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



摘? 要:校園足球是學校體育改革的突破口,擴大足球人口規模,夯實足球人才根基的重點。為了擴大足球人口規模,培養校園足球教師人才,中國教育部與德國足協簽署協議合作提升中國的校園足球。淮陰師范學院與恒勝體育和德國柏林足協簽訂了三方合作,也進一步促進中德足球合作實施,助推校園足球運動的大眾化,逐步培植校園足球運動的主體地位。本文應用了文獻綜述、問卷調查法、觀察法等,在分析淮師中德足球學院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揭示了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場地器材設施的現狀、師資力量的匱乏、上課內容的不系統等。建議:增加財政經費的投資、現行教師再培訓和引入專業足球教師人才、與外教團隊簽訂長期合約并制定符合學生系統的訓練方案等。
關鍵詞:校園足球? 中德足球? 淮師中德足球學院? 現狀與建議
中圖分類號:G8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a)-0249-04
中國青少年、大學生體質逐漸下滑,國家隊成績、排名日漸式微引起了黨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關注。足球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大運動,想要提高成績,需擴大足球人口基數規模,著實抓好青訓。從2009年國家體育總局與教育部聯合成立領導小組,頒布了《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校園足球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全國廣泛開展,尤其在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開篇就明確了其為中國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改革方案,歷史上首次從國家層面為足球發展奠定基調,其戰略高度和力度前所未有[1]。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足球水平,2016年,柏林時間11月25日上午,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和德國總理府部長阿爾特邁爾的共同見證下,中德兩國簽署了3個不同層面的足球合作協議,分別由國家體育總局與德國內政部、中國足協與德國足球職業聯盟、中國教育部與德國足協簽署[2]。淮陰師范學院積極響應教育部號召,在多方努力下由淮陰師范學院、德國柏林足協、恒圣體育三方共建,成立中國國內首個中外合作共建的高校足球學院[3],著重在于提高學校的足球氛圍,給學生提供一個平臺予以鍛煉的機會,培養校園足球教練員,填補符合教師資格足球方向教師的不足。
1?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通過對淮師中德足球學院活動開展的現狀科學的調查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以促進中德足球學院活動開展的質量提升。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文以淮師中德足球學院活動開展情況為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綜述、問卷調查、現場觀察、數據統計、訪談等方法,對淮師中德足球學院成立背景相關政策、辦學目標宗旨,場地設施、師資結構、課程情況、師生對足球學院的態度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而深入的調查。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淮師中德足球學院足球場地設施狀況與分析
中德足球學院的開展必須要有場地設施,這是學校開展足球運動的最基本條件。場地是訓練的必須設備,能夠促進一定的技戰術實踐,也能反映出淮師中德足球學院發展的成果。自從中德足球學院的成立,相應的足球器材迅速增長能夠滿足日常教學訓練,淮師現有一片11人制的天然草(場地實施荒舊,無法滿足教學訓練比賽),一片300m跑道內設的人工足球場(草皮經過長時間使用草皮僅剩無幾),20個不同人制的足球門,多個標志桶等相應配套器材。現有的場地與器材標配不符,影響了中德足球學院的發展。通過對淮師體院學生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對學校場地較不滿意,影響學生訓練及課外活動的開展,足球氛圍的高漲,學校沒有高質量的場地,比賽中影響技戰術的發揮,摔倒很容易受傷。這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場地的質量影響了中德足球學院的進一步開展,場地作為足球運動最重要的基礎設施,政府學校學院應在建設上承擔主要角色。
3.2 淮師中德足球學院師資隊伍狀況
淮師中德足球學院目前擁有中方足球教師4名,外籍教練2名。淮師成立中德足球學院是國家政策下的一個機遇,致力于校園足球教練、教師的培養,培養學生成為中國足球的基層教練,為中國足球打基礎,學院的成長與發展離不開優秀的教師隊伍,目前淮師的體教班的足球專項課由外籍教練教授,這也體現了中德足球學院的成立帶來的資源,也反映了中德足球國家層面戰略的落實。中方教練每節課都在一旁學習,學校希望借此機會教師再學習,為教學提高學生水平奠定基礎。目前淮師擁有8個體教班、11個社會體育指導班,想要培養這批學生,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師資的不足,況且中德足球學院的外教團隊已經更換了幾批,無法滿足教學的系統性,教學手段較單一,訪談專業的教師得知,外教團隊的課程沒有實質性地訓練方案,訓練效果不大理想,學生的技能以及對足球的理解沒有明顯進步。外教翻譯團隊說出這些外教水平很好,但不愿意去實施,由于當初簽訂的合同沒有牽涉到具體上課,也沒有具體的人員進行管理,逐漸衰落。校園足球師資是眼前制約校園足球發展的一大瓶頸,解決足球師資問題是有效推進校園足球的重要途徑[4]。
3.3 淮師中德足球學院課程開設狀況
足球教學是推動校園足球開展的基礎和前提,學生通過足球教學掌握足球基本技術,學會參與足球運動的鍛煉方法,激發參與足球運動的興趣[5]。現淮師足球課程分為:大三學生有足球專項課程每周3節,大一、大二學生有每周2節足球普修課程。通過調查訪談得知,無論是專項課還是普修課程,教學的重點部分都是球性球感練習立足基礎,培養學生成為合格的校園足球教師,突出中德足球學院成立的宗旨,但課程不具有系統性,質量無法保障,一定程度阻礙了學生的成長與進步。
3.4 師生對中德足球學院的建立活動開展的態度
教師對中德足球學院的成立、活動的開展表示支持的態度,認為能夠增加學校的知名度,引起大家的重視,提高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認識,增加學生對足球的激情,更好地推動校園足球的發展,為學生走向教師工作崗位打基礎,但也透露出專業人士對外教態度以及給學生帶來的真實性效果有些不滿,訪談得知外教上課內容過于單一,內容不具有系統性,隨意性大,未從本質上改變學生的狀況。
從表1分析可得出,淮師體院大多數學生對中德足球學院活動的開展比較認同,說明中德足球學院的開展較為順利,但也存在著5.26%的學生抱著無所謂的態度,10.23%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對中德足球學院課程的開展并不支持。作為校園足球的一部分,應加大對課程的推廣并加以管理,聽取學生意見,合理改善,希望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活動中,提高基本功,進一步貫徹淮師中德足球學院成立的宗旨,培養校園教師教練,為足球足球事業打基礎、做貢獻。
從圖1分析看出,學生隨著成長與對課程的了解適應,對中德足球學院活動的開展滿意度逐漸下降,不滿意的群體逐漸提升,經訪談學生出現這種情況,主要來源于沒有達到預期的設想,課堂中氛圍低迷,課程隨意性較大,不符合學生的基礎與發展規劃。
3.5 課余淮師體育活動學生足球選項現狀
淮師中德足球學院活動的開展主體是學生,學生對足球活動的參與度直接影響學院成立以及活動開展的意義,通過表2分析得出學生更愿意參與籃球運動;健身排據第二名,足球和羽毛球并列排名第三,占15.49%;籃球由于較多學生有基礎,很大一部分學生高考籃球為專項,學校有較多的場地器材,而且籃球運動中人數要求少。健身受到追捧,原由學生自律和專業的塑造。受到中國羽毛球界所帶來的成就以及學校有室內場地可供訓練,學生對羽毛球熱情度高漲,而足球雖說有了中德足球學院的成立增加了課程活動氛圍,但處于的地位有點尷尬,本文經調研得知學生課外參加足球活動人數較低原因如下:學校場地器材不能滿足,存在一定安全系數,足球要求的協調性難度較高且相關運動經歷較少;大多數女生課外會選擇跑步、羽毛球,容易開展沒有對抗性的項目;男生較多選擇籃排足激烈的運動,中德足球學院的成立及活動的開展依然只有15.49%的學生課外選擇足球,充分說明了中德足球學院的成立活動開展沒有融入學生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女生在活動中的參與度。
3.6 淮師中德足球學院競賽開展現狀
足球競賽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考察學生的足球技能,提升足球氛圍與激情,也能檢驗中德足球學院建立的成效。通過調查發現,目前學院以班級為單位共14(大四不參賽)支代表隊,現舉辦的班級循環賽、冠軍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競賽平臺。但從學生反映,以及教師的反饋,目前舉辦的比賽不甚理想,質量依舊是苦不堪言,反映出中德足球學院的建立,活動的開展沒有帶來實質性的改變。
4? 發展淮師中德足球學院的對策
4.1 增加配套場地設施建設以及各級財政投入
作為校園足球的一部分需要有專項資金的投入,才能夠積極的實施,財政支持不充分,校園足球不會走長遠。中德足球學院擁有外籍教練團隊,但是場地器材配套不充足,設備不完善。學校領導重視學院的成立,但經費不足,無法撥款建設,不能滿足日常足球教學、更帶不動學生對足球的積極性。學校應加大對中德足球學院的資金支持,同時政府逐步有計劃地增加經費投入,加大對校園足球場地的建設及相關配套設施、器材的資金投入,為校園足球教學、訓練以及比賽的正常進行提供必要保障[6]。將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納入本級財政建設投資計劃和預算[7]。資金的投入可以改造現有的場地,也能開發空余的場地,體育學院旁邊的一塊空地,是學生向往的運動場,也是教師愉悅上課的地方,場地資金的投入可以很好地提升淮師的形象、中德足球學院的品牌,實現中德足球學院成立的目標宗旨,培養教練員、教師,響應祖國的號召,為青訓打牢基礎。
4.2 加大宣傳,提升各方面重視程度
高校校園足球的發展離不開高校領導的關心與支持。領導的重視程度體現了開展校園足球的態度與決心,也體現了校園足球在高校體育工作中的地位與重要性[6]。為了中德足球學院的發展,可以通過自媒體、動員大會、海報等多方面渠道宣傳學院成立的意義,尤其作為師范教育類專業學生來說意義重大,可以通過中德足球學院授課的學習,提升學生能力,畢竟將來作為一民人名教師,要有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榜樣。為中德足球學院活動的開展添磚加瓦,營造氛圍,促使廣大學子參與進來,教師引導學生用專業的眼光看問題,給予學生建議,牽頭抓競賽工作,努力提高校園競賽質量,積極調動學生組織力量,發揮足球社團的凝聚力,號召大家參與進來,帶動學校足球氛圍,多組織比賽交流。
4.3 壯大專項師資隊伍與質量的提高
中德足球合作發展是國家層面對足球的重大決策,淮師成立中德足球學院的方向沒有錯,本著通過合作引進專業的足球人才,虛心學習,讓本土教師跟著學習。通過合作與外教團隊達成共識,努力實現培養目標,成立足球學院的宗旨是要培養校園足球教師,為中國足球基層做貢獻。校方充分利用資源,加強對外教團隊約束,擁有話語權,制定系統的訓練方案、可行性的實施課程,以提升訓練質量,讓學生每節課收獲多多,而不只是說足球課程是外教上的。引進專業的專項教師,提升教練員的足球素養,上級部門應改善招聘制度,讓更多擁有足球專業技能水平的畢業生從事校園足球活動中[8]。淮師中德足球學院的發展也離不開校園足球的氛圍,這也一定程度上通過足球公選課激發孩子們熱情,讓更多的人喜歡足球,而不僅限于體育學院,需要我們的專項老師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能力,教練員也要養成終身學習的態度,持之以恒用專業的手段教授學生,校方要定時對足球學院的課程做評估,聽取中方教師意見及時改進、調整。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1)學校的足球場地數量質量偏少,專項經費不足,對教學以及足球學院的發展有一定的阻礙。
(2)外教團隊入駐淮師一段時間后中方教師、學生的態度有了轉變,大多數人認為并不能從本質上改觀學生對足球的認識理解,技戰術沒有明顯提高。
(3)足球己經成為教學的主要內容,中德足球學院的成立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學習氛圍,但學生在足球方面的造就有待提高。
(4)專項教師數量少,理解中德足球學院辦學宗旨認識有待提高,人才缺乏。
5.2 建議
(1)有關部門領導重視淮師中德足球學院的發展,增加經費撥款投入,望能夠滿足活動的開展。
(2)學院與外教團隊進一步共同溝通本校成立中德足球學院的宗旨,制定符合本院學生系統的訓練計劃。
(3)完善校園足球競賽,提高舉辦質量與規模,讓更多的學子融入進來,擴大足球人口規模,多方面提升足球學院的影響力。
(4)相關人事部門能夠特例增加對專業足球人才的引進,提高淮師足球教師的技能素質,為中德足球學院的發展配備更加專業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辦公廳.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國辦發(2015)11號)[Z].2015.
[2] 本刊報道.中德簽訂足球合作協議 助力青少年足球發展[J].中國學校體育,2016(12):16.
[3] 袁杰.江蘇首個高校足球學院揭牌:中德合作辦學,培養校園足球老師[EB/OL].(2017-09-28)[2019-08-18].https://www.thepaper.cn/.
[4] 羌夢華,徐遠香.高校校園足球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33(2):76-80.
[5] 劉世宏,陳海.發展校園足球現存主要問題及改進策略[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5,31(4):113-118.
[6]宋琦.天津市高校校園足球開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4(32):174-175.
[7] 梁樺,張瑋瑋.貴州校園足球開展現狀與發展對策的思考[J].湖北體育科技,2015,34(11):945-948.
[8] 趙永峰,林為強.廣東省湛江地區中小學校園足球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嶺南師范學院學報,2016,37(3):1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