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要轉變教學方法,切實提高作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針對語文作文教學困境,文章從作文教學要有詳細的教學計劃、充分了解學生的作文能力、培養學生的詞語積累能力、結合互助評改教學模式展開作文教學、營造良好的作文課堂教學氛圍等方面,對語文作文教學困境的對策進行相關研究。
關鍵詞:語文教學;作文教學;困境;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0-0056-02
語文作為三大主要科目之一,其在學校教學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語文教學也在不斷進步和發展。語文教學內容主要由古詩詞、閱讀及寫作組成,作文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雖然語文作文教學已經趨于成熟,但有時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如學生的詞匯積累量不足、沒有掌握作文的寫作結構、作文中經常出現病句或是詞語使用不當等。面對這些問題,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運用靈活的教學手段,切實提高語文作文課堂教學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語文作文教學困境與對策進行探討。
一、當前語文作文教學困境
1.作文教學目標的含混
現今語文作文教學的難點在于沒有制定準確的教學目標,學生學習寫作的最終目的不夠明確,就像賽跑一樣,如果沒有明確的終點,運動員就會沒有跑步的動力,因其看不到希望,所以無法預知賽程的進展。語文作文教學也是一樣,學生學習寫作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文學素養,能夠用語言文字表達自身的想法,這是當今語文作文教學的最終目的。但是大多數語文教師并沒有將其作為教學目標,而是將考試成績作為作文教學目標,這就使得學生對作文的認識出現了錯誤,學生會根據教師評判作文的標準來學習作文,這就導致學生因為沒有取得高分,而喪失學習作文的信心,甚至對其產生厭煩感,反而不利于作文教學的展開和推進。因此,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寫作習慣,讓學生懂得學習作文是為了應用而不是應付考試,只有這樣才能推進語文作文教學工作的開展。
2.作文教學中教與學顛倒
學校教學往往更重視對學生的教,而沒有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就忽略了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作文本身是為了表達學生自身的情感,并不是為了配合教師的教學行為,傳統語文作文教學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主要原因是顛倒了教與學之間的關系,過于注重教師的教而忽略了學生自身的想法。初中學生正處于對世界充滿好奇的階段,其身心已經在逐漸地趨于成熟,不再像小學生那樣局限于小小的世界,其所看的事情也愈發長遠。因此,身為一名語文教師,在語文作文教學中,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以學生的思路展開教學。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增進對作文的興趣,拓寬其視野,幫助其建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真正體現出“學”這個字的作用,進而推動語文作文教學的發展和進步。
二、語文作文教學困境的應對策略
1.作文教學要有詳細的教學計劃
在開展語文作文教學前,教師首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結合教學內容制訂一個詳細的教學計劃,這是教學的關鍵點。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主要從以下幾點展開:首先是注意教學主題。要選定一個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主題,因為作文主題如果遠離學生的實際生活,過于空洞,就激發不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容易讓學生無法抓住寫作重點,難以下筆。其次是注意教學進度。這是決定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都是不太一樣的,教師的教學進度不宜太快也不宜過慢,要掌握好適度原則。最后還要注意教學細節。如針對教學難點,結合學生以往的學習情況,再根據教學經驗,對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進行分析,找到學生認為較為難以理解的地方,然后在上課時進行細致講解,從而便于學生的記憶和理解。
2.充分了解學生的作文能力
初中生的寫作能力要比小學生有一定的提升,但是還是相對較差,而且他們的選材能力、造句能力等也有一定的個體差異性。所以,教師要注意及時了解學生的作文基礎,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以便有針對性地制定作文教學方案。同時,師生交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教師在與學生溝通的時候要注意言語的表達,要有耐心,認真聆聽學生心中的想法,使其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心,讓其用清楚的語言來描述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3.培養學生的詞語積累能力
詞語的積累是作文的關鍵之一,因為寫作中使用大量優美的語句可以提升作文的文學水準,也可以展現學生的知識儲備。詞匯積累是一種習慣,而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時間采用正確的學習方式。所以,語文教師要注意正確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日常閱讀中注意積累,善于從文章中摘抄優美的詞句作為日后習作的素材,并且要知道詞語的正確使用方式。例如,《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一文引用了大量優美的詞語來描述解放軍過長江氣勢磅礴的景象,學生在學習時可以從中挑選自己喜愛的詞語進行積累。這就是積累詞語的養成過程。
4.結合互助評改教學模式展開作文教學
互助評改教學模式常常應用在語文作文教學中,這是因為作文教學具有特殊性。教師引導學生評改其他同學的作文,可以讓學生學習其他同學的長處,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行優勢互補,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同時還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學生互改作文可以提高理解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強化主動學習能力。這樣的教學模式符合當今時代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有利于作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5.營造良好的作文課堂教學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快速融入作文課堂教學,認真聽教師講課,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教師就要注意采用有效的方式活躍課堂氛圍,使原本枯燥乏味的作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如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引入與作文主題相關的情境,豐富學生的認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結合實際情況,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要充分了解學生的作文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詞語積累能力,還要注重結合互助評改教學模式展開作文教學,善于營造良好的作文課堂教學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熱愛寫作,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黃揮華.高中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實踐[J].基礎教育研究,2019(09).
[2]林衛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及對策[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03).
[3]馬會瓊.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難點及對策[J].教書育人,2017(13).
作者簡介:高鴻賓(1970-),男,甘肅臨洮人,中小學一級教師,從事語文教學與研究。