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氣氛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緊張的課堂氛圍則相反。課堂氣氛緊張主要有教師自身修養、教學方式方法、學生學業壓力等方面的因素。語文教師要從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著手,善于在教學中構建新型師生關系,開展有趣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打造生動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氣氛;師生關系;學生主體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0-0107-02
在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一門基礎學科,是青少年學生接受啟蒙教育的關鍵學科。由于學生年齡比較小,他們在學習經驗與學習能力方面都處于成長階段,對學習的意義往往缺少正確的認知。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肩負起傳授給學生知識的重任,還要通過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從當前語文課堂教學來看,很多語文課堂整體上學生處于緊張的狀態,那么教師如何才能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此進行探討。
一、 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緊張的原因
從當前語文課堂教學來看,有的課堂氛圍比較緊張,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部分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教學觀念比較落后。這使得一些陳舊的教學方法仍然在課堂出現,使得課堂氛圍比較緊張,且教學內容死板,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次,一些語文課堂仍然是傳統模式下的學習課文、生字、寫作等,基本上沒有創新可言。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接受能力有限,若教師在教學中仍然一成不變,那么也就無法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如此也就使得課堂教學比較機械死板,無法為學生提供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為此,教師在教學中也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制訂新穎的教學計劃。最后,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的學習壓力也逐漸加大。雖然一直倡導教育要“減負”,但是無法否認的是學生仍然面對巨大的學習壓力,無論是小學階段還是初中、高中階段,學生都面臨著繁重的學業負擔。通常來說,教師在課堂上都是給學生講解完一部分內容又接著講另一部分知識,在連續灌輸的模式下學生沒有思考的空間,使得某些課堂成為教師的獨角戲,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這樣也就讓學生在課堂上無法輕松學習,整個課堂氛圍比較緊張。
二、 語文教學中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策略
1.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為了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內容。和諧民主的氛圍是發揮學生創造力的前提條件。教師是整個語文教學工作的引導者,師生在教學中要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信賴,如此才能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最終促使學生在課堂上輕松發揮自身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實際上,和諧的師生關系并不是依賴于教師教鞭“打”出來,也不是僅僅依靠鐵的紀律管出來,其更依賴于教育者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上的轉變,師生角色轉變,師生平等、民主關系的建立等。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權利,為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并實現自由交流、對話,構建一種協商式的和諧師生關系。
為此,教師在教學中首先需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以淵博的知識吸引學生,塑造自身崇高的形象。其次,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以及人格,建立教學相長、民主交流的師生關系,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以及時間,讓學生能自由發表意見。如此才能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盡情表達、碰撞火花,最終也能讓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2.組織有趣活動,改善課堂氛圍
學生剛進入小學階段,可能無法迅速進入到系統學習狀態,為了能幫助學生快速適應教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活動進行教學,讓教學與活動有效結合。這樣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對課堂也充滿期待,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以教學《烏鴉喝水》這篇文章為例,為了能在上課前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筆者設置了課堂小游戲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情境中。這樣學生才能對本節課的學習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從而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游戲過程中筆者引導學生用平時常見的吸管作為烏鴉的長嘴巴,之后找到瓶子并往里裝小石子以及半瓶水,最后讓學生像烏鴉一樣試著用“嘴巴”向瓶子里運送石子。筆者在瓶身畫了一個刻度,鼓勵并觀察水位的情況,當水位上升到這個刻度時就算游戲成功了。這樣的方式使得學生對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建立了初步認知,同時學生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充分調動學生感官,讓學生積極思考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只有逐漸改變傳統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重視課堂上師生的互相交流,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感官,才能引導學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就語文教學來看,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相應的情境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的思維打開,如此也能讓學生高效融入課堂,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而教師則是協助者以及引導者,假若學生在學習中沒有真正參與課堂,那么也就無法形成高效的課堂氛圍。因此,教師若想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要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時刻對學習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從而為學生專注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以教學《群鳥學藝》這篇文章為例,在上課時筆者先針對文章設置了一些問題:群鳥指哪些鳥?向誰學藝?它們學的是什么本領?它們是怎樣學藝的?學的結果如何?之后讓學生在閱讀中帶著問題思考。之后,筆者又利用多媒體展示鳥類圖片并播放鳥叫聲等,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最終探究問題的答案。這樣,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學習能力逐漸得到提高,且自身的思維也得到鍛煉??梢?,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從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參與課堂,如此才能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活躍,讓課堂氛圍充滿活力與生機。
綜上,好的課堂氛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師生共同進步。青少年學生更適合在輕松、愉快、活潑的課堂氛圍下學習。語文教師要從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著手,善于在教學中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組織有趣的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打造生動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周克杰.低年級課堂教學調控藝術探析[J].語文建設,2018(05).
[2]蔡曉娜.有感于語文課堂教學的組織藝術[J].黑河教育,2017(02).
[3]李明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六個向度[J].教學與管理,2017(02).
作者簡介:林紅霞(1975-),女,甘肅臨洮人,中小學一級教師,從事語文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