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是學生學習的重點之一,小學是學生基本素養、思維品質、基礎知識訓練的核心時期。抓好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影響著學生未來的發展前景與其整個人生道路的走向。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世界越來越豐富,多元、多樣化的現代社會文化對一個人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創設情境符合當前的小學語文教育需要的多元、多樣化發展。隨著各個國家的發展,國際競爭加大,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加大,社會環境對人的選擇也越來越明顯,依照課本辦事,死板、規矩的教學方式對小學生的語文教育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育;情境創設
新時代的發展,當今社會的進步,大部分的老事務需要更新換代。教育一直以來作為文化傳承的火炬同樣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教育部門需要跟上時代步伐,抓住各種機遇。如今豐富的社會環境,對小學語文教育來說既是一種巨大的挑戰,也是一次難逢的機會。語文教學情境創設是小學生教育之中重要的教育方法,在新時代的要求之下,教師應該嚴觀當今社會現狀,并且應該將小學生的語文教學結合情境創設進行教學工作。本文點明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創設情境的重要性,幫助每一個小學生更加全面地發展。
一、 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的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的根本,若要提高整個教育事業的質量,就必須從小學階段的教學做起。從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歷程來說,小學階段是最為重要的學習階段,是學生長身體、長知識最為旺盛的一個時期。小學生的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思維活躍,學習能力敏捷,對什么問題都要問個清清楚楚,他們就像海綿吸水一般,不停地吸收各種各樣的知識,在這一階段學習再好不過。小學生的記憶力強,對其感興趣的事物,能夠牢記在心。
二、 情境教學源于生活
人類所做出的一切非自然文化遺產都是源自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語文的學習與我們所處的生活相掛鉤。語文知識在我們生活所處的每一刻都有所運用,語文教師要讓小學生明白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語文,從而調動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學好了第一語言,不僅僅是與外人的交流有了很大程度的方便,而且還是其他第二語種學習、理科學習及文科學習的基礎,學好語文可以達到觸類旁通的作用,語文是萬源之水。語文教學必須要與生活緊密聯系,要重視課本與我們所處生活環境的溝通、交流。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運用情境創設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情境創設源于生活,教師可以采用小學生所熱愛的話題、材料創設生活教學情境,讓小學生知道語文的學習就是來自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課堂之上給學生一種社會生活的體驗。在課堂基礎知識扎實鞏固的條件,教師可以設立課外實踐教學,學生可以在校園之內進行游戲互動,在互動的時候結合生活中學生所感興趣的人或者事進行情境融入,這樣會使得小學生有獨特的個人體驗,使得學生有獨特的記憶,深刻的體會。學生既會實現語文基礎知識的鞏固和綜合運用,又會深刻理解語文學科的實用性,還會深切感受到語文就在我們身邊,語文知識魅力無窮。情境教學創設結合于實際生活,在生活中運用,在實踐中提升。
三、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情境創設的重要作用
(一)情境創設教學也是一種學習方法的教導
在語文教學課堂上采用情境創設教學,學生對語文知識吸收、鞏固的同時其實也是對學生一種學習方式的教學。古人有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對小學生知識的灌輸,可想而知是無窮無盡的。但是語文學習方式屈指可數,對小學生學習方式的教導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成績而且還可以提高教師教學效率,一舉兩得。“授之以漁”其中的“漁”,即為創設情境融入情境,從而達到體會情感的作用進而解題。
(二)運用情境教學將知識學以致用
受到應試考試制度的影響,大部分的語文教師,可能會存在較為單一的教學目標。即考取好的成績,考上好的學府。其實所學知識只有運用到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當中,才是對知識最大的尊重,語文新課標之中有所提及,語文源于生活,更要運用到我們所處的生活當中去。各種教材當中也總是提及,要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運用意識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顯而易見當代語文教學當中學以致用的重要與迫切,作為語文教師要培養學生將學與用聯系在一起。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當中運用情境教學就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與面對問題解決的能力運用到點點滴滴生活當中去,融入現實生活,從而對學習的知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所提升。
(三)創設語文情境教學提高各科學習成績
事物的內部是息息相關的,學生在語文學科成績提升的同時,對其他科目的學習,也會有很大程度上的輔助。在語文學習中采用情境創設的學習方法,使得語文成績提升的同時學生還會自覺地將情境創設的學習方法運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當中,語文成績提升的同時,也會使得學生對情境創設學習方式有十足的信心并且積極地運用情境創設的學習方式,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之中進而整體性地提高各科學習成績。
(四)語文情境創設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思維
語文情境教學在教學中通過對學生一種具體的生活情境的提供,同時進行知識的傳授,久而久之的情境教學對學生想象力、創造力會在很大的程度上有所提升。學生內心當中會自主地營造出一種存在其內心的生活情境在學習之中解決問題。簡而言之就是讓學生學會聯系生活進行語文學習,通過生活中所發生的親身所經歷的事件得出自己主觀的正確的解決方法,不一定是嚴格遵守教師課堂所提供的解題方法解決學習中的問題。不僅僅是語文學習,一個學生整個的學習歷程之中都需要具備自我的自主的解決問題的主觀意識,知識是死的但是題目是靈活多變的,教師課堂的教學范圍也是有限的,新穎的題型出現在試卷上時,是需要自身所具備的解題能力去解決的,單靠教師課堂所教內容是萬萬不可的。
四、 關于小學高年級情境創設的幾點建議
(一)創設小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教學
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抓住時機,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對牛彈琴”如果在小學生的年齡階段創設其所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境,那么這樣的教學情境,縱使教師創設的再如此天花亂墜也是徒勞無功,要創設小學生年齡階段所適應的并且有利于其語文知識升華的情境對其進行講教。這樣不僅僅會勾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使得該創設情境在小學生的腦海中有深刻的映像,促進語文學習基礎。
(二)合理的運用情境創設教學
對于語文課堂情境創設教學,教師必須要合理地進行教學。針對這一階段孩子的興趣,每一個孩子的特長,與孩子的所處環境,進行語文課堂的情境創設教學。只有合理的情境創設教學方向,才能最大化地利用好課堂時間,避免了無用的情境創設與課堂時間的浪費。只有合理的情境創設教學,才能做到讓每一個小孩子學有所成,不會因為孩子所處不同的家庭環境打擊了孩子自信心,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
情境創設教學,是語文教學之中的一種重要的方法。這需要每一個教師憑借自己長時間的工作經驗與對每一個小學生的細心觀察,教師應站在小學生的立場觀察,一切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為重,教師本人也要不斷地觀察生活,在生活中尋找教學的靈感。若要學生在情境教學之中,在語文學習的能力上有很大的突破,語文老師必須自己能在生活中發現所有與語文有關聯的點點滴滴。全心全意地為小學生著想,在語文情境教學的道路上不斷努力,為語文教學業的質量做出奉獻。
(三)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情境創設教學
信息技術的運用是廣闊的,信息技術的運用大大提高了各行各業的工作效率。就小學語文情境創設而言,充分地運用信息技術,可很大程度上地加強其教學質量,將小學語文情境創設教育內容與信息技術結合起來,配合小學生在接受圖片、音律等等各種信息之時進行間接且有效的語文教育。例如:在編部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烏鴉喝水》一文的教學過程中就可通過ppt展現視頻的形式將文本情景用可視化的視頻播放出來,將枯燥無味的文本知識直觀地展現更加方便學生對文本知識的吸收掌握。
五、 結合多種情境創設教學模式
(一)創設圖畫、動漫等色彩情境教學
教師在課程中可以通過創設具有色彩的圖片及動漫的情景進行教學。小學生的年齡階段,對于色彩十分敏感,有色彩的圖片及動漫對他們的學習十分有利。學生在感興趣的圖片與動漫之中發現語文知識,學習語文知識,在愉快中學習。不但方便了教師教學課堂的效率,而且對學生的管理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采用富含語文知識的圖片與動漫對學生進行教學,處于這一年齡階段的小學生,對色彩的敏感度遠遠超乎你的想象。在圖片與動漫之中摻雜了語文知識,在學生從試著了解到十分感興趣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灌輸。
(二)音律渲染的情境教學模式
音樂與文學是息息相關的,音樂與文學內部存在一定的輔助作用。音律渲染的情境教學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文學的敏感程度,另一點還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的熱愛。音樂與文學互相融合的情境教學模式。一舉雙關,在學生的音樂和文學之上,同時對小學生進行培養。不僅僅提高了學生語文成績,而且還培養了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一石二鳥。
六、 結束語
教育一個恒久不變的重大項目,不僅僅需要相關教育部門的及時調整,更需要教師與學生的配合與努力。做好語文教育工作孕育出一個又一個德才兼備的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才能在未來的世界之中做好中國這一品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育工作需要廣大教師的不懈奮斗,更需要相關部門的督促工作,該項工作任重而道遠,不可忽視,這是中國走向世界領先的基礎保障。總而言之,對于小學的語文教學而言要極力地發展新穎的教學模式培養新穎的下一代,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情境創設在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教學的過程中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是語文教學業的一大進步,值得堅持。
參考文獻:
[1]韋志成.語文教育情境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2]車希海.現代職業教育教學實用手冊[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
楊貴斌,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新塬鎮教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