畫面和動聽逼真的音效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從而讓枯燥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讓學生變得主動去學習,自然教學的氛圍會變得融洽,能夠極大地提高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效率。
4.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環境。學生天生有爭強好勝的心態,尤其是小學生更加渴望成功和表揚,希望拿到好的成績。而分層教學可以刺激各個層次的學生。成績好的分組內學生成績不相上下,都會暗下功夫勇爭第一;而成績相對較差的分組內的學生也想要成功逆襲進入好的分組。這樣一來,全體學生都會在你追我趕的環境中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風氣,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信息技術環境的小學英語分層教學
1.信息技術能夠利用自身強大的媒體庫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大量的圖文影音資源。小學英語的學習還是要以培養興趣為主,利用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引起他們的學習沖動和欲望。2.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所涉獵內容良莠不齊,而小學生辨別能力不足,因此需要教師充當“檢察官”角色,對內容進行檢查和求證,對于不適合小學生的內容要及時地發現和去除,從而避免不良內容對學生的誤導。
2.信息技術環境下能夠為小學英語教學的分層教學提供更多的情境練習,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夠勇敢地開口去說,在不斷地犯錯和反復地改正中獲得不斷地進步和口語表達的終身獲益。對小學生而言,在不自覺間進行的英語發音模仿和口語的表達習慣遠重于課本語法知識點的講解。
參考文獻:
[1]杜燕.信息化環境下的英語分層教學[J].中華少年,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