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乾
摘? 要:關愛留守兒童,讓其感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助推其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提升其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實現中國夢中就一定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鑒于此,該文使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實地參與式觀察法,結合“舞蹈公益百校行”的個案,駕馭網絡化治理理論作為分析工具,剖析了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中具有的的專門化、靈活與速度、創新性、擴大的影響力四大優勢,分析了需要注意目標一致、溝通災難、分割式協調、能力不足的4個問題,進而嘗試性構建了優化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的機制,以期推動更多的社會力量更好地參與到關愛留守兒童中來。
關鍵詞:網絡化治理? 溝通? 關愛? 治理? 留守兒童
由于城鄉二元體制,經濟的發展不均衡,人們出于謀生或者提高家庭收入的目標,而離開家鄉,遠赴經濟發達地方打工,家庭離散化,兒童留守家鄉,由老人來照看,讓農村呈現993861部隊的現象,即農村剩下的是老人、婦女、兒童的局面。如何讓關愛留守兒童的行動更加具有可行性、執行性、有效性,在政府職能、力量、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推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進來,文章對此進行了研究。
1? 理論解析:網絡化治理的內涵
網絡化治理理論是指在數字化革命、公民選擇、公民差異化需求的滿足等多種影響因素下,政府履行相應的職能時不再單單依靠科層制里的公共部門人員,而是傾向于依靠協議、伙伴關系或者聯盟等所形成的網絡共同完成公共事業、實現公共目標,政府不再是管理人員或者項目,而是更多地去整合資源、協調關系來創造公共價值目標。
2? 價值解讀: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的優勢分析
文章使用網絡化治理理論作為分析框架,認為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具有專門化、速度與靈活、創新、擴大的影響力這4個優勢。
2.1 專門化——術業有專攻
古人云:問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以“舞蹈公益百校行”的這個案例來分析,可以說在關愛留守兒童行動中,40多所藝術學校及100多名老師參與其中,讓留守兒童認識舞蹈、體驗舞蹈的樂趣、學習舞蹈技術動作,增加了不少的歡樂。這如果說讓政府使用自己的公關雇員去完成這一任務,舞蹈的技術、培訓的方法、展示的技巧等方面可能遠不及社會上的藝術培訓學校、舞蹈學院等。由此觀之,在網絡化治理關愛留守兒童中,社會力量的參與具有一定的專業性,畢竟專業人做專業事。
2.2 速度與靈活性——強執行力與多樣化行動
按照布坎南的《政府失敗論》的觀點,政府出于經濟人的人性假設,雖然說是出于公共利益,但是也存在追求自身機構或者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弱點。故而,在參與到關愛留守兒童中來時,政府的行動效率、執行力可能就比不上追求給孩子歡樂,僅僅是貢獻出自己的愛,讓留守兒童體驗被關懷、舞蹈的樂趣。那么,由政府主導,但是由這40多所藝術培訓學校及100多名教師來執行,執行力與行動速度,比較由政府單兵行動的而言,可想而知,這樣的伙伴式合作關系,讓關愛留守兒童的行動更加具有迅速的執行性與靈活關愛性。
2.3 創新性——政府掌舵、社會力量劃槳
政府履行自身的職責,實現公共價值目標,出面協調關系、整合資源,不在事事親力親為,指個方向、牽個頭,具體的行動由有專業能力的藝術培訓學校來執行,政府掌舵,藝術培訓學校來劃槳,政府對執行過程與效果進行有效的監督。這樣,將政府提供服務的方式進行了創新,依靠社會力量通過協議、伙伴關系、同盟等來實現完成公共事務。
2.4 擴大的影響力——知名度與名譽度的雙升
公共關系學里講的知名度是指認識組織或者個人的公眾比較多,追求的是量,不管公眾是因為該組織或者個人是好的名聲還惡名;而美譽度是認識組織或者個人的公眾比較多,并且是要求是好名聲,追求的是質。一個組織或者個人應該追求高知名度與高名譽度,即組織或者個人不但要被人知曉不怪你且還是美名。
政府相關部門在關愛留守兒童服務中,讓具有專業能力、專業資質的藝術培訓學校及教師進行“舞蹈公益百校行”,政府主導,藝術學校及教師落實,可以說不單單讓留守兒童體驗到了黨和國家的關懷、社會的關心、舞蹈的樂趣,也同時讓人們對政府的滿意度大大地提升了。當然,這40多所藝術培訓學校的關愛留守兒童服務中,也是變相地為自己的招牌打了一次廣告,無形之中讓政府、藝術培訓學校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均有所提升。
3? 藩籬突破: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的瓶頸
在集體的行動中,要確保目標的實現,需要把目標統一一致,有效地進行溝通、整體協調、勝任力到位,而在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中,目標、溝通、協調、能力是不容忽視、需要突破的困境。
3.1 目標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政府相關部門進行留守兒童關愛服務是出于職責所在,追求的是公共價值目標,讓留守兒童體驗到當和國家的關懷,增加生活的快樂,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落實這一目標的行動者是社會力量,必須要確保這40多所藝術培訓學校及100多位教師是出于公益,不是追求金錢或者其他。使命必須要統一,追求的目標的靈魂,直接影響行動。
3.2 溝通災難——網織化的關系得找到線頭
珍珠項鏈是由一條線穿起來的珍珠。如果沒有這條主線,那么那些珍珠就是一盤散沙。舞蹈公益百校行,參與的有40多所藝術培訓學校與100多位教師,正如古人云:丞相多了亂朝綱,溝通如果不順暢,不形成統一的意識,有效溝通不到位,難以保證行動的統一。當然,這么多的學校與教師溝通起來也是不容易的事情,故而,在網絡化治理留守兒童關愛服務中,溝通災難是不容小覷的事情。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做好相應的統籌與整合,正所謂,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3.3 分割式協調——科層制的縱向與社會力量的橫向交織
政府部門的科層制是自上而下的溝通協調,而參與進來的40多所藝術培訓學校及100多位教師是橫向協調,而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政府部門上下級之間倒是好說,若是跨系統、跨區域,科層制的自上而下式溝通有效性值得商榷。而藝術培訓學校及教師之間是因為舞蹈公益百校行而走到一起,可能彼此素未謀面,也可能是冤家,情況復雜,故而,橫向的協調也有可能不是連續性的,甚至出現中斷,而政府部門與藝術學校之間相應的協調,是一對多的協調形式,也有可能是一對一,由此觀之,條塊分割式的協調會阻礙整體性行動的開展,碎片化更加影響行動有效性。
3.4 勝任力不足——人的有限理性
藝術培訓學校及教師的舞蹈能力肯定是沒有疑問的,但是在與留守兒童的溝通中、在對其進行舞蹈訓練中、在邊遠農村及蔽塞地區行動中,可能語言、共同的方式、孩子舞蹈基礎、教師吃苦能力等,這都是面臨的問題。故而,舞蹈專業能力不容置疑。但是舞蹈公益百校行中的各方面是否能夠勝任,也是值得懷疑的,畢竟認識有限理性。
4? 機制構建: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的優化路徑
借助與網絡化治理理論文章認為針對目標、溝通、協調、能力4個方面的困境,應該可以從如下維度去破解。
4.1 設置目標,更多重視公共價值
德魯克的目標管理,一樣的,在設置目標時需要考慮SMART聰明法則,并且需要更多地由政府主導、掌舵,重視行動的取向是公益的,追求的是公共的價值,舞蹈公益百校行就是為了讓留守孩子體驗到關懷、樂趣、歡樂、關愛。
4.2 正確選擇伙伴,構建信任的關系
政府相關部門在通過協議、伙伴關系或者同盟來進行留守兒童關愛,選擇藝術培訓學校或者教師時,有一定標準與門檻效應去篩選,不能換思想就換人,盡量確保溝通的順暢,消除價值觀念的差異,連接其有效的溝通渠道與平臺。
4.3 政府職能轉變——網絡經理、采購官、首席執行官
在網絡化治理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中的協調時,文章認為,確保公益行動的成功、公共價值目標的得以實現,關系的協調是至關重要的。政府部門應該在網絡化治理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中需要實行自身職能的轉變、角色的更換。理所當然,政府是協調的首席執行官,即外在矛盾的排除者、相關事務的談判者、決策的拍板者;網絡經理,即在這個40多個藝術培訓學校、100多教師及相關部門中,政府是總負責人、掌舵者;采購官,即政府滿足公民差異化需求,比如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受限制于自身專業能力、人力等因素,政府可以使用伙伴關系、協議或同盟來采購這些服務,來完成公共事務。
4.4 有效的減員同時增員,確保行動力
在這40多所藝術培訓學校及100多教師進行留守兒童關愛服務中,如果有的學校或者教師行動力不夠,難以實現行動目標,可以進行清退,而同時增進具備專業舞蹈能力、溝通能力、較強適應能力等品質的學校或者教師進入到行動的隊伍中來,確保舞蹈公益百校行目標的實現。
5? 結語
借助于網絡化治理理論分析工具,對舞蹈公益百校行進行了個案研究,針對目標、協調、溝通、勝任力4個維度存在的瑕疵進行有效的機制建構,以期推動社會力量更好地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中來。文章只是理論上進行了探索,實踐路徑的效果如何還有待更進一步地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 黃誠.關愛和服務留守兒童研究述評[J].社會工作,2013(5):128-133,155-156.
[2] 黃誠.責任倫理和關懷倫理對構建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啟示[J].理論觀察,2014(8):73-75.
[3] 黃誠.如何構建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幾種社會理論的啟示[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4,12(2):86-90.
[4] 周平,熊少波,張波.節慶體育與農村和諧社會構建研究——以張家界為例[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4,30(1):101-103.
[5] 周平,熊少波,彭成根.少數民族地區農民節慶體育活動的參與意愿及其影響因素[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35(4):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