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男
摘? 要:眾所周知,在傳統的教學理念影響下,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并未受到應有的重視,體育教學的方式也是比較單一的。但是,伴隨著學生群體的不斷變化,如果初中體育教學繼續采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其已經不能再滿足初中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了,初中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為了有效地避免這種情況的繼續發生,在當前很多初中學校的體育教學中都在積極嘗試走班式的教學形式,將體育學習的主動權交到了初中生自己手中,讓初中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想法來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走班式教學在具體實踐和應用過程中深受廣大初中學生的認可和喜愛。該文將就初中體育課的走班式教學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初中學校? 體育教學? 走班式? 教學方式
初中體育課程中所應用的走班式教學之所以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其主要原因就在走班式教學迎合了初中生不同的體質和興趣學習需求,其是建立在初中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學習需求基礎之上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體育教師所教授的內容正是初中生所喜歡的,而初中生所學習的體育內容也是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其教學質量必然會得到有效提升。以下筆者就結合自己多年相關工作經驗,就此議題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1? 初中體育走班式教學模式出現的背景分析
1.1 過度營造學習氛圍反而影響到實際的教學效果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初中體育教學非常看重課堂教學的氛圍,甚至有一些體育教師會為了營造出更加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而刻意去多設計和加入一些游戲類的趣味性環節。在剛開始的階段,這樣的教學方式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們學習體育內容的興致,但是,游戲再有趣也會隨著次數的增加而漸漸失去了原有的趣味。還有,這種游戲類的教學環節雖然營造出了理想的課堂學習氛圍,但是其對于提高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而言并不一定是有利的,學生們將更多的精力都投放在了游戲環節,反而會忽略到主要內容和技能的學習,最終還會對教學效果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
1.2 教學內容千篇一律
我們都知道,一般情況下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會更看重學生體能的訓練和提升,其教學內容基本上都是圍繞初中生的身體素質來開展的。其實,初一、初二、初三這3個年級基本上都在是重復著相似的教學內容,初中生在體育課堂上幾乎都是在重復著同樣的練習,參加同樣的學習項目。而體育教師也因為要面對的是班上體能差異非常明顯的全部學生,所以,其很難保證在課堂上能夠對學生們的每一個練習動作都顧忌到位,及時進行有效的修正和改進。初中生也常常因為每次都重復著同樣的學習內容,逐漸失去了對體育的學習興趣。
1.3 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不被重視
以固定班級為單位的體育教學,體育教師面對的就是一整個班級的學生,展開的也是統一的教學內容,使用的是同一種教學方式。但是,不同的學生身體素質和能力是參差不齊的,其對于體育學習的需求也是不盡相同的。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很難受到體育教師的關注和重視,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種統一化的教學模式,便是我們經常所說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況,學生們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基本上是得不到滿足的,體育教師的教學壓力也會變得非常大。
2? 現階段初中體育課走班式教學的主要劃分依據分析
2.1 以初中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為導向開設走班式教學
我們都知道,初中生學生既是一個大的群體,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個性特征和興趣愛好,所以,他們需要通過學習不同的體育內容來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同樣的一個問題或者同一種教學方式,初中生的學習成果是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的,如果體育教師拋出的同樣的學習內容,一些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較低的學生便很難消化這些內容,但是如果體育教師教授的是較低難度的教學內容,其又沒有辦法很好地滿足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以初中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為導向作為開設走班式教學的參考依據是非常合適的一種方式。
關于這一點,筆者建議體育教師在應用走班式教學模式之前,可以對自己所教授的學生群體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和了解,積極主動地走進學生群體當中去傾聽學生們的想法和心聲,其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需求到底是什么,然后將調查結果同一進行分析和總結,在此基礎上再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這樣一來便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確保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學生們對學習內容感興趣必然會擁有更強大的學習動力,而且擁有同樣興趣愛好和同等學習能力的學生聚在一起進行學習,其整體學習效果必然會更加理想化。
2.2 根據初中生的身體素質測評結果來組合新的體育班級
走班式教學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班組,其不再是行政班組的原班人馬來一起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而是重新拆分之后形成新的班組再學習。根據初中生的身體素質測評結果來進行組合,是當前初中體育課走班式教學的一種重要劃分依據。將身體素質差不多的學生組合在一起,體育教師便可以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來統一安排學習任務,完成體育教學,同一層次的學生來以同一班級的形式來學習體育,這對于體育教師而言更像是一把雙刃劍,體育教師們不必在均衡教學難度上面下太多功夫,但是,卻也要面對這些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各項新的要求和問題。
舉例說明:初中學校為在全校范圍內普及走班式的教學模式,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統一開展了一次體育項目測驗,然后根據測驗的結果將同一年級不同班級的學生重新進行了拆分,又組成了新的班級。在新的班級當中,同等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學生被組合在一起,每個班級的整體水平和基礎雖然有所差異,但是同一班級里面的學生基本上都是處于同一水平和層次的。學校針對每一個班級的不同情況為學生們安排了相應能力的體育教師。體育教師在最開始面對的是一群能力相當的學生,其教學工作開展得非常順利,學生們也沉浸在這份新鮮感當中,學習熱情非常高,學習效果也非常好,但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同一班級里面的學生,其在學習能力、身體素質等方面也開始逐漸發生了變化,彼此之間也開始有了差距,體育教師原本所應用的那套統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便開始出現了很強的負面反應,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慢慢變得越來越低。
3? 結語
綜上所述,其實就初中階段體育教學中所應用的走班式教學而言,歸根究底,其最大的優勢和特色就在于讓體育教學有了前所未有的針對性,其可以讓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學習到自己所需要的體育課程的內容。走班式教學和我們一直所推崇的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有著非常高的一致性,走班式教學充分考慮到了當前初中生群體的個性化需求,也很好地迎合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全新教學發展趨勢。伴隨著走班式教學模式的不斷優化和完善,其在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和初中學生身體素質等方面將會發揮更理想的功能和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正玲.高中體育課走班制教學有效路徑研究——以康樂縣高中教學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8):71-72.
[2] 耿彬.成都市民辦初中體育課評價方法對教學效果的影響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
[3] 孫旭成.農村小學體育課的“合班式”教學[J].才智,2019(1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