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峰
摘要: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其中實驗對于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全面落實培養科學素養的目標,具有其他教學內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要尤為重視實驗教學的地位,從而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科學觀念,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本文立足初中物理教學,重點分析實驗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希望為有關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科學素養
隨著新的教育理念的推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其中,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有效方式[1]。當前,實驗教學已經成為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和手段之一,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在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活動時一定要著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一、科學素養的概念
科學素養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能力,它不僅包括科學的思維能力、對事物的認知、足夠的理論基礎,還包括正確的價值觀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2]。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是新課程理念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時代發展、科學技術發展對未來人才素質的需要。物理相對于人文類的學科來說,不僅具備較強的理論性,還需要學生具有探究事物本質的意識,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理論性思維。同時物理實驗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創造力是必不可少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大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力度。科學素養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前期學習活動的影響,只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才能在實驗的過程中,將學習的效果充分發揮出來,并在此基礎上,開拓進取,不斷創新,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產生質的飛躍。
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物理實驗教學認識不到位
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部分初中物理教師還不能正確地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習慣上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教授學生理論知識層面,并通過習題訓練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質量的唯一標準[3]。這就造成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過于片面,更缺乏了實踐出真知的學習體驗,學生的科學素養得不到相應的提升。有些教師甚至采用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來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方式貌似體現了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實則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也嚴重違背了物理教學的規律,使物理學習變得的乏味,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學校對物理實驗教學不夠重視
雖然全市“去大班額化”已然落實,但少數學校師生比還是失衡,再加上專職實驗人員的配備不到位,實驗教學的組織比較麻煩,導致很多老師圖省事,實際教學中隨意地把學生實驗變成演示實驗,把演示實驗變成圖片展示實驗,把做實驗變成做題實驗等等,不一而足。教師用自己的經驗想當然地替代了學生經驗,用自己空泛的說教簡單地替代了學生對概念的自主建構,全然不顧學生的真實感受,導致物理課失去了“物理味”,學生自然學的乏味,更別談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多媒體進入課堂,信息化手段廣泛普及,許多學校盲目崇尚信息化教學,導致部分年輕教師過分依賴于信息技術,經常借助多媒體的模擬實驗功能,讓學生看看動畫模擬了事。由于不重視實物和實際操作,放棄了運用實驗的直觀教學方法,這種看上去“高大上”教學,其實是一種華而不實的做法,很不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
(三)缺乏完善的實驗評價體系
在實際的物理教學中,缺乏完善的物理實驗評價體系。評價物理實驗的方法過于片面,學校往往將評價的重點放在了實驗的結果上,忽視了學生實驗的過程,造成了實驗步驟過于簡單,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不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物理實驗過于形式化[4]。雖然我市早就把實驗操作考試納入中考成績,但很多學校平時并不注重實驗教學,只是在實驗操作考試前幾周針對性地進行突擊訓練,瞄準的是學生的暫時成績而不是學生的能力,效果可想而知,根本無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綜上所述,現階段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還存在著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想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必須從問題出發,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三、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初中物理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具體做法如下:
(一)調動學生物理實驗的積極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讓學生有興趣地學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去認識事物,探究世界的本質[5]。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成功的不竭動力。初中物理教材不僅富有大量的理論知識,還有物理學家發明的勵志故事以及理論應用于實際的例子。而物理理論是依靠物理實驗進行驗證的,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深化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物理知識的熏陶。同時,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改變傳統“一言堂”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過程中來,充分發揮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在實際教學時,學生只有親身體驗實驗的過程,才能更直觀地發現物理學習中的問題,并積極進行改正。只有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翁”,他們才能更主動地學習物理知識,并提高自身的物理素養。例如,在開展“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由生活現象入手,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實驗、動手操作,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光反射的知識,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有效的師生溝通互動
“親其師,信其道”。在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時,師生間進行有效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他們認真觀察實驗的過程,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拓展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在進行實驗教學時,不能“照搬”教材中的內容,要鼓勵學生善于觀察,積極思考,對實驗的現象進行仔細分析,如果實驗現象與實際不符,要積極探究出現問題的原因,此時,教師的引導和鼓勵相當重要,一個鼓勵眼神,一段貼心的話語很自然地就拉近了師生距離。例如,在開展“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先思考再設計,然后邊實驗邊觀察,遇到問題分析討論再優化實驗方案,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三)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品質
“事莫明于有效,論莫定于有證”。初中物理實驗的內容復雜多樣,類型也有所差別。不僅有需要教師演示的實驗,還設置了大量的分組實驗、探究實驗等其他類型的實驗。這些不同的實驗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創造了條件。物理實驗是用來輔助物理的理論知識的,它是為證實理論知識的真實性服務的。因此,在實驗時,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具備求真務實的精神。教師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時,要有針對性地設計實驗的內容,從而讓學生快速融入到教學氛圍之中,讓他們感受到實驗學習帶來的快樂。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形成科學的品質。例如,在講解“光折射規律”時,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這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實驗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要鼓勵學生擺脫前人的觀點束縛,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進行實驗操作,在實驗的過程中,不斷糾正自身的錯誤,加深學生對折射規律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使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內化為積極創新的動手能力,讓學生逐漸形成嚴謹務實的品質,明白遵循客觀規律的重要性,同時,也能打破教材的束縛,鼓勵學生積極創新,用于面對失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素養。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市場上對人才的需求逐漸加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而初中教學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和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對于初中物理教學來說,實驗教學是其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初中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進行師生溝通互動、促進學生形成求真務實的精神,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促進教師教育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葉錦輝.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7,(04):150-150.
[2]賴進港.如何發揮物理實驗教學在學生科學素養培養中的主陣地作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06):88-89.
[3]劉銀苗.基于學科素養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186-187.
[4]王國慶.如何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7,(18):242-242.
[5]黃靈萬.在體驗式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探究[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8,(01):39-40.
(作者單位:山東省郯城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