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東彥
摘? 要:核心素養的提出是對過去教育的一種反思,其圍繞“以人為本”的基點為未來教育提供了一個正確的、可持續的發展方向。結合我國的文化背景和教學情境,我國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放在了一個突出的位置。高中階段的語文教育將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的一重要內容,為提升高中生積極健康的人格、綜合人文素養起到了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中語文? 核心素養? 培育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2(c)-0140-02
學生個人綜合素質提升的關鍵在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語文學科來講,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較強的學科。該學科蘊含著豐富的思想資源,不管是經典的古詩、文言文還是世界名著的摘取對學生的發展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核心,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制定完善的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方案,發揮出語文學科的功能。
1?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之我見
1.1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是對文化的傳承與詮釋
文化傳承與詮釋在高中語文中占有相當一部分的比重,不管是哪個階段的語文學習都是對漢語以及中華文化的學習,這也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當前社會是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文化呈現出了多元性的特點,如何加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如何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也是教師的重要工作。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提高對文化傳承與詮釋的重視程度,可以提升學生對國家、民族文化的認同感,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思想觀念。
1.2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是審美能力與創新能力的結合
高中語文教學同樣擔負著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任務。體驗、鑒賞和創造藝術之美,能夠為學生發展和人格的構建等起到積極的作用,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工作時,教師要以健全學生人格為目標,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文素養,將二者進行融合,達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目的。
1.3 學生的思維和發展是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
高中語文教育教學階段,提升學生的思維是其重要的教育教學目標。高中生已經到了看待事物、對多元化發展有了清醒認知的階段,他們與處在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的學生不同,隨著高中生思維邏輯的發展,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會漸漸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事物。這是高中語文教育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點,這就要求教師要多開展相關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對學生的思維進行系統化的訓練,以此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1.4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培養途徑
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關注學生人格的構建,因為一個健全的人格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甚至是學生的整個人生發展走向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在實際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以優秀的良好傳統文化為紐帶,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整個過程中,教師在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向構建健全的人格方向走,那么學生在發展其綜合人文素養的路上就會走得更遠。
2? 培養高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高中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態度也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關鍵,一個好的學習態度能夠對教師的教學工作起到良好的推進作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高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高度。要使學生能夠在高中階段有一個良好的健康發展保障,能為其人格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就必須要使學生擁有良好的語文素養。高中語文的學習不只是讓學生掌握課本內的基礎知識,教師還應該要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所謂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就是要滲透學生的各個方面,教師要從學生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發,為學生制定合適的發展目標與發展計劃,引導學生走向高標準、高要求。筆者認為,具體的培養途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 重視文化傳承與詮釋,重點培育學生的文化發展層面
筆者認為,將我國的思想文化作為培育學生文化發展層面的基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有讓學生充分了解和學習我國傳統文化之后才能使他們對我國傳統文化抱有敬畏之心,從縱向和橫向上分別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擴大學生文化層面,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高中階段選取的文言文內容較多,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的時候,就要讓學生從根本上理解我國的漢語言文化,并對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有明確的認識,從而加深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識。例如,在教學《離騷》(節選)這篇課文時,要先帶著學生了解這篇課文的結構、大意等,明確屈原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要設身處地地讓學生感受屈原的那種愛國情懷,堅持理想與不堪的現實之間,詩人是如何選擇的,在詩人義無反顧地抵抗命運之后所得到的凄涼悲劇,這中間巨大的感情沖突能夠引起學生的深思。教師關注的不應該只是學生的背誦或對這篇課文的翻譯情況,著眼點更應該放在學生對篇課文的情感理解上,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理解屈原之死的那種悲壯之美,要讓學生明白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所在,以及為什么現代人要毫無保留地去傳承與詮釋優秀傳統文化,再讓學生去接受多元文化的沖擊,這也是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所在。
2.2 結合審美與創新,擴展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層面
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并不僅僅局限于這風景好不好看,怎么評價這張照片,教師起到的還是引導的作用,要讓學生自主發現美之所在。就如詩詞歌賦之美,教師要培養學生在詩詞鑒賞方面的能力。例如,高中語文教材中不乏有古詩詞,語文教師可以單獨抽出一兩節課的時間,舉辦古詩詞鑒賞大會活動,選出幾首體裁不一、背景不同的古詩詞,讓學生展開探究活動,自發討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整個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自己意會,讓他們看看古代詩人是如何用押韻等優美的文體形式去表達的,再組織“古詩我會寫”等活動,為學生發展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質提供平臺。
2.3 沖破傳統枷鎖,引導學生自發探索解題思路
在學生的印象當中,語文學科不管是閱讀理解題還是作文題都有模板可以參考,就像答理科題那樣,套用萬能的公式模板,對閱讀題沒有自己的解題思路,導致答案千篇一律。筆者認為,語文雖然答題思路有規律可循,但是多半還是要靠學生自己的理解,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己去獨立答題,這樣才能發展學生的個性方面。例如,在新學期的開學季或者是今年的國慶節等,教師就可以將此作為作文題目,讓學生去寫《開學第一課》,或是閱兵感受等,這些事情都是學生自己的親身經歷,不會給學生空洞之感,學生就可以自由發揮,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不僅如此,教師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加強解題思路方面的能力提升,教給學生在正確的角度分析問題,理解出題人的出題意義,讓學生不再依賴那些所謂的萬能模板,歷屆高考的滿分作文或是文科狀元的試卷都會有讓人感覺驚喜的地方,這就是教師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體現。當然,以偏概全不可取,這完全可以當作優秀教學案例,可以作為高中語文教師重點研究的對象。也就是說,拓展學生的思維模式同樣也是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路徑之一,它能夠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維方向和價值導向。
3? 結語
一個好的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的人生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若想較好地培育高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就要幫助學生掌握好其實質和內涵,這同樣要求高中語文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經過反復實踐、總結教學經驗,不斷完善教學內容,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教師還要不遺余力地去研究、去探討,并在實踐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提供給學生足夠的自由發展的空間,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高質量的核心人才。
參考文獻
[1] 趙應前.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探究[J].學周刊,2019(30):61.
[2] 康義平.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與培育路徑淺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7):38.
[3] 張東霞.高中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